“賣報賣報!”
“大將軍神兵天降!”
“朝廷大軍攻取漢中!”
“朝廷大勝!”
“劉賊已敗,朝廷收取漢中!”
“……”
長安的街頭上,能看到一些小報童正在吆喝著。
行業發展起來,只要稍加引導,哪怕存在一定時代局限性,也會有人去完善整個行業的配套設施了,有了報紙,自然就會有報童。
“小家伙,給我來一份報紙!”
一個書生,坐在街邊的茶寮上,看著小孩子如同一道風的吆喝,忍不住說道。
“十錢!”
報紙現在的成本還是比較高了,所以價位也比較高,但是相對于一些書籍,已經便宜很多很多了,報紙只要出來了,基本上都會被銷售一空的。
“給!”書生遞出了十個銅板。
“不是初平通寶,要多加一文!”
“為什么?”書生問。
“今天錢莊兌換的通寶,外面的銅錢,北方的大概是的十一個銅錢,能換初平通寶十文,南方的,江東荊州來說,大概是九個銅錢,能換十個初平通寶,我們不能吃虧啊!”
“行,給你!”書生笑了笑,又拿出了一個銅錢。
他的銅錢,是北方鑄造的,雖然也是官方鑄造,沒有偷工減料,和朝廷以前發行的五銖錢,一模一樣,重量圖案都差不多,不管是去到哪里,都沒問題,對比初平通寶來說,的確有些不足。
書生拿著報紙,仔細的看了看,上面頭版頭條,就是大將軍險渡子午棧道,神兵天降陽平關。
“子午棧道險峻,小規模精銳還可以,但是大規模行軍,必然傷亡慘重,才有可能走得出去!”書生自言自語的分析起來了:“大將軍這是打了一場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進攻啊,效果還蠻好的,不過,應該沒有這上面吹的這么厲害……”
如果真打下來漢中了,就不會點出陽平關,這文章雖然寫的不錯,很白話,文采什么的,沒有多少,可上面邏輯嚴謹,布局清晰,必然是學富五車之人所筆。
“不過陽平關一破,漢中拿下是早晚的事情,此戰關中已勝,只是……”書生抬頭,看著這煌煌長安城,幽沉的說道:“外患無懼,內患才是最危險的,這時候要是有人捅刀子,大將軍兵敗,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情,按道理來說,大將軍不應該犯這種錯誤,除非……”
他沉思了半響,并沒有太多的頭緒,畢竟資料太少了,而且對于大將軍這個人,除了知道他年輕,英武,悍勇之外,少有其他的認知。
“算了,去見了公達就知道了!”
書生起身,先結了茶錢。
然后大步流星的往京兆府衙門而去了。
此時此刻的京兆府,在長安可算是一霸,執金吾衙門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被京兆府給兼并了,京兆府不僅僅是治政,還執了兵權,執金吾的兵權。
所以荀攸在朝廷上的地位,那是直線攀升,以前上朝的時候,只是一個小透明,現在,開口說話的分量,已經可以和九卿相提并論,甚至可以和三公搏一搏了。
“這是拜帖,某想要見京兆尹!”書生遞上拜帖,微笑的說道。
“京兆尹進宮了,回來估計還要半個時辰,你若是愿意稍等,可以去旁邊的接待室,若不愿意,拜帖留下,待京兆尹回來之后,再遞上,你擇時而來!”
守京兆府的兵卒,都是執金吾的緹騎,大軍征討四方,執金吾緹騎,就成為了長安城的治安防線,最近都是風聲鶴唳的,不過素質很高,面對普通人拜見,還是非常有禮貌的,曾經有幾個囂張跋扈的,被告一狀,差點掉腦袋了。
“我反正無事,稍等半刻吧!”書生微笑,跟著兵卒走進了旁邊的接待室,很寬敞,好像一個書齋一樣,旁邊還有一些書籍,能消遣時間的。
書生拿起一本書籍,中庸,還是有批注的,他疑惑的在想:“這應該是楊家珍藏的楊氏中庸,可寶貝了,怎么就能隨隨便便出現了呢!”
弘農楊氏乃是書香門第,耕讀傳家,出過不少大儒的,有在朝廷之上的,有在民間享譽的,所以家族之中,珍藏了不少珍貴書籍。
這些家族傳承,最正規的書籍,其實不是書籍本身,而是那些批注,四書五經傳承多年,多少人拜讀,每一個拜讀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當讀書讀的多了,這種想法就變成思想,這就是大儒級別的存在,他們批注的經典書籍,那是能夠瞬間讓人開了智慧,明白了這本書存在的意義的那種,那是有價無市的。
書生看的很仔細:“的確是楊氏中庸,以前看過一次,一字不差啊!”
他一看就看了一個半時辰。
這時候才被通傳,京兆尹回來了,他被一個兵卒帶著,走進了府衙,沿著府衙,過長廊,到了一個偏廳,總算是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了。
“叔父!”
