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位綠楊邊風來欲醉 香粉紅女伴客去添愁
- 天上人間(張恨水全集·25周年紀念版)
- 張恨水
- 20695字
- 2024-06-07 17:10:30
四月初旬,不寒不熱,在北京正是最好的天氣。頭兩天,下了一陣大雨,半空中的浮塵,都洗了一個干凈。滿城馬路邊的槐樹,又青又嫩的新葉,結成一團,簇擁在樹枝上。東西長安街,是北京最廣闊又最美麗的馬路。南北兩邊的街樹,排著綠云也似的,牽連不斷。兩邊綠樹對峙,中間一條馬路,其直如矢,成了一條綠巷,遙遙地看去,又有舊皇城遺留下三座朱砂門洞,鎖住在當中。真個有些像西洋來的水彩畫。
在東長安街的中間,有一道石橋,橫跨在一條河上。這河自西郊昆明湖進城,穿過故宮,由景山東邊迤邐向下。據一般人傳說下來,這就叫作御河。古人所謂“銅溝流翠,紅葉傳詩”,都是這種地方的古典了。沿著這御河,東西兩岸,都種著高大的垂柳。北方氣候,和江南不同,這個時候,論起來是初夏,實在和江南春暖花香的氣候一般,因之這些柳樹,還不十分地綠,猶自帶著一半鵝黃色。太陽光斜照在樹叢里,風吹著柳條擺動,猶自金光一閃一閃。這些柳條,最長的有一丈來長。東岸的樹向西歪,西岸的樹向東歪,兩邊的樹,雖然隔著一條河,可是連接到了一處,全覆在河上,把河里的水色都映綠了。
頭兩天的雨水,成了河里幾尺春潮,兀自未曾退盡。河水一深,把岸上的柳樹影子都倒插在水里。長的柳絲,直拖到水面,引著水里的影子,拂來拂去。在這柳樹叢中,恰好架著一道石板橋,倒很有些詩情畫意哩。橋的東邊,有一座西式的紅樓,外面圍著一道短墻,夾著兩扇西式的綠漆門。門邊懸了一塊木牌,上面寫明了教員寄宿舍。原來這里前前后后,不少的中學大學,有些沒有家眷的教授,就邀合了一班朋友,在這里組織一個寄宿舍。
這一日天氣既好,又是一個星期日,住在這里的教員,除了一位周秀峰先生而外,都忍不住地出去了。這些人,有的是陪了女朋友上公園,有的是去聽戲、看電影,有的是出門應酬朋友。周秀峰卻好端端地覺得身上有些困倦,懶洋洋地拿了一本書,躺在床上看。
這寄宿舍里,全是教員,就和其他的公寓不同。平常的時候,大家在寄宿舍里,除了低微的談話聲、讀書聲而外,偶然有一兩個人吹著洞簫和拉梵啞鈴,便沒有別的聲音。今天大家不在家,只留了一個聽差守大門,帶接電話,就越發顯得沉寂了。周秀峰看了幾頁書,卻又沒有什么意思,一看窗戶外面,天色十分干凈,一點兒云彩也沒有。太陽光曬著窗戶,暖烘烘的,有一個長腳蜜蜂,在玻璃窗里映著陽光亂撲。周秀峰呆看了一陣蜜蜂,倒替它難受,穿了鞋子下床,便把窗戶開了,讓那蜜蜂出去。
這窗戶外面,是一道樓廊。欄桿上,新設著一列盆景,是薔薇、月繡球之類。另有兩個蜜蜂,飛著鉆進花心里去。看它下半截身子,在花外一閃一動,大概是吸取花里的香汁,都吸得酣醉了。
周秀峰一想,這么好的天氣,在家里睡著,還不如一個蜜蜂能及時行樂了。無論如何,要出去繞一個彎兒。于是換了一套薄呢的西服,拿著手杖,戴了帽子,走出門來。在屋子里是急于要出來,可是走出大門,又覺得悵悵無所之。看一看太陽,已經偏在柳梢頭上,要到遠處去游逛,也來不及了,好在天氣溫和,身上穿著這種輕便的西裝,非常舒適,順著河沿,就在綠柳蔭中向南走去。
走到長安街,見有些人一面談笑,一面在樹林子里散步,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跟著走了一陣。一直走到天安門,遠遠望見中山公園門口的車子重重疊疊,遮了一大片敞地。進去的游人,還是絡繹不絕。周秀峰一想,到了這里,進去走走也好。于是買票進了門,繞著社稷壇轉了一個圈圈,依然不減少無聊的情味。加上那些游人,三三兩兩,笑語風生,愈顯得自己孤獨。還有那俏裝的婦女,迎面過去,身上的脂粉香,順著風,往人身上直撲,令人好好地會生一種感觸。
周秀峰想著,不出來是無聊,出來了是更無聊,回去吧。剛走到“公理戰勝”牌坊邊,兩個穿西裝的小孩子,光著一截大腿,一跑一跳,走了過來。后面跟著一個西裝男子、一個外國婦人,這婦人手上拿著一條細白的鋼鏈子,牽著一只羊毛小哈巴狗。周秀峰在這一條狗上,就認得那是劉子厚的比國太太,那個西裝男子,自然是老同學劉子厚了。
