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直接針對
- 這個皇帝真難當
- 無限循環
- 3219字
- 2024-06-30 11:25:05
時間就這樣來到了三月初七,濟王趙竑的棺槨從湖州運抵了京師。
就在趙竑與濟王世子尸身入城的同時,得知消息的京師文人士子以及太學院數百名學子,齊刷刷的來到皇城麗正門前叩闕為濟王鳴冤,請求皇帝趙昀查明真相,追究權相史彌遠的誅王之舉!
此舉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朝堂再度爆發出來大規模的上疏彈劾,就連很多身處鄉野的理學大儒,此時都出面號召問罪史彌遠。
畢竟濟王趙竑是大宋歷史上,第一個被臣子弒殺的王爺,如果連弒“君”之舉都不追究的話,那倫禮綱常何在?
面對此等情形,趙昀宣布直接召開朝會,京師五品以上官員均前往大慶殿參加。收到消息的文武百官,紛紛朝著皇城方向趕去,唯獨政事堂內眾人神情凝重沒有動作。
“吾等終究還是小看官家了呀。”
執政宣繒長嘆一口氣,事到如今情況已經非常明了,一切都是趙昀在背后主謀。
可問題是政事堂幾名兩府執政看清楚了又有何用,滿朝文武以及民間百姓無人相信,弒殺濟王趙竑跟宰相史彌遠沒有任何關系。
這項罪名被扣上了,幾乎就沒有摘下來的可能。
“我早就說過小皇帝不聽話,就得換上去一個聽話的,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現在倒好了,直接被小皇帝騎到頭上來了,這場朝會我看就是對史相公的批判大會!”
夏震怒氣沖沖的回應了一句,很多時候文人腦袋里面想的就是多,各種權衡利弊錯失時機。
按照他武人的想法,發現苗頭不對的時候直接沖入宮中,一刀把小皇帝趙昀給剁了,然后再以楊氏全族性命威脅皇太后。
只要這個老太太愿意繼續賦予法理權,各大戰區兵馬未必就會為了一個毫無根基的小皇帝拼命。
最爛的結果也無非就是三衙禁軍跟邊軍開戰,真打起來鹿死誰手還未可知,總比現在被牽著鼻子走強!
換作是之前夏震這番言論出來,史彌遠肯定會出言制止,可現在他只能選擇默不作聲。文人儒家思想影響下總是會有些顧慮,沒有唐末五代下來武人那種兵強馬壯者為王的放縱。
“殿帥就別馬后炮了,真向官家動手沒成功的話,各地兵馬勤王說不定早就身首異處了。”
薛極按捺不住諷刺了一句,要是簡單的殺人就能解決問題,那歷朝歷代還要立傀儡皇帝做什么。
別說大宋人心未散,各大邊軍以及地方大員依舊效忠皇族,就連漢末董卓曹操之流,都不敢一刀剁了漢獻帝,還得打著天子旗號以令諸侯。
“那現在又好到哪里去了,刀還不是架在吾等脖子上了?”
正常情況下夏震是不會跟兩府執政頂嘴,如今局勢緊張他就顧不得這么多,反正過錯不在自己。
“夠了!”
眼看就要開啟潑婦罵街的場景,史彌遠終于大喝一聲制止。
史彌遠宰執多年的威信依舊在,他一開口眾人立馬閉嘴不言。
“宣執政,京師世家停運還能堅持嗎?”
面對史彌遠的詢問,宣繒搖了搖頭道:“堅持不住了,糧戰這一場讓臨安很多世家大族損失慘重,他們要彌補損失只能繼續開啟船運貿易。”
“另外官倉跟吳氏商行聯手狙擊哄抬市價,很明顯官家早早做好了準備,這些世家大族都是人精,見到形勢不對自然就里面跳反表忠心了。”
宣繒的回答讓史彌遠臉色愈發陰沉,他真是萬萬沒有想到,趙昀居然會跟京湖最大糧商吳氏商行聯手,自己真應該早點重視把小皇帝擺在同等對手的位置上。
“夏殿帥,本相讓你去查明濟王死因,查了這么久有結果了嗎?”
“死因就是被人動手干掉了,并且我們還知道官家的嫌疑最大,可這沒用啊。”
“我們拿不出證據證明官家動手,現在朝野內外皆把這頂帽子扣在了史相公頭上,本帥也沒有什么辦法。”
夏震還在氣頭上,干脆兩手一攤表示無能為力。
“看管濟王趙竑的殿前司兵馬是你的人,現在說沒辦法?”
夏震這副無賴模樣,讓薛極看到就氣不打一處來,要不是他的殿前司兵馬捅出個這么大的簍子,哪有如今的這些事端!
“薛執政的意思,認為責任在于本帥?”
“不然呢?”
兩人爭鋒相對,政事堂的火藥味愈發濃烈。
“現在推脫責任有何用,還不如談談兩淮兵馬跟馬軍司調動的問題吧。”
宣繒滿臉無奈的回了一句,樞密院收到消息兩淮兵馬已經朝著臨安方向進發,另外駐扎在建康的馬軍司同樣離開駐地南下。
“這是小皇帝在威懾本帥的殿前司跟步軍司。”
夏震冷笑著回應一聲,隨著馬軍司的軍權被杜杲奪取,現在他手中就只剩下六萬兵馬。
不過對付皇城司這萬把人綽綽有余了!