荀攸今天在宮里面和幾個大臣,包括太師,在麒麟閣舌戰,疲憊的很,本來不見客的,但是拜帖上的字,倒是挺好看的,讓他動了心思。
但是沒想到,居然是荀彧。
荀彧年紀比荀攸還要小,但是不管是輩分,還是名聲,都比荀攸要大很多,從小荀彧就是荀家王牌,是神童,是揚名立萬的對象,是弱冠之年就已經有了王佐之才的稱謂的能人。
荀家是世家。
曾經的荀氏八龍,更是揚名天下,而到了這一代來說,荀彧就是核心,早年家族就已經給他造勢了。
但是荀氏在世家之中,可算是非常通達的那種,不會說,有了一個核心,就讓其他子弟犧牲,家族會把大部分資源投在了核心之上,可其他子弟,也能自己揚名立萬,只要有成績,自然會幫忙。
荀攸更多的是靠自己打拼,頂多就是靠著荀氏名頭,他們這一脈的人脈,去發展,但是荀彧不一樣,他是整個家族都在捧著的。
但是荀攸可從來不嫉妒。
荀家向來唯才而舉。
荀彧的才能,那是在年少之時,就能壓得他們同輩的喘不過氣來的那種,不是模糊的,而是有段位的壓制的那種。
“你怎么來的也不早點給我來一封信,讓我親自去接你啊!”荀攸大喜,抱緊了荀彧,這段時間,關中突變,他見不了幾個親族之人,見到荀彧,心情激動。
“公達,這才多久不見,你就已經中二千石俸祿的朝廷之官了!”兩人敘舊了一下,荀彧略微有些感概,看著荀攸,他從不懷疑荀攸的才具,在他們同等年紀的這些人之中,他能認可的,也就那幾個人,一個是荀攸,一個是荀湛。
可中二千石俸的官階,還真不容易得到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運氣而已!”
荀攸坐下來,微笑的說道:“叔父,我直接點和你說吧,當初這雒陽大火,關中動亂,我都準備撤出關中了!”
“那你還寫信讓我來關中?”荀彧之所以會來關中,因為荀攸的一封信而已。
他是準備離開袁紹。
但是他投奔的目標是曹操。
荀攸的一封信,讓他改變了行程,南下不走東郡,直接進了河內,從河內入雒陽,然后從雒陽到長安,這一路上,他見到的,可不足以讓他改變決定。
但是長安,多少還是讓他有些動搖了決心,可他依舊在猶豫。
“關中戰亂,多人流離失所,本來霸業難成,可橫空殺出一個大將軍,讓我有了不少信心,我覺得,你不管投奔誰,來長安看看,或許能讓你有不一樣的想法!”
荀攸微笑的說道。
“公達居然看好李桓此人?”
荀彧心中微微一動,瞇眼,看著荀攸,問:“我南下的時候,遇上了麻煩,有人暗中相助,還差點被劫殺,也是有人出面拼殺,才順利抵達長安,可是你安排的?”
“當是大將軍!”荀攸想了想:“我和大將軍說過,大將軍說,怕曹孟德搶人,讓黑烏衛調動精銳接應你南下的!”
“大將軍又不是認識我!”
“大將軍器重人才!”
“我微薄之名,或在潁川,尚且有幾分,放眼當今天下,可算不得什么!”荀彧搖搖頭,雖他有家族揚名,還在士林之中,口口相傳,搏出了一個王佐之才來,然而,當今霸主,那一個不是務實之人啊,即使袁紹,看家世,看出身,可也要考驗一番,方能器重,不會有人聽了一點點名聲,就能直接器重的。
“大將軍為什么會器重你,我猜不透,但是我感覺,他好像很了解你一樣的,甚至他對袁本初,曹孟德,都非常了解!”荀攸低沉的說道:“其實我也算是見過不少雄主,可大將軍給我的感覺,還是有些奇怪的,他身上,有一份我猜不透,想不明白的人情練達,也有一種,我摸不著,感受不到的那種奇怪,怎么說,說不清楚,你若是能見見他,或許你能給我一個答案!”
荀攸和李桓每一次談話,都讓他有一種憋屈感,李桓年輕,一身武藝,他不出奇,這世界天生神力之人,不是沒有,昔日西楚霸王,不也是嗎。
但是李桓身上的那種紅塵歷練,通達,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神,總能讓他有些的奇奇怪怪。
“你想我留下?”
“你沒有見到大將軍,估計是離開不了,大將軍不是一個講究規矩的人,他費了這么多心思讓你南下,總要見一見,不過你若是不愿意在長安朝廷立足,我即使拼命,也讓你離開長安!”
荀攸知道黑烏衛在盯著,所以也直截了當的告訴了荀彧。
“也好!”
荀彧想了想:“那我就在這長安城待一段時間,也看看,如今的朝廷,有什么能讓你如此死心塌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