周秀峰未曾說話,劉子厚拿起帽子便在斜陽中晃了一晃。周秀峰搶上前幾步,和劉子厚點了一個頭,劉太太便伸出手來,和他握了一握。劉子厚道:“你是一個人嗎?”周秀峰笑道:“我是一個孤獨者,到哪里也是一個人。”一句話未了,兩個小孩跑了回來,抱住周秀峰的大腿,連叫周叔叔。周秀峰撫摸著小孩的頭,對劉子厚道:“要像你這樣游園,那才有趣,像我,是多么單調!”劉子厚笑道:“你既然這樣感到寂寞,算你來好了,不如來巧了。我今天晚上要到平安戲院去看游藝會,請你也同去,消遣一晚上。”周秀峰道:“不要客氣吧。我在報上看見,至少是五塊錢一張票。”劉子厚道:“我買的是樓下一個包廂,小孩子,不讓他們去,統共就是兩個人,有的是座位,何必不去?”周秀峰道:“包廂不是三十元嗎?其價可觀啊!你對于這游藝會倒有很濃厚的興趣。”劉子厚對他的比國太太笑道:“她以為這是難得的盛會,老早就說去。”劉太太知道周秀峰是不大說法國話的,勉強操著北京話道:“這個游藝會很好,周先生去不去?”周秀峰道:“既然有座位,我倒可以借借光。是哪個包廂?告訴我,回頭我好來找。”
劉子厚道:“你還要到哪里去?”周秀峰道:“我不能餓著肚子去,還要回家吃晚飯呢。”劉子厚道:“不必回去,我們一塊兒到德國飯店去吃晚飯,好不好?”周秀峰笑道:“我不懂你們闊人是什么用意,吃飯非德國飯店不可?那里的東西,比哪一家也貴。”劉子厚道:“這也是習慣。我們一些朋友都是到那里去吃飯,有幾回一去,覺得很合適,便喜歡去了。”周秀峰道:“既然你們是吃家常便飯,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劉子厚聽他說愿意去,便對夫人說了一句法國話。劉太太笑了一笑,對周秀峰道:“我先走一步,回頭再會。”說畢,牽著狗,帶著兩個孩子先走了。周秀峰道:“怎么樣,太太不去嗎?”劉子厚皺眉道:“帶著兩個孩子,又有一只狗,未免太累贅了。我叫她先送回去,回頭再在飯店里會。”
周秀峰笑道:“因為太太的緣故,我看府上歐化得很厲害。”劉子厚道:“在旁人看來,以為我家里洋氣太重,可是據我們夫人自己說,差不多讓中國人同化了。”周秀峰笑道:“我不信,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劉子厚道:“那很多,一時卻不知說哪一件最好。”周秀峰道:“要能隨便就舉出一個例子來,那才見得你的話屬實。”二人一路說話一面走著路,劉子厚把兩只手插在褲袋里,低頭看著腳尖出神,笑道:“我舉一個例子,你未必肯信。”周秀峰道:“你且說出來聽聽。”劉子厚道:“我家里別的用費罷了,就是這筆伙食賬,我也覺得過分。我們老太太和兩位姑小姐,同著一班家里人,都是使筷子碗,共著菜碗吃大米飯的。我們這太太,第一件就不會使筷子,叫她也吃中國飯,那怎樣辦得到!所以她初回國來的時候,依然還是用刀叉吃面包。于是家里除了原來的廚子而外,又應了兩個做大菜的廚子。有了廚子,就要廚房,有了廚房,又添出許多柴米油鹽的開支。有時候老太太他們高興,也要吃一回西餐,中餐還是預備了。因此這兩個西餐廚子,糊里糊涂地一開賬,一個月竟會開上三四百元。到了一年以后,我們太太也學著會使筷子了,自行提議,在一處吃中餐,把西餐廚房取消,一直到如今,她吃了五年大米飯,居然有幾樣中國菜是她愛吃的,這不算她和中國人同化嗎?”周秀峰笑道:“哦!我想起來了,你之所以常要到大菜館去,也就為的嫂夫人有鱸魚莼菜之思,去嘗嘗家鄉風味哩。”劉子厚道:“正是這樣。我們一個禮拜至少有一次去吃大菜。禮拜六的晚餐,那簡直是固定的一件事了。”
周秀峰笑道:“娶外國太太,樣樣都好,就有一件美中不足。”劉子厚道:“有一件什么事不好辦?”周秀峰笑道:“闊人所要的東西是:汽車、洋房、姨太太。別的你都可以辦,姨太太你就萬難想到。因為外國太太,別的事可以和中國人同化,多妻制度這件事,她是不能同化的。”劉子厚笑道:“那也不見得。”周秀峰道:“你說不見得,你敢娶姨太太嗎?”劉子厚笑道:“我現在不需要姨太太,所以我就沒有討姨太太。等我需要的時候,我自然有法子辦理。”周秀峰笑道:“除了事實所限制,男子哪有不需要姨太太之理?你老兄要說這種官話,恐怕到老也是不需要的了。”劉子厚道:“聽你的話,你倒是贊成多妻制的人了。”周秀峰笑道:“一妻我還沒有呢,哪里還敢望多妻!”