“史相公,看來官家這次是真準備朝您動手了。”
一直沉默的戶部尚書胡榘,面色嚴肅的向史彌遠說了這句話。
沒動兵之前都屬于政見不和的朝堂之爭,一旦調動兵馬那就意味著變成生死之爭了。
皇帝這份果決跟狠辣,真是超乎眾人想象。
史彌遠此刻坐在相位上,聽著殿內眾人的議論紛紛,他腦海中更多是在回想著,趙昀是何時起變成了自己看不透的模樣。
入宮那夜?
亦或者是登上皇位之后?
沒有人會給史彌遠這個答案,同時時間已經不允許他再思索下去,一名禮部官員此時來到了政事堂,通知屋內幾位大員前往大慶殿議事。
“該來的躲不掉,本相確實無法證明官家就是此事的幕后主謀,同樣本相清清白白,官家又如何給本相定罪,靠著販夫走卒嘴中的謠言嗎?”
史彌遠說這番話的時候,身上威勢盡顯,他真不信趙昀敢靠著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就給自己定罪!
“史相公言之有理,吾等乃朝廷大員,絕不容許肆意污蔑。”
宣繒第一個站出來表態,他與史彌遠早已牢牢綁定在一起。
“吾等與史相公共進退!”
有了宣繒帶頭,政事堂剩下幾人紛紛附和。
畢竟這時候你不站出來表忠心,萬一史彌遠平安無事過了此劫,那么下一個動的肯定就是你了。
“那諸位就隨本相前往大慶殿!”
史彌遠昂首挺胸,邁著大步跨出了政事堂的門檻,身后跟隨著一眾紫袍大員。
這等氣勢絲毫看不出來,他此刻正處于朝堂風暴的中心,并且面臨著史黨大廈將傾的困境。
另外一邊大慶殿內,文武百官大多已經抵達,由于這次參與朝會的人員眾多,只得按照大典的規格讓品階稍低的官員站在殿外長廊上。
“陛下臨時召開朝會,怕是得定史相公罪了吧?”
一名官員輕聲問了句,這下瞬間就打開了眾人的話匣子。
“弒王可是死罪,官家要定罪的話,難不成還能殺了史相公?”
另外一名官員面露不信神情,要這樣做事情鬧得太大,并且沒有任何回旋余地。
史彌遠權傾朝野的身份地位擺在那里,官家真能輕易動手?
“萬事皆有可能,難道爾等沒看到麗正門外的盛況?”
“京師文人士子以及太學生全被調動了起來,如果濟王之死不能給眾人一個交代的話,京師怕是得出大亂子。”
“那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動了史相公才會出大亂子!”
就在殿內外官員議論紛紛的時候,史彌遠率領著史黨一片朱紫大員踱步而來,瞬間就讓整個大慶殿噤若寒蟬。
宰執朝堂十幾年的淫威擺在這里,就算背后有許多人不滿,依舊沒有人當面說壞話,哪怕已經嗅到了皇帝打算動手的氣息。
幾乎就是在史彌遠率眾黨羽抵達的同時,趙昀也是從偏殿踏上御臺,他踱步走到龍椅面前并沒有直接坐下,相反目光橫掃了殿內眾人一遍,讓氣氛瞬間緊張了起來。
就這么站立了幾秒之后,趙昀才緩緩坐下,與此同時殿內響起了山呼海嘯一般的行禮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規模不下于大典的朝會,禮制規格自然正式了許多。
“眾卿平身。”
趙昀虛抬一手,語氣十分莊重。
“謝陛下。”
待到文武百官立班站好,趙昀才泰然自若的開口道:“相信諸位卿家已經知道濟王薨逝的消息,朕在第一時間便命真中書,從江西提點刑獄司調來了知事宋慈,為濟王驗明尸身查詢死因。”
“宋知事通過查驗,確認了濟王死于服毒,并非殿前司稟告的自縊。”
“如今坊間傳言濟王之死跟史相公有關,并且京師文人士子跟太學生已經在麗正門外叩闕鳴冤,不知對于這些傳言史相公怎么看?”
沒有委婉客套,就連最基本的鋪墊都沒有,趙昀這次直接把就把矛頭指向了史彌遠,并且還拉出了法醫宋慈的驗尸結果為佐證。
沒錯,這個宋慈就是后世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的原型,更為湊巧他還是真德秀的學生,并且對其還有提攜之恩。
趙昀特地把宋慈從江西調過來,一方面是知道此人學術成就精湛,有著領先于時代的法醫技術,查驗出來的結果足以讓眾人信服。
另外一方面自然就是打算重用,畢竟法紀嚴明才是開創盛世的基礎。
趙昀如此露骨的針對,讓大慶殿內外群臣噤若寒蟬,很多人就連大氣都不敢喘。眾人紛紛把目光投向史彌遠的身上,想看看這位不可一世的權相,該如何應對皇帝的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