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精銳部隊

  • 這個皇帝真難當
  • 無限循環
  • 3126字
  • 2024-06-05 20:00:33

皇城司兵馬駐扎的將臺山距離臨安城不過十余里,即將要抵達校場趙葵依舊沒有表明心跡,他還是陷入在左右為難之中。

對此趙昀沒有下一步勸說,他知道趙葵心中擔憂什么。

之所以會出現皇帝跟領軍將領的互不信任,究其根源在于宋太祖趙匡胤得位不正,只能采取極端壓制武將的方式來保證江山穩固。

其實南宋并非沒有名將,相反稱得上是名將輩出,只不過這些人大多被皇權忌憚,如同岳飛一般沒有好下場。如此多的前車之鑒擺在那里,趙葵能被史彌遠離間就不足為奇。

想要扭轉這一映象光靠嘴說沒用,趙昀會向趙葵證明,自己所走的那條“道”,就是對方的心之所向!

此刻將臺山校場內,五百余名上二指揮的將士已經整齊列隊,恭候著皇帝進行檢閱。

宋朝的軍隊編制分為廂、軍、指揮、都四級,其中“都”就相當于后世連級單位,由一百余名官兵組成。五個都組成一個指揮,相當于后世的營級單位,五個指揮(營)為一軍,十軍為一廂。

再往上還有臨時的兩廂組成一個大軍,往下便是傳統的什伍制,也就是五個人為一伍設伍長,十個人為一什設什長。

不過這些兵馬編制數量僅存在于理論上,南宋吃空餉、克扣軍餉的現象極其嚴重,末年很多地方甚至能夸張到十不存一,軍隊戰力崩壞也就不足為奇了。

由此可見上二指揮五百余人能做到滿編,并且還維持了一支百余人的騎兵隊伍,畢榮海絕對稱得上“廉潔奉公”四字,也側面證明了趙昀沒有看走眼。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流逝著,沉重的甲胄與驕陽的曝曬,讓列隊的上二指揮將士汗如雨下。指揮使陳愷擦拭了一把額頭汗珠,然后望向校場大門,嘴中喃喃說道:“都這個時辰了,怎還未看到官家儀仗。”

站在一旁的副指揮使劉畢沅聽到這話,開口回道:“官家這次輕車簡行,哪來的儀仗隊伍。”

“也對,看來是我太心急,有些昏了頭。”

陳愷說罷長呼一口氣,緩解一下心中等候的緊張。

“指揮使,天氣炎熱,官家也不知道何時抵達,要不暫時解散讓弟兄們休息下。”

“不行,你也知道畢巡檢在皇城司遭受排擠的處境,咱們絕對不能在這關鍵時刻給他丟臉。”

陳愷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副指揮使的建議,就在于他知道官家單獨閱武上二指揮,代表著對畢巡檢的重視。另外演武某種意義上等同于實戰演練,戰爭期間難道敵人會因為疲憊或者炎熱,就主動放棄進攻嗎?

面對陳愷的堅決態度,劉畢沅只能無奈搖搖頭,他知道這次演武至關重要,只是看著弟兄們大汗淋漓的模樣有些于心不忍。

“指揮使,你說其他營的指揮使看到咱們這副模樣,估計會在心里面偷著樂吧。”

“正常,他們這群燕雀,安知畢巡視的鴻鵠之志。”

說這句話的時候,陳愷語氣中是滿滿不屑,皇城司諸營長官皆是一群尸位素餐之輩,怎配與畢榮海相提并論。

就在兩人閑聊之時,腳下大地傳來了微微顫動。

“指揮使,你有沒有感覺地面有點抖。”

地面抖?

聽到劉畢沅的話語,陳愷蹲下來把手放在地面上,確實有著極其輕微的抖動。

幾乎就是在同時,遠處傳來了一陣轟隆隆的聲音,陳愷瞬間意識到了什么,站起來呼喊道:“是騎兵,這是騎兵沖鋒的動靜!”

“上二指揮的弟兄們,敵襲,結陣!”

副指揮使劉畢沅幾乎就是在瞬間發出怒吼,同時不斷揮舞著手中的骨朵,號令麾下將士進行戰備。

原本列隊整齊的上二指揮士卒們,聽到指揮使發出的號令,哪怕還沒有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長久訓練帶來的本能反應,還是讓他們快速收縮陣型。

只見盾牌手快速沖到最前面,把一面面大盾插入泥土中固定,第二排槍兵則架起四米長矛,呈四十五度角透過盾陣充當起拒馬作用。

第三排則是手持金瓜骨朵的重步兵,他們是盾陣被沖破后的主要肉搏戰力。隨著西夏、金國的鐵鷂子跟鐵浮屠等等重型盔甲紛紛出現,傳統刀劍已經很難破甲,大斧跟骨朵這類鈍器成為了宋朝步兵的制式武器。

最后一排則是手持神臂弓的遠程打擊部隊,他們在接到戰備號令的同時就開始上弦,此刻閃爍著寒光的箭頭齊刷刷對準了校場的大門方向。

轟隆隆的馬蹄疾馳聲愈發明顯,校場大門方向已經揚起漫天塵土,上二指揮的將士們握緊武器死死注視著前方,很快一隊騎兵的身影出現在他們視線中。

但不是什么敵襲,而是趙昀率領著護衛的百余精騎,用戰場沖鋒的方式殺入校場!

