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河東捷報 上
- 吾以力鎮(zhèn)三國
- 拾一
- 2128字
- 2024-09-09 23:59:33
日出東方。
生機勃勃的陽光映照之下,長安城到處都是充滿了生機。
最近關(guān)中地界上雖然外面的戰(zhàn)爭不少,比如河東,比如陳倉方向,甚至武關(guān)方向,都有消息蠢蠢欲動,讓人有些驚慌。
但是長安城沒有戰(zhàn)爭。
大將軍是一個非常非常講規(guī)矩的人,當初更是一手清理了長安動亂,殺了不知道多少影響長安治安的作亂之徒,殺出了一個李屠夫的名聲。
所以他只要在長安。
長安就安穩(wěn)。
有了安穩(wěn)的環(huán)境,民生,經(jīng)濟,各方面才能慢慢的發(fā)展起來。
執(zhí)掌京兆的京兆府做事情的效率變得非常高了,一條條政令下達,還配置了監(jiān)督人員,開始在京兆境內(nèi),掀起了一場整治風暴。
長安縣衙也開始落實戶籍,房屋,街道,坊市等等的新政策,給百姓帶來了不少好消息,也給了他們很多生活的向往。
這時候朝廷也開始動起來了,不再是之前明哲保身,得過且過的氣氛了,特別還有權(quán)力的加持之下,大家都想要出頭的。
之前太師執(zhí)權(quán),太師太獨了,什么權(quán)力都攬在手里面,又占著茅坑不拉屎,朝廷等同虛設(shè),地方又得不到治理,才會這么亂了,朝廷文武百官哪怕有了官位,也混吃等死的多,而且做事情也沒有權(quán)利,根本做不了事情。
如今李桓愿意放權(quán),除了兵權(quán),財權(quán)之外,他能放的,都放出來了,比如整治朝廷的權(quán)利,地方管理的權(quán)利……這都足夠他們爭的頭破血流了。
單單是尚書臺麾下的幾曹的主事的位置,這可是肥差,有權(quán)利有地位,更是和地方管理掛鉤,所以已經(jīng)在朝廷上爭的不了。
最近地方大員整編。
李桓奪權(quán)之后,可沒有消停,太師留下來的爛攤子是很爛,可也要整治,他有兵權(quán),就要有強權(quán)。
這地方還想要陰奉陽違。
怎么可能?
其他地方不說。
關(guān)中,涼州。
這兩個區(qū)域,官衙結(jié)構(gòu)肯定要重組的。
大將軍有足夠的兵力鎮(zhèn)壓地方,朝廷要負責各個郡的人事權(quán)調(diào)整,比如西涼各個郡的郡守,都要經(jīng)過調(diào)整,涼州牧張溫已經(jīng)兩次上書了,但是朝廷還在爭吵之中。
所以上朝,基本上是吵吵。
朝廷以三公為首。
司空楊彪,司徒王允,太尉馬日憚。
另外還有第四大巨頭。
祭酒蔡邕。
尚書司馬防最近影響力也不能小覷。
他們各有各的立場。
對于郡守這些獨掌一方權(quán)勢的位置,那是絕不退讓的,各有各提拔的人員。
天子和李桓更像是裁判。
天子看的津津有味,學習態(tài)度非常好,但是李桓卻有些被吵的頭疼起來了啊,甚至有一種想法,管他三七二十一,自己下令,所有人聽著就行。
可他得忍著了。
太師董卓是前車之鑒,丞相曹操是歷史之教訓,他領(lǐng)會到了一點,政治,從來不是一言堂,獨攬大權(quán)是要出問題的,人都會犯錯,他也會,所以做事情要可以強勢,但是要有敵人,要懂得分權(quán)下去。
還有一個教訓。
就是歷史上的蜀漢丞相,多智近乎妖的諸葛村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勞心勞力,親力親為,最后活活累死。
所以哪怕有權(quán)力,也要學著把事情分出去做,要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不得把自己累死啊。
這年頭,還是斗,誰能活得長。
司馬懿篡位,是因為他能力很強嗎,不是,是因為他活活熬死了曹家三代雄主,曹操,曹丕,曹叡。
李桓一開始的執(zhí)政理念,就非常清晰了。
活的比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要長久。
那么他想要做什么,都能做成。
……………………
朝堂上吵了半天,幾個不太重要的,比如敦煌,酒泉這些郡守位置,已經(jīng)定下來了,但是北地,金城,隴西這些大郡,還在博弈之中。
不過已經(jīng)散朝了。
新規(guī)定,一旬上朝三日,一次上朝一個半時辰。
這是大將軍府和禮法博弈之后的結(jié)果,蔡琰技高一籌,打了他爹蔡邕都沒辦法反駁,最后只能通過了這一道新的規(guī)定。
這大大緩解了很多人上朝恐懼感,甚至也解放了一些文武百官的勞動力。
某種程度來說。
是好事。
但是對于天子,未必。
天子居于深宮之中,要是不能給予臣子絕對的威懾力,那么他這個天子,就等于被架空了,這一旬見三次,一個月也就是見六次而已,少了很多施恩和建立威嚴的機會啊。
不過博弈輸了就是輸了,這少年天子,最近成長了不少,起碼學會了認賭服輸。
散朝之后,恭送陛下離開,文武百官魚貫而出。
不過大家都在等大將軍李桓和三公大臣先走,畢竟這尊敬還是要有的。
李桓走出朝堂,伸了伸懶腰。
王允追上來了。
“御林軍怎么回事?”王允壓低聲音的問。
“天子不相信你了!”
李桓笑了笑:“他和蔡邕謀劃的,從我這里奪兵權(quán),虎口拔牙而已,比較危險的事情,要是失敗了,說不定我就來一次四圍未央宮,嚇都能把他給嚇死了,不過這樣的大事情,你居然被排擠在外了,這是不是代表天子已經(jīng)對你失去了信任啊!”
“陛下啊……”
王允頓時情緒有些失落了。
“沒事!”李桓不是很在意,聳聳肩,道:“讓他折騰一下,不過這地方大員,各郡郡守的位置,你得上心一點,他有了權(quán)力,野心勃勃,說不定會犯錯的!”
“陛下要是犯錯……”
“作為臣子,必然是直諫的!”李桓很坦言。
“哼!”
王允冷哼一聲,不多說,他雖是心在李營,心在漢,但是卻不能表現(xiàn)出來,做事情,必須要站在大將軍府立場上考慮。
他徑直的離開了,估計是要回去想一想對策了。
這時候,蔡邕也追上來了。
他看著李桓,眼神很復雜的,沒想到這么輕輕松松,把御林軍給拿下來了,可這地方郡守,天子明顯又失利了,這算是教訓嗎。
“昨夜武威營出城,所謂何事?”
他低聲的問。
“你派人盯著的,你不知道啊?”李桓對蔡邕說話也很隨意,畢竟是蔡琰她爹,給點面子,沒有直接對話。
“不可動太師!”
蔡邕提醒說道。
“我知道!”
李桓點點頭:“多謝祭酒大人提醒!”
“你……”蔡邕還想要說什么,最后搖搖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