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如此拘謹,你如今也是某部下之將,做好分內事情就行,既已領了某的職務,某也要和你交代一下軍醫曲的事情,你跟某來一下吧!”李桓露出了一抹微笑,輕輕的說道。
“唯!”
蘇娘子點頭領命。
“主公,我……”李重頓時有點傻眼了,他這躺了幾天了,好不容易和蘇娘子搭上話,結果主公一來,就把他給攪黃了,不會是主公看上這蘇娘子了吧?
“你那點心思給我放在肚子里面,堂堂一曲軍侯,喜歡人家就建功立業,然后堂堂正正的提親,少用點不上道的手段!”
李桓看了他一眼,頓時明白他的心思了,這讓他有些恨鐵不成鋼啊,就這點手段還泡妞,老子真要和你搶,就你這小身板,能扛得住老子一拳嗎。
李重頓時面容訕訕,低下頭了。
李桓抬頭,目光一眼掃過整個傷兵營帳,聲音如雷霆:“諸位將士乃我功臣,所以吾對爾等皆有敬意,即使傾盡所有,必讓諸位養好傷,而這些小女娘同為我武威營的將士,與爾等一樣,都是某家之部將,她們是來照顧爾等養傷的,卻并非讓汝等欺辱,若是讓某知道,誰不尊紀律,騷擾這些小女娘,某不介意斬了他祭我武威營的戰旗,我武威營將士,皆頂天立地的兒郎,絕不做欺辱婦孺老小之事,若有違者,斬!”
他一個斬字,回蕩在整個傷兵營,有些血氣方剛的小伙子還想要口花花手多多的,一下子就沒心思了。
看到眾將士把心思按捺下來了,李桓這才點點頭。
無規矩不成方圓。
他要的可不是一群游兵散勇,從現在開始,他要一點一滴的給他部下注入一種靈魂的軍人的信仰,一種鐵的紀律,只有這樣,才是一支能打能拼的軍隊。
他轉身離開,而蘇娘子也隨之跟著李桓走出了傷兵營帳。
就在營帳外面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李桓停腳步,然后轉過頭,目光看著蘇娘子,問:“蘇娘子,剛才我看你在處理那些藥材的時候,頗為熟悉,是不是有醫家功夫在身?”
他看到了蘇娘子拿了木盆子裝的都是藥材。
一般人可分不清楚藥材。
可她分的清清楚楚。
一般的小女娘,就算是能念書,都是讀女戒什么的,醫書本來就是小眾,在儒家當道的時代,萬般皆沒有四書五經的地位高,哪怕在閨閣偷偷念書,也是讀一些四書五經,開拓眼界。
讀醫書者,少之又少。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這個時代,知識傳承是非常的獨的,之所以會出現世家門閥,那是因為世家門閥把握了世間大多數的知識傳承。
醫學知識傳承也是一樣的,基本上都是靠著代代傳承,傳男不傳女,自己家的知識,是不會外傳了,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家傳至寶,哪怕有所沒落,時局不對,只要這些知識還在,后代就能再次崛起。
這才造成了這個時代的局限性。
“不敢瞞主公,奴未出閣之前,曾隨父親學醫,父親乃是少府麾下太醫令的部屬,專于藥材辨識,父無子,阿姐遠嫁,唯恐這手藝旁落,就傳給了奴,只是奴出閣當了主母,便旁落了這手藝,多年不碰,稍有生疏了!”
蘇娘子心中對李桓是很感激的,所以只要李桓問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自雒陽遭賊兵掠家,家破,被挾西行,丈夫膽小懦弱卻又自私自利,寵妾滅妻,寧可顧著小妾,卻不愿意拉他一把,讓她淪落賊兵之手,賊兵如寇,那一晚她遭受了生平不曾有的折磨,本就該一死了之,卻被武威營救下來了,本以為進了狼窩,只能日復一日的重復那地獄折磨,卻不曾想,云開月明了。
武威營的將士不曾如同那些豬狗不如的寇兵那般,對她們百般凌辱,而是給她們飯吃,鼓勵她們活下去。
她想過了,死也死過一趟了,也沒有什么好怕的,看著一個個小女娘如同她一樣的經歷,她倒是瞬間成長起來了,可天下再無她們容身之所。
武威營愿意收留她們,做一些輜重運輸,伙夫工作,又照顧一下傷兵,非以色侍人,乃以力討生活,這可能是她們最好的歸宿了,這世道,女子艱難,起碼在這里,不用活的好像豬狗,有那么一絲絲的尊嚴,所以她愿意留下來,營中的那些小姐妹也愿意留下來。
“甚好!”李桓笑了笑,非常滿意,簡陋撿到一個有醫學常識的人才,這他的軍醫曲就有希望了:“日后我會在營中收留一些郎中,到時候我會讓郎中把一些技術傳給你們,你們用心學,日后無需靠別人,當自立自強……”
“主公,岐黃之學,皆有門庭,恐怕即使這些郎中未必愿意教我們這些女子!”蘇娘子低聲的說道。
“來了我武威營,就要守我們的規則,刀既然已經架在他們脖子上了,不教就死!”