劉子厚走著路,默然不語,嘴角上卻露出一絲微笑。兩個人并排,比著腳步走。一直走了四五十步。劉子厚突然問道:“秀峰,你說實話。你有愛人沒有?”周秀峰笑道:“我有了愛人,我就有了夫人了。因為我成家的心思,比盼望什么事還急切。有人愛我,我馬上就要娶她的。現在我沒有夫人,就是沒有愛人。”劉子厚道:“我不和你開玩笑,我問你這句話,是有用意的。”周秀峰道:“你要我說實話,我就說的是實話。我還有什么可說的呢?”劉子厚道:“聽你的語氣,你所謂沒有愛人,是沒有人愛你。但是你既這樣盼望成家,你心愛的人,也沒有嗎?”周秀峰笑道:“事涉曖昧,這個就恕我不能奉告。”劉子厚道:“這么說,你一定是有所愛的了,那我剛才所言,算是白說。不然的話,我倒可以給你一個機會,想喝你的‘冬瓜湯’呢。”周秀峰笑道:“怎么著?你能給我一個機會。你何妨說出來,是怎樣一個人?我要怎樣去認識她?”劉子厚道:“不必說了。你心目中已經有了愛人,你就朝那方面進行得了。何必又要我給你機會,去棄舊迎新呢?”周秀峰道:“我并沒有告訴你我有所愛,你何以斷定我有愛人?就算我有愛人,我愛她,她不愛我,也是枉然。你現在若能給我一個機會,也許彼此都能愛好起來。到了那時,我自然丟了不愛我的,去找愛我的。至于‘棄舊迎新’四個字,那簡直說不上。因為現在我所愛的,她并不知道我愛她,她更不愛我,怎樣用得上一個棄字?”劉子厚笑道:“你真解釋得很明白。看你這種情形,倒很愿意我給你一個機會呢。好吧,明后天我遇見了那人,約著她在一個地方談談。那個時候,我另外通知你,讓你前去。于是乎我一介紹,你們成了朋友了。像你這樣的人才,是很合她私定的條件的。只要你愛她,你這事就成了。”周秀峰道:“人生最難解決的婚姻問題,你怎么看得這樣容易?”劉子厚笑道:“這事情說難就難,說易就易。你若肯依我的話,我包管你可以得到一個美麗的夫人。”周秀峰道:“好,那我就全指望著你這位月老的努力。”
劉子厚在衣服里面掏出一個瑞士表,看了一看,便道:“我的車子,大概已經回到大門口了,不必再走了,我們出去吧。”周秀峰和他一路走出大門口來,果然他那一輛漆著瓦灰色的轎式汽車,已經停在大門的左邊。坐上車去,車夫也不用吩咐,呼的一聲,便直向東城德國飯店而去。劉子厚坐在車靠椅上,向后一仰,腳向前一伸,笑道:“今天逛公園,走的路太多,我兩只腳已經有些酸了。”周秀峰道:“公園里多大地方?多繞幾個圈圈,也不過兩三里罷了。我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有時候趕不上火車,二三十里路,常常走的,怎么一回國來,兩條腿就寶貴起來了?”劉子厚道:“真是怪事!在外國的時候,我每天都是六點鐘起來。自從到了北京,慢慢地就晚下來了。從前是早衙門,八點鐘,也就起床了。后來改為晚衙口,每日竟會睡到十一二點鐘起來。更不要說走路了,一出門,就要坐車子。在北京不過做了六七年的官,把一些朝氣消磨得干干凈凈了。還是你們當教授的好,依然還是學校生活,每日可以起早。工作和吃飯,也有一定的時候,容易保持健康。”周秀峰道:“你所羨慕我的事,并不是我特有的,你一樣可以做到。”劉子厚道:“這就因為環境的關系了。起初是并沒有什么事要你起早,而且家里人,多半是不起早的。因此自己想著,何必起得那樣早?先睡睡吧。有幾天一睡去,自然就會成了習慣。睡覺不能起早,飲食和做事的時間,就都要挪動了。我夫人常說,在中國住得太久了,人的志趣和健康都要減色,因此就勸我到外國去住些時候。就是她自己,也覺得把歐洲人的本性漸漸失去,很愿意到歐洲去一趟。”周秀峰道:“你說在中國住得太久,就有暮氣嗎?那也不見得。剛才你很羨慕我的生活,我就住在中國,而且還同你住在一城,這又怎樣解釋呢?”劉子厚道:“還是那句話了,各人的環境不同。人一做了官,行遍中國,也不會有良好的環境。若要改良,非出洋不可。至于教育界,環境本來好,就用不著遷地為良了。”說到這里,車子停住,已經到了德國飯店。周秀峰跟著劉子厚一進門,那飯店里的西崽,就對劉子厚點頭一笑道:“太太早來了。”
