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師從亳州劉瞻

宋金議和后,金朝政局相對穩(wěn)定,完顏?zhàn)阱觯ㄘX)以皇叔、都元帥任金行臺尚書省的首腦,成為最有權(quán)勢的執(zhí)政者。“天會中,遼、宋舊有官者皆換授”[12],辛贊既為有官人,大約在這時(shí)出任金朝官吏,為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令。

金朝元好問作《中州集》,其黨懷英、劉瞻兩傳中說:

公諱懷英,字世杰。……少穎悟,日授千余言。師亳社劉巖老。濟(jì)南辛幼安其同舍生也。

瞻字巖老,亳州人。天德三年,南榜登科。大定初召為史館編修,卒官。黨承旨世杰、酈著作元輿、魏內(nèi)翰飛卿皆嘗從之學(xué)。[13]

酈元輿名權(quán),乃是南宋紹興七年(1137)劫持淮西四萬宋軍投降偽齊的叛將酈瓊之子。據(jù)《金史》卷七九《酈瓊傳》,酈瓊降金后,為山東路弩手千戶,知亳州。宋金議和后,再知亳州六年(1141—1146)。辛棄疾既與黨懷英(字世杰)、魏摶霄(字飛卿)、酈權(quán)(字元輿)同學(xué),師從亳州劉瞻,則一定是酈瓊與辛贊同在亳州為官時(shí)。而金皇統(tǒng)六年(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辛棄疾七歲,正當(dāng)入學(xué)的年齡[14]。可見辛贊自應(yīng)于皇統(tǒng)六年出知譙縣,而此年酈瓊也尚未離亳州任。辛贊既與酈瓊同官于亳州,而辛棄疾隨其祖父宦游,有此淵源,所以才得以師從劉瞻,并與酈瓊之子酈權(quán)同學(xué)。

劉瞻擅長詩賦,自號攖寧居士。而金朝取士,“止以詞賦、經(jīng)義學(xué),士大夫往往局于此,不能多讀書”[15]。辛棄疾從學(xué)劉瞻,所學(xué)大概也只是詩賦之類士大夫子弟為功名所驅(qū)使的舉業(yè)。辛棄疾受劉瞻的影響,至今其詞中尚還可見。如其中年以后在上饒所作的兩首《鷓鴣天》:“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鴉。……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攜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開。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16]以淡雅靚麗之筆寫農(nóng)村平靜的生活,就頗有劉瞻詩的影子。《中州集》稱劉瞻“作詩工于野逸”[17]。而在劉瞻僅存的三首詩中,《春郊》一詩是:

桑芽粒粒破春青,小葉迎風(fēng)未展成。寒食歸寧紅袖女,外家紙上看蠶生。

兩相對照,知劉瞻詩中的后兩句的意境,已被辛棄疾分別擴(kuò)展為兩首詞。這似乎說明,辛棄疾詞中那些細(xì)膩描寫江南農(nóng)村生活的歌詞,竟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由此可見,辛棄疾是一個(gè)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

至于酈權(quán),辛棄疾的少年同窗,后在金國為名詩人,至今尚有十?dāng)?shù)詩流傳,且有書跡至今供人賞玩。[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安达市| 张掖市| 平利县| 嘉鱼县| 隆安县| 吴旗县| 西丰县| 梓潼县| 翁源县| 朔州市| 阳新县| 曲靖市| 通化县| 屏南县| 吉安市| 平凉市| 黄龙县| 福泉市| 额敏县| 贵溪市| 东宁县| 丰镇市| 钟祥市| 开平市| 红桥区| 武安市| 潼关县| 宁强县| 荆门市| 准格尔旗| 石棉县| 高青县| 利津县| 永新县| 吉水县| 彭水| 蓬溪县| 鄂托克旗| 兰溪市|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