李桓霸氣的說道:“蘇娘子,他們教不教,那是某的事情,但是你們學不學,就是你們的事情了……”
他語氣深長:“若是你們自己都自輕自賤,那誰也救不了你們,天下陰陽,有陽就有陰,陰尚在陽之前,誰言女子不如男,天下有母才有子,本就不該有輕重貴賤,若是別人,也就算了,蘇娘子,你是死過一次的人,連死都不怕的人,難道還怕那些所謂禮法,天下緋言嗎……
如果這些你都不害怕了,那么還需要害怕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女子也可以有自己的夢想,也可以有自己的路,如果沒有路,那么自己去走,走出一條路來了,只要你一天還是某的部將,某就是你們最堅定的后盾,即使天下人來了,除非踏過某的身體,不然某也護得住你們!”
有些話,從來沒有人對蘇娘子說過,這一說,如同雷霆之錘,錘在了她的心靈之上,特別是那一句,連死都不怕的人,還怕那些曾經捆綁住她手腳的禮法嗎。
誰言女子只能在閨閣。
誰又言,為夫而天。
曾經的她,已死。
今后,必是新生的她,哪怕是前路崎嶇,刀山火海,她也無懼。
“主公今日一言,救奴水火之中,奴當不負主公所望,學好這岐黃之道,為我武威營將士他日征戰天下做好后勤的工作!”蘇娘子后退半步,恭謹行禮,堅定的聲音在立志。
“善!”
李桓笑了。
其實這并非是他刻意的,只是有些東西刻在他骨子里面的,改不了,遇上了這樣的機會,就好好的。
然而他并不知道。
他的話,也讓另外一個小娘子聽到了,就隔著一道營帳,一個臉上坑坑洼洼的小女娘,正在自哀自嘆,卻聽到這虎狼之言,心中亦是震撼,她忍不住睜開眼睛,眺望外面,看到那一道修長的身影……
第一次她生出了好奇的心思。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他讀過書嗎?
看他言語,分明是一個讀書人,然而為何又如此離經叛道。
女子當真不如男嗎?
女子可以有自己的夢想嗎?
她找不到答案。
……………………
李桓用幾天時間,梳理了自己的各個部曲,消化了麾下將近五千多的俘虜,這年頭俘虜不想死,投誠是唯一的道路,而且活著都是一口飯,倒是沒有太多的忠誠與否。
武威營的實力已經到了一萬一千多將士了,每一個將士都是登名造冊的,其中主力戰斗部曲在九千多左右,分八個戰斗部曲,親衛曲,斥候曲,騎兵曲,然后就是李真部曲,李重部曲,胡安部曲,趙蒼部曲,越兀部曲。
因為整合了俘虜兵,所以戰斗力自然有所回落,不過整體架構已經出來了,只要有一點點時間,就能恢復戰斗力了,這南下的路上就是恢復戰斗力的時間。
另外還有兩個后勤曲,一個是輜重曲,一個是軍醫曲。
繳獲的東西多了,輜重運輸就很重要了,而軍醫曲,目前大概有三百多人,有些是強行征辟來的郎中,而有些就是選拔進來當醫者學徒的將卒,剩下的就是一百多小女娘了。
到了第三天的時間,還是早晨,李桓并沒有去城中告辭,也沒有告知牛輔,而是悄無聲息的拔營拿下了,等到下午,牛輔才發現武威營已經南下了。
他感慨了一聲:“這賢弟還真是仁義啊!”