飯店里的西崽,向來架子是很大的,不大愛理人。這又是外國人開的飯店,西崽的身價,越發高了。劉子厚這樣得西崽的歡迎,倒出乎周秀峰意料。但是從這一點看來,劉子厚花的錢,也就可觀了。這時,劉太太開了一瓶汽水,喝著等候,見他們前來,竟學了中國人,點了一個頭。周秀峰道:“我是很不客氣的,一請就到。”劉太太笑了一笑,讓開橫頭的主席,給劉子厚坐了。周秀峰和劉太太便坐在兩對面。劉子厚拿起桌上的菜牌子看了一看,順手遞給周秀峰,將手搓了一搓,問道:“吃點什么酒?叫他們開一瓶白蘭地吧?”周秀峰道:“不喝酒吧。我的量小,有半杯就醉了,何必開一瓶子?”劉子厚道:“喝點甜的得了。”說著,將手對站在旁邊的西崽揚了一揚。一會兒工夫,就取來兩瓶酒,一瓶是白蘭地,一瓶是葡萄酒。劉太太那瓶汽水,只喝了大半杯。她嫌甜,吃飯有些不對口味,又新開了一瓶咸的。周秀峰勉強喝了兩杯葡萄酒,就覺脖子以上有些熱烘烘的,停了沒喝。看看劉子厚酒杯里,那一杯白蘭地,也不過喝了一大半。西崽拿著酒瓶,還要給他斟酒時,劉子厚用手向上一攔,表示不要了。
等到上了咖啡,劉子厚笑著對周秀峰道:“你現在學會抽煙了嗎?”周秀峰道:“抽是可以抽,并沒有癮。”劉子厚又吩咐西崽取了兩根雪茄來。周秀峰取了一根抽著,正是口輕的,覺得味淡香醇。抽著煙,說了幾句話,抬頭一看壁上的掛鐘,已經有八點半鐘。劉子厚道:“我們該回去了。”只在他說這句話,西崽已送一張白紙精印的賬單過來。周秀峰斜眼一看,那總數上填著十七元八角。細賬上,煙的項下,開著二元四角。劉子厚在身上摸出兩張十元鈔票,只找著一張一元的,一齊交給了他。周秀峰看了,心里不覺一動,極隨便地吃一餐晚飯,竟花到二十塊錢,這生活程度,未免太高。我們教書,能教三塊現洋一點鐘,人家就覺得掙錢很容易。要是這樣吃法,教一個禮拜的書,算他每天一點鐘,也只夠闊人一餐飯錢,又何容易之有呢。
他正在想著,劉子厚笑道:“你說不會抽煙,怎樣抽煙抽得很出神?”周秀峰笑道:“我們是窮措大,沒有抽過好煙,自然要細細咀嚼一番。不然,花了你一塊二毛錢,又不充饑,又不解渴,又不知道是什么味兒,不太冤嗎?”劉子厚道:“不要取笑我吧。這也不算好煙。你沒有聽見過嗎?從前有一位虞總長,每天要抽五十塊錢的雪茄。中國買不到這么好的東西,還要打電報到外國去買,你又當做何感想呢?”周秀峰道:“誰能和他比,他十幾年來久在官場,是奢侈出了名的人。”
劉子厚道:“不要談了,我們走吧,時候到了。這次游藝會,沒有一項不出色,我們不要耽誤了,好的沒看見。”劉太太聽見說,已經披上外衣,劉子厚攙著她一只胳臂,周秀峰在一邊跟著出來。這時,外面已經滿街燈火了,遠望公使館后身的跑馬場,一片霧沉沉的,天色已是十分黑暗。坐上汽車,更不耽擱,一直就到平安戲院來。院門口一片小小的敞地,已經停滿了車子,劉子厚道:“我們來遲了不是?里面大概都滿座了。”
三人進到里面,坐在包廂里,往樓上下一看,果然人滿了。一看散座上的客,有一半是外國人。就是中國人里面,又有三分之二是穿西裝的。更有一層,在座的男客,身邊不帶著女眷的,竟沒有幾個。周秀峰笑道:“唉,我不該來!”劉子厚道:“那是為什么?”周秀峰道:“你看,這里面的人,一個個都帶著花團錦簇的愛人,叫人看了,又是嫉妒,又是羨慕。”劉子厚還要說話時,臺上一場跳舞已經過去,換了鋼琴合奏。于是樓上樓下,陡然肅靜起來。他挺了挺身子,又整了一整領結,牽了牽衣襟,注意著臺上,就往下聽音樂了。
這個當兒,周秀峰心神一定,就覺得有一陣濃郁的脂粉香,不住地直襲鼻端。原來包廂下面散座里,前后有五六位艷裝的女子,倒有兩個人拿出粉鏡來,低著頭,只顧向鼻子兩邊抹粉。劉子厚偶然一回頭,見周秀峰的目光直向女座上看,不覺露出一絲微笑。正在他微笑的時候,卻有一個女子站起半截身子,半偏著,向這邊包廂里微微一鞠躬。周秀峰先倒是愣住了,后來看見劉子厚也和她點頭,這才知道他們是朋友。因為劉子厚在發笑之時,曾把目光對著自己注意了一番,笑容兀自未休。心想不要是疑我看人吧!于是,也就裝著不知,只看臺上的游藝。游藝場中的光陰,好像大年夜放花盒子一般,眨眨眼就過去的。
