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十八章

昔者周道之盛,邵伯在朝,有司請營邵以居。邵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勞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庇谑浅龆驼羰谮淠半]畝之間而聽斷焉。邵伯暴處遠野,廬于樹下。百姓大說,耕桑者倍力以勸。于是歲大稔,民給家足。其后,在位者驕奢,不恤元元,稅賦繁數,百姓困乏,耕桑失時。于是詩人見邵伯之所休息樹下,美而歌之。《詩》曰?:“蔽茀甘棠?,勿刬勿伐?,召伯所茇??!贝酥^也。

【注釋】

①按,《漢書·王吉傳》載王吉諫王,曰:“昔召公述職,當民事時,舍于棠下而聽斷焉。是時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乎不伐甘棠,《甘棠》之詩是也?!币嘌约啊陡侍摹繁臼?。王吉習《韓詩》,其說可與本章相參。又,《史記·燕召公世家》《孔子家語·廟制》《說苑·貴德》及《史記·商君列傳·集解》引《新序》、《風俗通義》等亦載后世思召公之德、敬其所舍之樹而作《甘棠》,亦可與本章相參。

②邵伯:也作“召伯”,即邵康公,姬姓,名奭,周武王、周成王時重要的宗室大臣,因封地在召(今陜西岐山西南),故稱“召公”或“召伯”。事見《史記·燕召公世家》。

③文王:姬姓,名昌,商朝末期周族領袖。商紂王封他為西伯,故又叫“西伯昌”。后來以岐山周原(今陜西扶風)為根據地,兼并附近諸侯國,國勢強盛,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終身沒有稱王,其子周武王伐商后,始追稱其為文王。

④蒸庶:庶民,百姓。蒸,同“烝”,眾多。阡陌:田間小道。隴畝:田地。聽斷:審理訴訟。

⑤暴:暴露,不加遮蓋。

⑥廬:簡陋的房屋。此用作動詞。

⑦大稔(rěn):谷物大豐收。

⑧給(jǐ):富裕,豐足。

⑨元元:百姓,庶民。

⑩繁數(shuò):繁多,頻繁。

?《詩》曰:引詩見《詩經·召南·甘棠》。

?蔽茀(fú):茂盛的樣子。《毛詩》作“蔽芾”。

?刬(chǎn):同“鏟”,鏟除?!睹姟纷鳌凹簟保懙旅鳌督浀溽屛摹罚骸棒?,子踐反,《韓詩》作‘刬’,初簡反。”

?所茇(bá):指住宿過的地方。茇,在草舍中住宿。

【譯文】

從前周王朝政治昌盛的時候,邵伯在朝執政,有官員請求在邵地營建宮室讓邵伯居住。邵伯說:“哎!因為我一個人而讓百姓勞累,這不是我們去世的國君文王的志愿?!庇谑巧鄄鲩T走到百姓中間,在田間地頭審理百姓的訴訟。邵伯在郊野露天住著,僅在樹下蓋了個草房居住。百姓十分高興,耕地采桑的人都加倍用力干活,互相勸勉。于是,莊稼大豐收,百姓生活富裕充足。后來,執政者變得驕傲奢侈,不體恤百姓,賦稅繁多,百姓生活艱苦貧乏,不能按時令耕地、采桑。于是,詩人看見邵伯曾經休息過的那棵樹,就作詩來贊頌他。《詩經》說:“枝葉茂盛的甘棠樹,不要鏟除它,不要砍伐它,邵伯曾經在這里結廬而居。”說的就是這件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平利县| 灵寿县| 盖州市| 万州区| 运城市| 高邮市| 嵩明县| 南开区| 济源市| 拜城县| 张北县| 上高县| 宁化县| 临邑县| 望谟县| 湟源县| 东乡县| 靖江市| 沈阳市| 葫芦岛市| 南安市| 天祝| 绥阳县| 洛浦县| 招远市| 朝阳区| 甘谷县| 江口县| 晋江市| 都江堰市| 蕉岭县| 临沂市| 犍为县| 鸡泽县| 洪江市| 斗六市| 鱼台县| 大连市| 连平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