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終至江南水鄉,地頭蛇陸家的排面
- 一人之下:惹我師兄可以,別惹我
- 秋風也
- 2249字
- 2024-06-19 08:01:00
秦嶺,‘二十四節通天谷’。
這地方對張懷義來說,其實并不太陌生。
畢竟前世三十六賊結義之地。
便在此處。
后續其中的八人,更是憑借此地奪天地造化之功。
悟出了名極一時的‘八奇技’。
當然,所謂的成仙之機。
自然是有的。
不過呢......確實也就一點,不多。
否則的話,當初他們那伙人結義完,早就連攜飛成仙了。
此地神異之處頗多。
前世的無根生領著他們過去的時候。
一行人分明已經在山中迷了路。
然而無根生還是憑借著某種神秘的手段,建立了與這‘二十四節通天谷’的聯系。
最終帶著眾人一路有驚無險的抵達了終點。
所以。
雖然張懷義知道這地方確實在秦嶺的西南方向。
但你要問具體在哪兒。
那還真沒法說!
還有一點就是。
這‘二十四節通天谷’,兇得很!
里面炁局的確有幫助普通人轉化為異人的神奇功效。
這一點已經被驗證過了。
但正所謂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白嫖成為異人。
誰都想有這樣的好事。
然而實際卻沒這么簡單。
首先,那些天然石刻紋路會引導炁息流轉,不自覺中改變闖入者的方位判斷認知。
將其送出谷外。
另一方面。
炁局亦是風水局,但比風水局更加兇險,也更加精妙。
‘二十四節通天谷’內的炁局,雖然自然而然的改造身體經脈。
但改造之事,一不留神。
體內炁息被外力干涉,爆體而亡都算輕的!
按照當初無根生的說法。
‘二十四節通天谷’內的炁局有天然的迷惑效果,他當時是自然而然地便感應到了正確的前進路線。
看似輕松無比,實則壓力山大。
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后續三十六賊中擅長‘奇門’、‘陰陽’的幾位兄弟推測。
如果當時他們以自身修為抵擋住了第一重方向誤導,但在第二重炁局迷宮中走到錯誤的道路上。
接下來,十有八九,便會遭遇命運的無情誅殺。
至于何為命運誅殺。
當時大伙沒誰是真的頭鐵。
自然不敢輕易去試。
不過后來大家漸漸覺得。
‘二十四節通天谷’內部山體巖壁上的那些紋路。
或許根本就不是為了讓普通人成為異人!
這只是個順帶的效果!
真正的目的。
還是讓本就悟性極佳的天才更進一步!
——羽化成仙!
......
神行馬背上,張懷義暗暗思忖。
“雖然說可以不管無根生,等空閑的時候去秦嶺慢慢尋找那山谷入口,但凡事要以防萬一。”
“畢竟無根生此人確實得天獨厚,本身就悟性極佳,天生便能運炁修煉不說,更是還能白撿個‘神明靈’。從起跑線開始就領先旁人十萬八千里......”
“事出反常必有妖,無根生身上必然有大秘密!若是強行拋下他,獨自前往二十四節通天谷,恐怕也并非好事......”
“前世,師兄沒有去過那‘二十四節通天谷’,實在是有點可惜!或許以他的悟性,去了那神異之地,還能看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恍惚間,張懷義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前世從‘二十四節通天谷’分別之后,無根生說,尋得了一些自己身世的眉目,獨自前去調查了。
也不知道結果如何。
......
數日后。
張懷義、張之維一路走走停停,終于來到江南腹地。
連番趕路,途經大小城鎮不少。
其中時常聽到街邊的報童大喊‘號外’。
仔細一聽,原來是自己幾人在通城的所作所為,已經上了報紙!
畢竟通城也算大城,統領一方的曹大軍閥莫名其妙暴斃而亡。
自然也得給世人一個交代。
當然了,得益于張懷義等人的低調作風,以及報刊描述的一貫套路。
曹萬的死亡,最終被定義為父子鬩墻。
對此,張懷義也是無話可說。
畢竟該做的他都做了。
至于以后通城是姓吳,姓葛還是姓劉,也不關他的事。
......
深入江南腹地后,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人人臉上帶著向往生活的喜色。
尤其昨天和前天,張懷義和張之維二人還蹭吃了不少流水席。
“昨日過那周莊,莊子上的人說,陸家鎮還在好幾十里外吧?”
“沾那陸家老太爺過壽的光,幾十里外的外姓人家都能賺一筆喜金,招待外地人的吃住更是全包,單說這排面,真是拉滿了。”
張懷義感嘆不已。
按照周莊人的說法。
陸家老太爺過壽期間,整整十天。
所有路過陸家鎮附近方圓百里大小城鎮的來往旅者。
也不管你有沒有聽過江南陸家的名頭。
一律來者是客。
由當地人提供免費的吃住用度。
全場消費。
陸公子買單!
“嘖,這也太土豪了。”
“得花多少錢啊!”
前世跟著老天師張靜清給陸家老太爺祝壽的,只有張之維一人。
此等隆重的場面。
他張懷義可沒見過。
“萬惡的資產階級罷了!”
張之維嘴里突然蹦出來一個很違和的詞匯。
“......?”
聽得張懷義直接愣在了原地。
一臉詭異地打量起自家師兄來。
“哦,也就是有感而發,想起先前那些個豫地學生了,這個詞是他們教的。”
“不過說起來,要去申滬,這江南也是必經之路,也不知道他們這些小年輕,有沒有沾到萬惡資產階級的光。”張之維無所謂地笑道。
看得出來,張之維對那幾個學生的夢想,并不看好。
“罷了罷了,你看,前面那兩人,是不是陸家的?”
張懷義忽然指向遠處道路邊的兩個青年男子。
遠遠望去,這兩人儀表不凡,端正大氣,一身長褂上更是印著一個龍飛鳳舞的‘陸’字。
“這個‘陸字’,看起來頗為眼熟啊。”
細細分辨,好像和之前那封請帖上的‘陸’字如出一轍,應該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估計是陸家人迎賓的?”
“嚯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走,去看看!”
......
驛道旁邊的樹蔭下。
青年男子見有客來訪,頓時含笑抱拳,溫聲問道。
“在下陸十七,有失遠迎,不知二位怎么稱呼?”
“龍虎山,張之維!”
“龍虎山,張懷義!”
行不改名,坐不更姓。
張懷義、張之維二人直接報上了自己的大名。
并抱拳還了一禮。
“此番前來,為陸老太爺祝壽。”
“原來是龍虎山的道友!”陸十七肅然起敬。
仔細打量了一番二人和尋常百姓人家無異的樸素穿著后。
陸十七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
“不過特殊期間,我還得確認一下,您二位既然是來自龍虎山,可有憑證?”
“憑證?”張懷義微微一笑。
“不知這個可否算作憑證?”
下一刻,兩道煌煌金光驟然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