李桓不管是拖著不南下,還是一直駐扎在河東,他都得受著,哪怕需要他一直供奉著,他也不會有怨言了,或者是讓他出一批糧草,他也會盡力去做。
可這么悄無聲息的南下,這是不想要勞煩他的意思啊。
這份人情,不好還了。
“將軍,我感覺這李君臨和傳說之中不太一樣啊,以前都說李稚然部下,李應,李利,皆文武之才,而這李君臨膽小懦弱,武藝平平,不堪大用,所以才用來聯姻,哪怕日后有什么糾葛,也可以隨時放棄,可如今一看,此人有情義,亦有城府,更是武藝卓絕,乃是少有的少年英豪!”作為牛輔的第一謀將,董宇這些天也打聽了一些消息的,不多,但是對比一下昔日的消息,就很特別了。
“恐怕這傳言并非空穴來風,是有人刻意為之,不然我家賢弟怎會藏拙呢,李稚然處處效仿太師,卻并沒有太師氣度,太師能容得下呂布這等反復小人,他卻未必能容得下自己從弟啊!”牛輔冷笑。
“呵呵!”
董宇笑了笑,倒是沒有反駁,只是覺得李稚然不至于這般的過分,更多的可能是李君臨當真藏拙了,而且藏的深啊,他岔開話題,說道:“將軍,如今只要我們穩住河東,北地營沒有北上的理由,暫時可以不用顧著他們,我們就可以嘗試去吃掉白波谷,李君臨有些話說的對了,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天下紛爭,多一個部下,好過多一個敵人,匈奴既已經離河東了,那么白波谷就孤軍奮戰了,只要我們兵圍白波谷,那么就可以嘗試招降,白波谷的黃巾軍雖戰斗力不行,可皆乃青壯,是值得拉攏一二,澤選精銳,立一營,壯大實力!”
“那是之后的事情了,現在,還是先穩定河東才是最重要的!”
牛輔想了想,說道:“賢弟之策,某想了又想,雖不甘有之,然恐怕是我們現在最好的路了,想要河東安穩下來,能收得上來賦稅,以解太師在朝堂之上的困局,我們不能繼續殺人了,可想要讓他們放下敵意,也沒有這么容易,震懾住了,接下來還就得真的要低頭才行,要么就把河東的各部官吏都交給他們,要么就只能聯姻了!”
“聯姻也可以!”
董宇沉思了一下,說道:“不過將軍乃是太師之婿,納妾是等于羞辱他們世家門閥,而休妻反而影響不好,有讓他們隔閡太師和將軍情義之縫隙,不如讓衛家和公子璜聯姻,公子璜喪妻一年有余了,續弦亦不辱他們衛氏門楣!”
“董璜啊!”
牛輔想了想,作為太師唯一的侄子,董璜在西涼軍之中就有公子之稱,畢竟太師之子已夭折了,放眼天下與太師血脈至親的,就他一個年輕后輩了,這樣反而是好事啊,他點頭說道:“那行,你修書一封,直接送回長安,與太師言明前因后果……”
“諾!”董宇點頭。
………………
武威營南下,因為輜重多,由俘虜轉變過來新兵多,所以行軍速度很慢,走了五日,方至繩池。
李桓依舊貫徹回長安的戰略。
打回去。
繩池駐扎的是董越的兵馬。
董越是董卓部下領東中郎將的大將,相對于防備關東的三大主將,比段煨和牛輔的兵力都更加強盛很多,為人也多為桀驁不馴。
他根本看不上李桓。
李桓自然不慣著他,列陣在前,強行推過去,三千先鋒就破了董越的五千主力,更是一矛就把董越斬落馬背之下,也幸虧是內部較勁,真打起來,李桓能吃掉他麾下的主力。
李桓破了他的營盤,就揚長而去,那囂張了,讓董越恨不得盡起主力和李桓決一生死。
只是想想那一矛壓下來的兇狠。
他只能咬牙切齒的目送武威營大搖大擺的走過了繩池,然后往長安遞一份奏本,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李桓給狠狠的告一狀。
李桓可不管這么多。
過了繩池,就是弘農地界了,直接入了就是陜縣,陜縣有一部分是董宇的部屬,有一部分是牛輔的兵卒,這算是他們兩個的后路,董越和段煨守不住函谷關,就得退向陜縣,所以陜縣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