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甲馬符,鴛鴦湖
- 一人之下:惹我師兄可以,別惹我
- 秋風也
- 2103字
- 2024-06-04 08:01:00
“一個時辰行二十里路,千里之遙,需要行五十個時辰,算上晝夜更替,則是一百個時辰,就是將近九天!”
樹蔭下,飲了口乖徒弟用雷法凈過的溪水。
只覺一陣神清氣爽,雖然老天師不懂啥叫做‘電解質水’。
喝完水,張靜清吹胡子瞪眼繼續道。
“若是光想靠著兩條腿一路硬跑,那依我看,這江南不去也罷!”
“師父英明!弟子愚鈍,未想到這么多!還請師父教我!”
這一次,由張之維獻上彩虹屁。
“哼,之維,我且問你,上次你我二人前往大羅宮論道,是用的什么方法!”
“回稟師父的話,咱們啊,當時是坐的馬車!”
“那現在,沒有馬車了,怎么辦呢?”
“呃......沒有馬車,難道......”張之維似乎想到了什么。
“沒有條件,那咱們就創造條件!”張懷義在旁邊吧了一嘴。
嗯,這電解質水,確實還行。
此時現在三人喝的,都是他的杰作。
老天師昨日吩咐‘輕裝上陣’,果然都是有講究的。
為的就是想教倆徒弟自力更生,即使是在野外,也能自由自在的生存!
“懷義師弟所言極是!沒有馬車,但咱們可以創造馬匹!”
張之維眼前一亮。
隨后,在隨身款著的包袱里掏出三張黃紙。
框框就是一頓造。
片刻的功夫,三張紙上已經畫滿了符文。
正是甲馬符!
黃紙已成符紙,落在地面上。
頓時變成了三匹高頭大馬。
威風凜凜。
“腦筋轉得太慢了!”張靜清仍猶不滿,嘴上嘟囔著,翻身躍至馬上。
張之維則是尬笑不已。
這題確實沒超綱。
甲馬符,乃是他八年前就學會的符道技法。
如此高深的符箓,他當時花了整整半個時辰才弄明白。
然后乘著那匹駿馬在龍虎山上下撒著蹄子跑了一天,也算是過足了癮,從此這甲馬符的畫法便被塵封在記憶里。
再后來,發現性命修行才是重中之重,張之維便也很少再涉獵這些雜項。
張之維就是這樣,學任何東西都很快。
學得快,便意味著同樣的時間里,他能學會的更多,更雜。
但正因如此,反倒在實踐上落了下乘。
會用,又不會‘用’。
比如現在,若不是張靜清和張懷義二人接連提醒。
這匹‘假馬’,恐怕到今晚都不得現世。
不過張之維以前也不怎么在乎就是了。
任你手段通天,我自金光破之。
但最近張之維也發現,經世這塊,自己確實還有些欠缺,要學習的還很多。
“之維,這是你第一次以這種方式出門,懷義,你也聽著。”
“是,師父!”
“這出門在外啊,和平日里行功布道又不一樣,要懂得變通,腦筋要轉的開,切不可死板,另外呢,咱們修道之人,手段就是拿來用的,行事也無需遮遮掩掩,只求問心無愧便是!好了,快快接著趕路吧!”
“駕——”話音剛落,老天師已經一騎絕塵而去。
“謝師父指點!”*2
倆徒弟對視一眼,笑著齊聲喊道。
......
三人沿著官道一路向東。
說是官道,其實和土路也沒什么差別。
尤其是遠離了香火旺盛的龍虎山地界,官道和土丘更是混為一談。
中途也曾偶遇路人,或是途徑惡山之畔,旁人見這仨道士身無長物,沒什么行李,反倒騎著神駿,便知當中有異,不愿輕易靠近招惹之。
張靜清也對這些路人熟視無睹。
懶得計較到底是真行人,還是假裝行人的路匪。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就這樣一路狂飆,日暮西山之時,一大片水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微風吹過水面,卷起漣漪,映得殘陽如血。
也將三人坐下的高頭大馬吹回原形,變成了一片片破爛黃紙。
歷經一整日的奔波,這甲馬符承載的法力終于耗盡。
也得虧是張之維的杰作。
換作是他人,恐怕每隔一個時辰,都得重新補一次符箓。
“此湖倒是遼闊。”張靜清感嘆道。
廣闊的水面如同天地間的一面鏡子,平鋪開來,一眼望不到邊。
風景獨好。
若是在此處過夜,倒是個不錯之選。
“也不知咱們現在到了何處,師父見多識廣,可認得此湖?”張之維問道。
“嘖......這世間山水湖泊如此眾多,沒個參照物,我怎知此湖叫啥名?”
張靜清頓時沒了好心情。
這時,張懷義指了指另一個方向,說道。
“師父,弟子見來往車轍,皆途經這個方向,或許不遠處有個碼頭,若是有渡船,也能省些功夫。”
張靜清贊嘆道。
“不錯,就這小眼力見,比你師兄強!”
張之維:“......”
......
三人順著車轍,一路向前。
很快便看見了一處燈火聚集之地。
碼頭,木船,乘客,還真給張懷義說中了!
這木船此時還未完全靠岸,岸邊已經圍了好幾圈人。
木船看上去很大,雖然甲板處磨損的一片漆黑,但通體還算結實。
“來來來!都上船啊!一個人頭50文銅錢!今天最后一班!過鴛鴦湖!錯過了就沒有了!”一個干瘦船員站在船板上,對著岸上的人吆喝著。
身后站著一個搭著老煙槍的老頭,像是船老大。
原來,這湖叫鴛鴦湖。
“50文錢?你怎么不去搶?上個月才30文!”有人立即表示不滿。
可這干瘦漢子一點兒不慣著,馬褂一扯,露出身上的刺青,怒瞪著那人便道:“嘿,我就問你坐不坐吧,白天有45文的,差錢就熬一夜,反正這荒郊野嶺的,晚上跑出個大蟲,可不關我的事!”
不少人面露難色。
但更多人還是選擇交錢上船,就連先前那質疑的人,也老實交了錢。
畢竟,45文和50文,差別確實不大。
“走,上船。”張靜清也說道。
“記住了,待會兒低調些,見機行事!”
張之維大吃一驚:“師父,我們帶錢了嗎!”
“放心吧,師兄,我帶了。”張懷義站在陰影處插話道,輕輕抖了抖一個小布袋,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
正是先前埋在歪脖老樹在的私房錢!
這次出遠門,尋思總有消費之地,便一道帶了出來。
“還好有你!師弟!你真靠譜!”張之維頓時大喜。
“嘖......”張靜清抬腳便走。
“師父,我不是這個意思,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