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撤兵
- 綜武,在下武當宋青書
- 飆車的貓頭鷹
- 2596字
- 2024-06-21 18:00:00
片刻之后,
一只信鴿飛來。
宋青書取下紙條,看完后,面色平淡。
看來汝陽王府的信道封鎖已經失效。
他將紙條遞給其他人傳閱。
很快,各大掌門都得知了山下的情況。
武當派一路聚集來援各派力量,其中丐幫人數最多,還有峨眉派、華山派、崆峒派、昆侖派等近四千人。
在達到少林山下,距蒙元大營五里外,又同明教洪水旗相遇,各方力量在此合流。
各派決議之下,一致將手中兵力交由明教洪水旗旗主唐洋指揮。
此時,援軍人數已超六千人。
六千對兩萬五,仍是杯水車薪。
各派掌門神色再次一沉。
“宋少俠,你之前好像說過,還會有一支神秘援軍,不知在哪里?”
少林住持空聞大師問道。
眾人的目光再次落到宋青書身上。
仿佛只有他,才能讓大家走出困境。
自危機降臨,是宋青書帶給他們希望。
是宋青書組織所有人,
抵擋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也正是在他的指揮之下,
讓幸存者等到了援軍的到來。
面對眾人期盼,宋青書沒有說話。
他也在等,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天上的明月高掛,
噗呲,噗呲
夜幕下,又有一只信鴿拍打著翅膀,飛到了院子里。
宋青書接過信鴿中的紙條,
打開一看,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笑容。
“另外的援軍,亦至矣!”
援兵正是明教五行旗中的另外四旗:厚土旗、巨木旗、銳金旗、烈火旗。
共計九千人,由明教左使楊逍坐鎮。
眾人看罷,一掃之前陰霾。
一萬五對上兩萬五,再加上武林一方高手眾多,這場仗,還有得打。
張無忌和鷹天正、范遙等明教之人,更是震驚,為何宋青書如此篤定明教會傾巢而出,而且還是在教主不在的情況下。
不過,他們還是忍住沒有問這個問題。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防備元兵會再次襲擊這里,兵不厭詐,面對失利的局勢,汝陽王府不一定會甘心,說不定會繼續嘗試攻山。
“大家趁這個機會,輪流休整,關鍵時刻,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宋青書并未放松警惕。
說實話,明教四旗能不能來,他也只是在賭罷了。幾天之前,他救下楊逍三人,在周芷若離開后,便向楊逍提出過自己的猜測,希望對方能有所準備。
但這卻不是決定性因素,因為當時楊逍并不相信他的分析。
真正一錘定音的原因是:
汝陽郡主敏敏特穆爾叛變了!
她為了自己的情郎張無忌,背叛了汝陽王府,背叛了她爹察罕特穆爾!
在張無忌出發少林之后,她發現了大軍秘密調動的異常情況,很快便明白了自己老爹的打算。
于是找機會去了明教大本營,將事情告訴了留守的明教長老。
在聯系不上張無忌的情況下,便迅速將消息告知了唯一能做主的左使楊逍。
楊逍被宋青書周芷若所救的第二天,便收到了總壇發來的傳書,聯想到宋青書的話,他當即命令五行旗,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少林。
于是,
便出現三郡各大勢力,第一次聯手于正面對抗汝陽王府的行動。
如果能夠擊敗汝陽王,那么這將是百年來,將蒙元勢力趕出三郡的努力,成為現實。
如今戰場,已有逆轉之勢,
宋青書自己,也松了一口氣,他賭對了!
……
少林山下小鎮,
汝陽王在得知各大門派的援軍,居然如此巧合的出現在少林,心中震動可想而知。
這次謀劃,始于用分裂三郡武林,本意終于少林,可絕密行動,卻被各派提前得知。
可見汝陽王府之中,出現了叛徒。
又一波攻山,失敗了,還連帶損失了近三千兵卒,更讓他心痛的是,手下三大高手,玄冥二老、阿二,更是殞命少林。
幾波攻勢,前前后后投入了上萬人,死了五六千人,居然奈何不了不到一千人的少林。
如此損失,令汝陽王暴怒!
