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攻城掠地,十倍之差,三千如何攻敵三萬?
- 被女帝賜死后,我讓她國破家亡
- 一寸蒼茫
- 2092字
- 2024-06-04 23:27:37
第二日。
晨光初破曉。
朝堂之內,氣氛肅穆莊中。
百官整裝列隊。
輕盈而有序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伴隨著宮內侍婢們的簇擁,林羲在眾人矚目之下步入大殿。
群臣見狀,不約而同地俯身施禮,整齊劃一的聲音在殿堂內回蕩,響徹云霄。
“恭迎陛下!”
“平身。”
林羲穩坐在象征至高皇權的御座之上。
她那張冷清且尊貴的面龐此刻更顯嚴肅。
沉穩的嗓音穿透了靜謐,擲地有聲。
“朕今日,有一要事需與眾卿共商。”
話音剛落,殿堂內的空氣仿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在這位女帝身上。
“經過朕的深思熟慮,決定出兵,誓要收復安陵城!”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陷入了死寂,只聞得彼此緊張的呼吸聲。
安陵城。
那座與都城長安毗鄰的重鎮,其失陷于大楚之手,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深深刺進了每一個大靈子民的心中,成為國恥難忘的一道傷痕。
此刻。
群臣的眼神中閃爍著壓抑已久的激動與期盼。
仿佛等待這一刻已經太久,太久了。
“陛下圣明!”
贊頌之聲如潮水般涌來,群臣的情緒高漲,一致的擁護聲中,沒有絲毫異議。
“此次征伐,將由顧眠國士掛帥領兵!”
御座上響起清冷威嚴的聲音。
轟!
如巨石墜落湖底,掀起了驚濤駭浪,一浪蓋過一浪。
群臣們身軀僵硬,如同被瞬間凍結的雕像,臉上寫滿了震驚與不可思議。
這突如其來的決定,無疑是在朝堂中掀起了滔天駭浪。
瘋了!
陛下肯定是瘋了!
先是將其封為國士,已是瞠目結舌之舉,
如今竟要派遣這位國士去調兵遣將,攻城掠地?
這豈非是將國家的命運當作兒戲,把萬千大靈子民置于玩笑之間?
“陛下,萬萬不可!”
大靈宰相的聲音穿透了寂靜的朝堂,聲音中夾雜著難以掩飾的焦急與驚慌。
平日里穩如泰山、不動如鐘的他,此刻面容竟罕見地流露出惶恐之色。
顧國士,武藝高強,有目共睹。
然而,戰場之上,刀光劍影,策略布局,豈是僅僅依靠個人武勇所能駕馭?
帶兵作戰,需要的是運籌帷幄的智慧,深諳兵法的策略,顧國士雖英勇,卻未曾證明自己具備此等才能。
“軍國之事,不能兒戲呀!”
宰相的言語中帶著難以承受的重量,仿佛是在對所有人發出最后的警告。
調動上萬兵馬,絕非小事,這不僅關乎士兵們的生死,更決定著國家的興衰榮辱。
怎可輕易交給一個未經過沙場考驗的人。
朝廷一片死寂。
空氣似乎凝固。
皇帝的這道旨意,如同晴天霹靂,震得群臣面色蒼白。
之前還為收復城池激動的心瞬間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擔憂。
兵部尚書李長言挺身而出,他身形巍然,神情堅毅。
他沉聲言道:“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的聲音中飽含憂慮,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
“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這不僅是他的請求,也是全朝上下共同的呼聲。
略作停頓,李長言的聲音更加堅定,鏗鏘有力。
“臣斗膽自薦,必將凱旋而歸。至于顧國士,其英勇蓋世,可任副手,輔助于我。”
此言一出,朝堂內的憤怒與不安似乎找到了釋放的出口,七嘴八舌的贊同聲此起彼伏,群臣的心逐漸安定下來。
李尚書,他一直是以國為重,心系蒼生,被譽為國家的棟梁,這樣的提議無疑是最為穩妥的選擇。
皇帝的命令雖不能違背,但在確保勝利的前提下。
顧眠若能在戰爭中扮演合適的角色,不干預核心軍事策略,作為象征性的一員參與,這或許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畢竟,動用上萬兵力,任何決策的失誤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絕非兒戲可以形容。
“臣推舉李尚書!”
大靈宰相高舉象牙茥,朗聲響應。
他深知,雖然李長言并非楚國第一猛將。
但多年執掌兵部的經歷讓他在戰事方面游刃有余。
更何況他主動請纓,背后定有十足的把握能夠順利收復安陵城。
若是換成顧眠。
別說攻打安陵城,大靈國不被覆滅,已然是算他有能耐了。
御座之上。
典雅尊貴的女帝面無表情,眸光在每個人身上來回巡視一圈。
“朕下旨,只有服從。”
“誰有異議?”
此言一出,群臣低頭無語。
是啊!
皇帝下令,誰敢不服從呢?
勿以皇帝絕世之姿,純美無瑕,便臆斷其柔弱可欺。
實則,她心有溝壑,手段凌厲,決策之狠,執行之果,皆深深刻印于群臣心間。
林羲緩緩轉身,高踞鳳椅之上,其眼若鳳凰,閃爍著不怒自威的寒芒。
音調冷如玄冰,穿透大殿,直擊人心。
“傳吾旨意,即刻委任顧眠為帥,領兵遠征!”
“政事堂接令,務必確保物資充足,軍需、糧秣、戰馬以及一切軍用器械,需即刻籌備調度,不得有誤!”
這位皇帝,從不知何為畏懼,更不缺乏那份擔當大任的魄力。
對顧眠的信任,堅定不移。
不問結果,只信其人,無條件支持。
“若戰不利,咎由朕承,一人擔之!”
字字千鈞,不容置疑,這份決絕不僅彰顯了她的王者風范,也讓部分臣子暗暗松了口氣。
畢竟,若真有不測,至少他們無需承受萬民之唾,家族之辱。
然而,大多數朝臣卻難掩失落與不滿,心中暗潮洶涌。
他們不解,顧眠究竟有何等魅力,能讓一貫英明的皇帝頻出驚人之舉,置國家安危于不顧。
就在眾人思緒萬千之時,大靈的宰相突然出列,面容凝重,語氣堅定無比,打斷了殿內的沉思。
“皇帝陛下,政事堂目前僅能籌措三千兵馬。”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旋即反應過來,議論聲起。
春播在即,農時不可違,若大肆征兵,恐鄰國趁虛而入,邊境防御不可輕動,最終眾人堅持,三千兵馬已是極限。
反觀大楚,攻占安陵城后,屯兵已達三萬之眾,更有情報顯示,援軍正源源不斷地涌入,安陵防線日益堅固。
顧眠此去,幾乎是以卵擊石,勝算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