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要打出去打,莫要破壞了周圍的景致。”皇帝煩躁的揮揮手,把人都轟了出去。轉(zhuǎn)頭又叫內(nèi)侍送幾件趁手的兵器。
內(nèi)侍道:“陛下,您不怕將軍大人傷了李醫(yī)仙?”
“多半是將軍挨揍啊。正好讓他長長記性,給個教訓(xùn)。”
內(nèi)侍不明所以,但只能退下。
左順門前。
“劉大人,在下呢,只是一個小小的游醫(yī),并不曾得罪大人您啊。”
李清河對著劉大人無奈的笑了笑,揉了揉眉心。
“呵,本將想打你,還需要理由嗎?”
“大人,您看,我并沒有惹怒您,就放過我吧。”李清河笑得一臉和善。
“只是因為你這張臉,和一個人太像了。”
李清河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面紗不知何時掉了,心里悲涼不已,這李云瀟惹的禍,為什么要他來圓。
“瞧到你我就來氣,打不過那個人,老子還打不過你嗎?”
不管怎樣,這是必須有個了結(jié)。想到這,李清河的眼神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了變化,原本溫潤如水的眼眸突然間變得冷冽起來,像是冬日里結(jié)冰的湖面,透出一股寒意。他的眉宇間隱約透露出一種不易察覺的銳利,仿佛隱藏著某種深不可測的情緒。
這突如其來的轉(zhuǎn)變,讓周圍的大臣不禁感到一絲驚訝和不解。他們不明白是什么觸動了少年的內(nèi)心,讓他展現(xiàn)出了這樣的一面。是憤怒?是不滿?還是某種更為復(fù)雜的情感?
“既然如此,請大人,左順門,較量。”雖然語氣平淡,卻透露出了別樣的情緒。
劉大人渾身一顫,這氣場,這種感覺,似曾相識,聲音都虛了不少:“走著瞧。”
之前圍著的大人們一個個都是官場老狐貍,立刻嗅出了八卦的味道,一反常態(tài)的跟到了左順門。
左順門,向來都是一個好地方。大昭史上,曾有滿朝文武集體跪在此處,痛罵小人,還出手群毆了幫皇帝傳話的太監(jiān)們,但是,不知怎的,竟全赦免了。所以,歷代的百官只要有冤屈,不平,都可以來左順門傾訴,或痛罵,或拉架,一度成為了官員們心中的圣地。久而久之,沒人管,也沒人敢管,于是約定俗成,所有在這里犯事的人,一律無罪。
老狐貍們都津津有味的看著眼前的這出好戲,手拉手,全去坐在了花池邊上,更有甚者掏出了瓜子花生,一邊吃,一邊看戲。什么儀態(tài),什么端莊,什么黨派,都通通一邊去,誰也打擾不了現(xiàn)在老子吃瓜的心情!
蘇自若站在一旁,無語至極,誰還能想到比禮崩樂壞更嚴重的詞語啊。他在去幫忙和去吃瓜之間選擇了去上吊。今天的這些老頑固是瘋了還是傻了?
“哎,劉大人,奴才奉命給您送武器,您仔細些,莫要傷著。”內(nèi)侍帶著兩個侍衛(wèi),抬著兵器架子,一路小跑來。
“好,下去吧。”
劉大人挑了一雙流星錘,看起來虎虎生威。而李清河卻挑了一把未開刃,看起來不怎么有用的長劍。
“呵,就你這個小書生,老子十招之內(nèi),必定能讓你滿地找牙!”
“欸,狂妄啊。”李清河隨便揮了幾下,淡淡的說。
“小子,看招!”
這一天,陽光明媚,比武場的地面鋪滿了金色的光芒。李清河與劉大人的對決,早已吸引了無數(shù)目光。劉大人,這位身穿官袍的權(quán)臣,他的流星錘如同他的權(quán)勢一般,沉重而威猛,每一次揮舞都似乎能夠撼動天地。然而,面對這樣的對手,李清河的眼神中沒有一絲退縮,只有堅定與從容。
當劉大人的流星錘如同疾風驟雨般襲來時,李清河的身形如同燕子掠水,輕盈而敏捷。他的劍,仿佛有了靈魂,每一次揮動都帶著風的輕吟和雷的低吼。劍尖與鐵鏈的交擊,發(fā)出了錚錚作響的聲音,火花在空中跳躍,如同星辰在夜空中閃爍。
在這場劍與錘的對決中,李清河展現(xiàn)了他超凡的劍術(shù)造詣。他的劍法,既有山的沉穩(wěn),又有水的柔韌,每一次出劍都如同精心編織的詩篇,既有力量的爆發(fā),又有節(jié)奏的和諧。劉大人的流星錘雖然威猛,但在李清河的劍下,卻顯得有些僵硬和笨重,仿佛是被困在了無形的網(wǎng)中,無法施展其真正的威力。
終于,在一次電光火石般的交鋒后,劉大人的流星錘被李清河一劍挑飛,重重地砸在了地上,掀起了一陣塵土。李清河站在那里,劍已歸鞘,他的臉上掛著平靜的微笑,仿佛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的身影,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高大和英武。
這場比武,不僅僅是對實力的考驗,更是廟堂與江湖的一場角逐。
“大人,我勝了。”李清河露出了屬于李云瀟桀驁不馴的一笑。
“你,你到底是誰?”劉大人身上疼痛難忍,如同給全身換了次血,卻沒有任何傷口,淤青。
“你是,李,云,瀟!原來你沒死。”
“怎么,希望我死?”李清河不怒自威,劉大人被他周身的氣場壓的喘不過氣。他深知,李清河是有意陪他玩,要不然會在五招內(nèi)叫自己趴在地上磕頭。
那些大人們一臉驚詫,齊齊看向蘇自若。
“蘇小侯爺,真的是他?”這些大臣雖然很排斥江湖,但對李云瀟天下第一的名頭還是很熟悉。
“真的。”蘇自若用力點了點頭。
“好了,我此番進宮,是為了給陛下治病,先干正事吧。”李清河將劍放回兵器架,轉(zhuǎn)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