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構師啟示錄:知識模型、落地方法與思維模式
- 靈犀
- 616字
- 2024-06-06 18:48:16
1.4 初識架構認知框架
綜上所述,我們得到了一個三維的架構認知框架,如圖1-6所示。

圖1-6 架構認知框架
在這個框架中,3個坐標軸的解釋如下:
1)X軸代表架構落地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架構設計、系統實現和系統維護4個階段。
2)Y軸代表架構知識模型,它不僅僅用于架構知識分類,對架構落地方法的標準化同樣作用很大。一般來說,架構落地方法的每個階段的任務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然而,通過引入架構知識模型,可以將每個階段的任務劃分為信息交換、架構編排和架構演進三類。將不同階段的任務名稱一致化,其意義不僅僅在于方便記憶,更重要的是相同類型的任務意味著底層規則也基本一致,可以相互借鑒。
3)Z軸代表架構思維模式,不同的層級代表著其規則蘊含著多大的力量,可以用來解決多大范圍內的架構設計問題。
此外,在架構認知框架中,不論是架構知識模型、架構落地方法涵蓋的4個階段,還是架構思維模式都是相對固定的。然而,各個環節實際應用到的架構知識,可以在框架內部根據不同的系統需求或者技術更迭而動態變化。舉個簡單的例子,項目根據規模大小可以選擇是否進行業務架構建模,編程語言可以選擇Java或Python等。
接下來將詳細介紹架構認知框架中的三部分。不過在此之前,先來探討一下編程與架構之間的關系。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絕大多數架構師是從程序員逐步成長而來的。然而,仍有不少程序員認為編程和架構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領域,或者是知識逐級遞進的關系。實際上,以上觀點都是不正確的,那么它們到底是什么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