不久,一切游藝都已演完,最后是幾個外國人合串的一本獨幕劇。這些人都是臨時練習的,毛手毛腳,一點兒趣味也沒有。周秀峰皺著眉對劉子厚道:“我要先走一步了。”劉子厚道:“這種好機會,你愿意失掉嗎?”周秀峰道:“這種機會算了吧,我失掉一百回,也不足介意。”劉子厚道:“你對她不滿意嗎?”周秀峰道:“他們這簡直是胡鬧。”劉子厚無故碰了一個釘子,正自不好意思,這時聽到他說出他們兩個字,才知道他誤會了,笑道:“你是說臺上的戲呢!我說的機會,是我們先說的那件事。”周秀峰聽了,不免心里一動,那目光早是閃電一般,向座上的女客看了一遍,遠遠看去,覺得個個都好。心想,子厚要介紹的,到底是哪一個呢?劉子厚見他目光四射,不由得在一旁微笑。周秀峰道:“子厚,你給我開玩笑嗎?”劉子厚笑道:“你別著急,再等幾十分鐘,這個啞謎,就可以揭破了。”他說話時,目光一直向前,沒有望著周秀峰。周秀峰也就隨著他的視線,向前看去。只見他所注目的地方,正是剛才對他行禮的那位女郎。在這種盛行剪發的時候,她竟留了一頭漆黑的頭發,扭著辮子,挽了一個蝴蝶結,身上穿著豆綠色的上衣,罩著蟠桃領的杏黃坎肩,黑的光髻之下,鮮艷的衣服之上,露出一截光脖子。這雖然坐在側面,看不見她的臉色,只看這種顏色的調和,就覺得這人是很美的。若是有這樣漂亮的女人做夫人,那自然是一生的幸福。不過看她很華麗,能夠和我先做朋友嗎?劉子厚盡自由他去出神,并不理會。一直到了戲已閉幕,滿園子人散場了。劉子厚和那位姑娘點了一個頭,又將手招了一招。她會意,也點頭相答,一會兒工夫,就到這邊包廂里來了。她依次和劉子厚夫婦握了握手。劉子厚便低垂著手,向周秀峰這邊一伸,做個介紹的姿勢,說道:“這是密斯脫周,我們在美國的老同學。”然后,又轉過身來,照樣給周秀峰介紹,說道:“這是密斯黃,我們同鄉。”周秀峰正要點頭行禮,黃女士早伸出一只雪白的胳膊來。他這才知道人家慨然地讓他握手,于是半鞠著躬,用手托住黃女士四個指尖,微微地搖撼了幾下。就在這一搖撼的時候,只見她第四個指頭上戴了鑲著一粒很大鉆石的戒指,在那手腕上,有一只最新式的手鐲。這鐲子是用極細的金絲編成兩條平行金鏈,兩條鏈子的中間,連綴著無數的翡翠瓣兒。一瓣翡翠之下,又垂著四五分長的金線穗子。穗子的末端,綴著芝麻大的小玩意兒,像蟲魚花草用具之類。這一剎那間,周秀峰雖不能看得十分精細,因為是初次見識的珍品,腦筋里就把這鐲子的模樣深深地記下來了。黃女士含著笑容,倒很覺無事似的,回頭卻去和劉太太說話。這時,周秀峰因她站在身邊,只覺粉香馥郁,熏人欲醉。再冷眼看她的臉色,白里泛紅,真是蘋果般。一笑,眼珠在深黑的睫毛里一轉,另有一種媚態。若不是座客全已散了,他真愿意在這包廂里多坐一會兒。
劉子厚問道:“密斯黃是坐車子來的嗎?”黃女士道:“今天晚上,家父有事,自己坐去了。遇見了密斯脫劉,那就很好,我可以搭你的車子了。”說到這里,對著周秀峰眼珠一轉,笑道:“啊喲,這里還有一位貴客呢,也許是要送的吧。”周秀峰笑道:“密斯黃請便吧。敝寓離這里很近,一拐彎兒就到了,用不著坐車子呢。”黃女士笑道:“我是后來的,應該要讓密斯脫周。”劉子厚笑道:“他倒說的是真話。他住寄宿舍,離此不遠。”黃女士笑著和周秀峰點了一個頭道:“謝謝。”周秀峰一想,這事并不用著謝我。現在要怎樣答復人家,倒覺得是無詞可措,也就模模糊糊對人家一笑。劉子厚夫婦走出包廂,黃女士也在后面跟著,于是一同坐上汽車去了。
周秀峰離了平安戲院,一個人獨自走回去。這個時候已經有一點多鐘了。御河橋兩岸,沒有一個行人。天上既然沒有月亮,這里的路燈,又隔著很遠一盞,柳樹叢中,越發是黑漆漆的。柳條被晚風吹著,向兩邊一揚開,中間露出一條閃動著許多星光的東西,和天上的星光倒映著。到了這里,倒覺得風吹在身上有些涼意,這境地更覺得清冷。正行中,呼突呼突,覺得有一種聲音送入耳鼓。及至走近,看見一點黃色的光,貼著地,慢慢過來。兩下相遇,原來是空著的人力車,想是車輪滾著浮土,那光,是破車燈呢。一個車夫將車把夾在脅下,拖了車子過來。黑影之中,輕輕地問了一句:“要車?”周秀峰沒有作聲,擺了擺頭。其實車夫并沒有看見,悄悄地拖著車過去了。