要知道傳統皇帝閱武說穿了就是表演形式,除非這支兵馬爛到骨子里面,連應付著演都懶得演一下,否則單單靠走個過程是很難檢閱出真實訓練水平。

于是乎趙昀在即將要抵達校場時候改變了主意,他利用這百余騎護衛模擬金國騎兵發動一次突襲,看看皇城司上二指揮在沒有任何通知跟準備的前提下,能否做到有效的備戰御敵。

事實證明強將手下無弱兵,上二指揮將士們反應太快了,哪怕是在京師腹地都沒有絲毫放松警惕,第一時間就布陣做出了戰備姿態。

隨著戰馬揚起的塵土逐漸散去,站在盾陣后方的指揮使陳愷,此刻也是看清楚來人相貌,最前方那個身穿甲胄的年輕人,正是大宋天子!

“眾將士聽令,拜見官家!”

陳愷確認了來者身份,當即高呼一聲號令上二指揮的弟兄們行肅禮。

“拜見官家!”

山呼海嘯一般的吶喊聲,甲胄兵器的撞擊聲,再加上陽光灑在將士們身上的那一抹金色。

此刻趙昀終于親眼見證了,什么叫做金戈鐵馬。

“爾等做的很好,這才是我大宋虎賁應有的驍勇!”

趙昀此刻發自內心的稱贊了一句,大宋的兒郎其實并沒有比金人或者蒙古人差到哪去,之所以會不堪一擊,根源是出在整個統治階級的腐敗孱弱上面。

單單上二指揮展現出來的軍事素養,直接拉到戰場上去,他們能以步軍方陣硬抗住重騎兵的沖鋒,這能算什么老弱殘兵嗎?

可宋金之間連綿千里的戰線,不是區區幾百人能扭轉勝負的,需要數十萬將士浴血奮戰,才能洗刷兩宋數百年來的國恨家仇!

至于如何打造數十萬精銳之師,則需要一個強盛的國度,需要一位偉大的帝王!

“謝官家。”

簡單的一句夸獎,讓上二指揮的將士們熱血沸騰,因為是否出自真心是感受得到的。

作為被摒棄多年的邊緣部隊,趙昀僅帶百余騎一身戎裝趕到校場閱武,放在大宋歷代先帝身上是從未有過的場景。

對于遭受過太多冷眼與嘲笑的皇城司將士而言,他們身為宿衛軍最需要的是一份來自于皇帝的尊重跟認可,趙昀用自己的言行證明了這點。

“畢巡視,下令演武吧。”

趙昀朝著身后畢榮海吩咐了一句,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大宋精銳部隊的全部實力。

“末將遵命!”

隨著畢榮海一聲領命,他率領著上二指揮百余騎匯集到了大部隊里面,而趙昀一行人則來到了校場的高臺閱武。

校場四周“咚咚咚”的戰鼓聲響起,早就準備好的旗令兵開始揮舞著手中各色旗幟,上二指揮五百余人仿佛被微操了一般展現出各式陣型變化,跑動過程行云流水一般絲滑。

“官家,這是我大宋的布陣演練。”

王忠畢竟是皇城司名義上的最高長官之一,他知道趙昀從未涉足過軍旅,于是站在一旁向他講解。

“不錯。”

趙昀贊許的點了點頭,雖然他對于古代陣法一竅不通,但很清楚軍隊令行禁止的重要性。同時陣法變化側面反應出士兵的服從性跟紀律性,此乃百戰之師的必備點。

前方的布陣演練正在進行,處于陣型后方百余名弓弩手開始上弦,他們使用的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神臂弓(弩)。

神臂弓相比較傳統弓箭跟弩箭都有所不同,本質上它是一把弩,發射時卻不是平端著,而是采用側身弓射法,于是乎神臂弓也被稱之為偏架弩。

神臂弓有著諸多優點,比如說射程極遠,最大角度拋射能達到240步到300步(360米到450米)。哪怕放在實戰中面對重甲部隊,百步之內依舊能做到破甲,用現代說法就是有效射程150米。

同時它還具備發射穩定精準度高,對于弓弩手的訓練培養成本低,以及省力等等。

但是神臂弓有著一個極其致命的缺點,那便是“慢”!

沒錯,正是因為威力大、射程遠這些優點,導致神臂弓必須用腳蹬上弦。先不說戰爭時期每發射一發,就得放下蹬弩有多麻煩跟不實用,單單就耗費的時間就足夠蒙古騎射弓手發出四五箭了。

戰場是一個分秒必爭的地方,一輪齊射威力再大,也比不上四五輪飽和式箭雨。這也就是為什么,弩箭會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被蒙古騎射以及更后面的滿洲弓給取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宁晋县| 卢湾区| 鱼台县| 冷水江市| 扶沟县| 定襄县| 吐鲁番市| 深圳市| 左权县| 绥德县| 元阳县| 桓台县| 门源| 长丰县| 深州市| 定陶县| 黔南| 湘潭市| 神木县| 青海省| 峡江县| 达州市| 黄平县| 大连市| 通州市| 嘉鱼县| 兴义市| 隆子县| 监利县| 汉中市| 洪洞县| 梅河口市| 瑞安市| 台州市| 满城县| 涿州市| 贡觉县| 普宁市| 景德镇市|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