自他掌兵以來,從未吃過如此大的虧。
房中一應物件,都在他手上變成了碎片。
其余下屬則低著頭,噤若寒蟬。
“是誰殺了玄冥二老?”
汝陽王身后,一位披著連帽黑衣斗蓬的神秘老者,用他那沙啞可怖的嗓音問道。
“武當派宋青書,還有少林三渡僧。”
“宋青書?三渡僧?”
神秘人咀嚼著這幾名字,
之后便陷入了沉思。
“即便是三渡僧聯手,雖然能敗我那兩個徒弟,但說要留下他們,亦是絕無可能。”
“當年三渡當真如此厲害,渡厄那個老家伙也不會被陽頂天打瞎一只眼睛了。”
“至于武當派,除了那一位,能勝過玄冥二老的,也只有張無忌了,這宋青書,又是如何協助三渡僧,殺了他們二人?”
黑袍神秘老者喃喃自語。
“先生,原本以為我麾下士卒加上神箭八雄,以及玄冥二老足以對付那些人。”
汝陽王面沉如水,看向老者,繼續道:“你能否去山上一趟,將各大派的掌門都殺了?”
黑袍老者目光深邃,卻是搖了搖頭。
“如此局面,關乎整個三郡,你怎知這一次,張三豐沒有來?”
張三豐?
聽到這個名字,汝陽王瞳孔一縮,腦海中浮現出一道記憶,心中也不由得被一股懼意占據。
是啊,若是張三豐來了,剩下的兩萬大軍,能保住自己嗎?
四十多年前,張三豐以一己之力,硬生生保住了三郡各大門派的存續。
那時,他便已經是大宗師巔峰境界。
四十年過去,雖然對方已垂垂老矣,可誰又能保證,他沒有再進一步呢?
“那先生還是留在本王身邊吧!”
面對各大派突然冒出來的,一萬多人的兵力,汝陽王心中已經漸漸認識到,幾十年來,這些門派的力量,已經壯大到有能力顛覆到汝陽王府的統治。
是撤軍,
還是趁他們尚未徹底崛起,以一戰之功,徹底將他們擊垮?
這一刻,汝陽王猶豫了,
攻山少林,他同時出動一萬多兵力,
都沒能奈何得了山上千人。
如今他手里還有兩萬多人,能打得過嗎?
甚至他還有被張三豐斬首的危險!
可謀劃了這么久,沒有達到目的不說,還損失慘重,這叫他如何甘心?
“先生留下,你們先出去吧,讓本王靜一靜。”汝陽王揮了揮手,將手下將領打發。
一刻鐘后,
有心腹將領前來敲門,
“王爺,是否分出一部分兵力,來防備明教和門派勢力?”
汝陽王沉思許久,終于定下了決心。
“讓雷諾去安排一下,我們準備離開。”
即便是冒險攻下少林,恐怕屆時的傷亡同樣不會小,這樣一來,除去傷員,剩下能夠應對那些敵人援軍的力量,或許就不足了。
稍微有點失誤,即便不用張三豐出手,他都有可能把命交代在這里。
為了自己的命,還是和少林中那些人死磕到底,汝陽王并不覺得這是個很難的選擇。
但是,就這樣離開,他亦心有不甘。
“阿三,你選一千漢人民夫,穿上士卒的甲胄,繼續去少林攻山。”
“然后,放火燒山!”
“大海,傳本王命令,將軍中精銳盡數撤下,三更轉移,往明教四旗駐地發動一次襲營,天明之后,全力撤退。”
既然放棄了將少林各大門派一網打盡,
那就將對汝陽王府最有威脅的明教勢力,再打壓一次,至少不能讓他們的膨脹速度太快了。
即便汝陽王知道,明教的背后是大明。
但在三郡東面,邊軍同樣被大明牽制住了一部分力量,汝陽王已經體會到了當初父王,奪得三郡后,大明朝廷無可奈何的心態了。
“該死,到底是誰走漏了風聲?”
汝陽王一掌,將身前的木桌,拍得粉碎。
他亦是一位武道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