周秀峰一想,人世的繁華,真是如幻夢一般。剛才在平安戲院里,五光十色,是多么熱鬧,只十幾分鐘,就變得一點兒痕跡都沒有了。這個時候的我和那拉車的車夫,不是在同一個境地里嗎?一夜歡娛是這樣,擴充起來,十年八年的歡娛,也是這樣。正自想到很傷感的時候,腳下忽然汪的一聲,一團黑影一逡,倒嚇了一跳,原來是一條野狗,睡在街頭,被他踩了一腳。
他抬頭一看,不知什么時候,已走過了自己寄宿舍的門口。回轉身來,走了幾十步,回到寄宿舍門口,將門鈴按了一陣,聽差才披了衣服來開門。進得門去,屋子里也是黑洞洞的,倒有兩三處斷續的呼聲可以聽見,大概大家都睡了。自己走上樓,開了房門,扭亮電燈,倒覺得屋子里有一陣涼氣。原來南墻上一扇玻璃窗,出門的時候,忘了關住,兀自開著呢。他關上窗戶,身上還涼陰陰的。口渴了,想喝一杯茶,一摸茶壺,其涼浸骨,就著壺嘴子吸了一口,直覺有一股涼氣射入心臟,便把茶壺放下。心想劉子厚這時回去,怕不是仆役圍繞著,還要大吃其夜宵吧。我是熱茶都喝不到一口。睡吧,沒什么可想的了。于是展開棉被,倒頭便睡,就覺得時而在公園,時而在德國飯店,時而在平安戲院。
后來覺得有什么東西,直掀動頭發,臉上有些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那玻璃窗又開了,不大的南風,直吹到床上來,便自言自語道:“昨晚睡覺,我記得關了窗戶的,是誰又把我的窗戶開了?”屋子里有人答道:“周先生,是我呢。你不是對我說過,早上要打開窗戶,吸新鮮空氣嗎?”周秀峰昂起頭來一看,鐵床橫頭,掛的毯子上面,露出一顆黑頭,垂著一條辮子。他這才知道是街坊陳大娘的二女兒,她今年十二歲,名字叫小竹子。因為陳大娘是個寡婦,家里很窮,就給人洗洗衣服,帶做點粗針活度日。這寄宿舍里人的衣服,大大小小都歸她漿洗。陳大娘將衣服晾干,熨折得好了,就叫小竹子送來。她們就住在這南墻下面,一個大雜院兒里。她是差不多天天來,誰住哪一間屋子里,她都知道。門若是開著,或者是掩著,她便將這人的衣服送了進來;門若是關著,她便將衣服交給聽差。這天清早,她送了周秀峰的衣服來,見他的房門是虛掩著,推門伸進頭來一望,見周秀峰睡著沒醒,便把衣服放在一張杌凳上。
正自轉身要走,見窗戶邊放了幾張畫片,就走過去拿著看。因為窗戶是關的,順手又把窗子開了。周秀峰見是她,一翻身便坐了起來,笑道:“你瞧瞧,桌上的鐘有幾點了?”竹子道:“可真不早,九點多了。今天怎么起來這樣遲?”周秀峰道:“昨晚上聽戲來著,不是你開了窗戶,我還醒不了呢。我的衣服都得了嗎?”竹子道:“凳子上的不是?那雙襪套也得了,你瞧。”說著,就在機凳上取了那一雙襪套,送給周秀峰看。周秀峰接過來,見是用漂白竹布做的,用白絲細密地縫著底,笑道:“這襪套很費工夫,是誰做的?”竹子扶著鐵床的欄桿,只是低頭微笑。周秀峰道:“不用猜我就知道,這是你姐姐做的。對不對?”竹子笑道:“不是的,是我媽做的。”周秀峰一面穿衣服下床,一面就伸頭向窗子外一望,便問道:“這襪套是什么時候做好的?”竹子道:“是昨天下午得的。”周秀峰道:“這是你瞎說了。你那院子里,晾了許多衣服,全是你母親昨日下午洗的,哪里有工夫給我做這雙襪套?”竹子笑道:“倒是我姐姐做的,可是她不許我告訴人。”周秀峰道:“她為什么不讓你告訴人呢?”竹子道:“我不知道。”周秀峰笑道:“你一定知道,不過不肯說罷了。”竹子笑道:“他們都不讓我說出來,我不能告訴你。”周秀峰道:“你不告訴我,我也知道了。你回去問問,這襪套要多少錢?”竹子道:“我來的時候就問了。我姐姐說,隨便你給吧,不給也不要緊。”周秀峰便在衣袋里掏了一塊錢給她,說道:“你把錢交給你母親,隨便在我賬上算得了。”竹子道:“你前兩天給的錢,還多著呢,怎么又給錢?”周秀峰道:“我昨天上午,聽到你母親對房東說話,直央告遲緩幾天。你拿回去湊合著給房錢,那還不好嗎?”竹子聽說,果真拿走了。
周秀峰洗過臉,吃了一點兒點心,已到了上課的時候,便挾著一包講義,到學校里上課去了。一直到下午,方才回家。回家的時候,在綠柳叢中,緩緩走路,恰好碰到了陳大娘。陳大娘后面,跟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頭上梳著丫髻,又光又黑。沿著額際,有小小一叢稀疏的卷發。雪白的臉上,露出兩鬢下的長毫毛,正是表示中國人固有的一種處女美。她穿了一件新藍布長衫,袖子短短的,露出兩只白胳膊。這正是陳大娘的大女兒,名字叫玉子。周秀峰每日在窗下看書撰講義的時候,常見她在一間開著窗戶的屋子里做針線。因此,雖不說話,卻和她很面熟。
陳大娘看見他,便笑著說道:“周先生,勞您駕,今兒早上,又先騰了一塊錢給我們。”在陳大娘說話的時候,玉子卻將身子一閃,避在她母親的身后,把臉偏到一邊,呆定著目光,不肯向這邊看來。周秀峰也就不便對她看去,就對陳大娘道:“這是小事,反正我將來要拿錢給你的,這不過提早幾天罷了。那雙襪套做得好,要多少錢?”陳大娘笑道:“那是家里找一點兒零布片做的,還算錢嗎?”周秀峰道:“做得很好。我打算買一點布,請你給我做一套小褲褂,你有工夫嗎?”陳大娘道:“粗針活,怕做不好吧?我是沒工夫,我這大孩子倒是能做,不過她接的活很多,怕要耽擱您的日子。”周秀峰還沒有答話,玉子便輕輕地拉了她母親的衣服一下,說道:“把那些活壓一壓也不要緊的。”陳大娘笑道:“要不,周先生您就把布拿來吧。”周秀峰道:“好,我今晚買好了布,放在家里,你明天可叫你二姑娘來拿。”陳大娘道:“喲!您還那樣客氣。一個小丫頭,您就叫她的名字得了。”
周秀峰笑了一笑,問道:“你這上哪兒去?”陳大娘道:“到東安市場去買些東西。”周秀峰笑道:“好極了,你順便給我把布買來吧。”說著,就在身上掏了一張五元的鈔票,交給陳大娘,說道:“我是做兩身小褲褂,這些錢買布大概夠了。”陳大娘道:“夠了,夠了。我們娘兒們去買,還貴不了呢。”她說畢,轉身就要走。玉子又拉著她的衣服,笑道:“媽!忙什么?你也問問要什么樣的料子。”周秀峰道:“隨便什么布都可以,只要是做小褲褂的材料就得了。”陳大娘答應著去了,周秀峰也自回家。
今日的天氣,比昨日的天氣更是暖和。周秀峰開了窗子,對著樓外閑眺。御河岸上的柳樹,迤邐向南,高高低低,堆著一排綠山似的,非常醒目。路上的行人,在柳樹下來來往往,仿佛另有一種趣味。不大的南風,從柳樹林穿了過來。雖然撲到人身上,不但不涼,而且風里面帶著一些柳葉清新之氣,比花香還覺清妙。周秀峰閑眺一會兒,隨手在書架上抽了一本《紅樓夢》看,看到賈寶玉初搬進大觀園,正是花團錦簇、春色撩人的時代。就在這個當兒,窗明幾凈之間,陣陣熏風入座,吹得人像受了一種什么興奮劑一般,只覺周身舒服,精神爽快,自己也恍然置身花紅柳綠的大觀園中。正自出了神,忽然呼啦呼啦一陣吹進窗戶的風,把看的書一陣亂掀,掀過去了十幾頁。找了一柄銅尺,將書壓住,兩手上舉,不禁伸了一個懶腰。因為身子向上一伸,抬頭看見樓下陳大娘家里,大概自己看書的時間不短,陳玉子都回來了。
玉子靠住屋子門,一只腳踏在門檻上,兩只手比在一處,不知捻著什么,可是仰著頭望那門外的柳樹。柳條上并排站著兩只燕子,和著風擺來擺去,時時伸開著翅膀,維持它身上的重點。周秀峰見玉子向著半空中看出了神,跟著她的視點看去,一抹斜陽,照在樹梢,那顏色很好看,回頭再看玉子,她依舊那樣望著。清風徐來,吹動了她蓬松的秀發,她一點兒不覺得。周秀峰也因為景致很好,清新的空氣,讓人呼吸得非常舒適,伏在窗子上,也不覺得身子疲倦。
這個時候,竹子自外面回來,看見周秀峰伏在樓窗上,便對他招呼道:“周先生,周先生,你看什么?”周秀峰和她點了點頭。玉子聽了她妹妹說話,一抬頭正看見周秀峰向下瞧,于是便低了頭牽牽衣服,搭訕著卻和竹子說話。不一會兒工夫,陳大娘走出門來,抬頭看見周秀峰,也笑了一笑。可是在這個時候,玉子便進去了。
周秀峰一個人坐在窗戶下,怔怔地呆想。他想那玉子除了不識字而外,沒有一件事不令人滿意。至于她家窮,那是不成問題的,也無損于她的為人。在從前,我是憐惜她。這樣一個好美人胎,生在窮家,就這樣埋沒了。在這一念憐惜之間,慢慢地就種下了愛根。本來這種片面發生的愛情,只有自己知道,她做夢也不會想到的。可是這一兩個星期以來,她一相見,眉梢眼角就無限留戀,倒好像很知道我愛她了。她家窮,用我這種身份和她去攀親,她母親沒有不同意的。就是不識字,我也可以有法子給她彌補這個缺陷。不過她是不是真相愛?或者是自己神經過敏,揣想錯了,這就不敢斷定。有了這種的想法,就盡管面窗而坐,忘其所以。
忽然有一個人在肩上一拍,說道:“想什么呢?我站在你身后好大一會兒了。”周秀峰回頭看時,乃是同住的魏丹忱。他是一個美術教授,又能畫,又能雕刻。而且年紀在三十上下,人又是很漂亮的。周秀峰道:“你看,這一排新柳,青翠撲人。柳樹西邊,半邊的紅霞,配著多么好看?”魏丹忱道:“這還是有形的景致,還有一種無形的,更是甜美。”
周秀峰被他說中了心病,倒有些不好意思,便道:“你真是美術家的口吻。景致還有什么無形的?”魏丹忱道:“怎么沒有?我告訴你吧,住在槐樹下的,最宜的是晴;住在芭蕉下的,最宜的是雨;住在梨花下的,最宜的是月;住在楊柳下的,最宜的是風。古人詩說:‘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新柳邊的風,吹在人身上,最是甜美的。楊柳有了風,也就變出各種舞姿,才是好看呢。若是下課回來,太陽高照著,天氣是十分和暖。那時拿了一本書,開著窗子看。楊柳風吹到屋子里來,帶著一股清芬之氣。于是滿屋子都有春氣了,能不醉心自然之美嗎?”他說了這一大遍,周秀峰才知道談的是風,和人不相干。
魏丹忱道:“當這種清和時節,你這個房間,實在太好了。我給你商量,我們兩人把房間調換一下子,如何?”周秀峰道:“你這人說話,有些不講公德,君子不奪人之美。你明知我很愛這間屋子,為什么要和我調換?”魏丹忱道:“我自然有個很充足的理由。因為由這窗戶里向外看去,這兩行柳樹上配著一些屋脊,下搭著一彎淺水,景致不壞。我想在這屋子里畫幾張畫,把他畫下來。”周秀峰道:“你真是不怕麻煩,為了畫兩張畫,倒要和我調換屋子。”魏丹忱道:“不掉屋子也成。只要你允許我,你不在家的時候,讓我進來畫畫,那也可以。”周秀峰笑道:“要畫風景的地方,也就多得很。何以你單獨看中了我這間屋子?”魏丹忱道:“你駁得也有理,但是我借你的房子畫風景,也不妨礙你什么,你為什么不答應?”周秀峰道:“你要畫這兩行柳樹,大門外的地方寬敞得很,隨便你怎樣畫,你為什么舍大而就小?”
魏丹忱側著身靠著窗戶,偶然低頭一看,只見對著這里,一列有三間灰房。那房子兩明一暗,東邊這間屋子,兩扇灰色舊木窗格欄,糊了些報紙,全都用一根麻繩懸在屋檐下。由這里倒可以直看到那屋里面去,靠著墻壁,放了一張小條桌,上面放著兩盞煤油燈、一面鏡子。另是兩個小瓦盆,有兩盆草花。遠遠地只看見兩叢綠色,什么花是認不清了,桌子橫頭,有一把空背舊靠椅,上面坐著一個梳雙髻的姑娘,就著光做針活。靠窗戶這邊,露出半截土炕,舊席子上,堆了許多白布。
魏丹忱連忙將身子一閃,閃到墻后,笑道:“你所以不讓屋子的緣故,我明白了。這一位,我遇見過幾回,我以為是闊人家的小姐。后來有人說是我們的街坊,我都不肯信呢。你的眼力不錯,這是值得朝夕相對的。怪不得你說,君子不奪人之美,我真不知道這一層關系。我要知道,決不說出此話的。”周秀峰道:“你說了這么多,說的是什么,我全不懂。”魏丹忱道:“你還要裝傻嗎?那我就到窗戶邊去,給你擋住視線了。”周秀峰笑了一笑,魏丹忱開了門就要走,手扶著滑閂,回頭對周秀峰一笑道:“好自為之!”周秀峰道:“我知道,你這一下樓,就要給我大肆宣傳。”魏丹忱笑道:“決不,決不!我十分盼望你成功,要極力地去替你遮掩,哪有宣傳之理?”他笑著一張嘴,又點了點頭,然后順手帶上門走了。
周秀峰一想,他是一個美少年,又是一個美術家,他都說這人不錯,可見我心里這愛惜之念,并不是沒來由。他想著又想著,便又靠住了窗戶,一直等那矮屋子里伸出一只雪白的手,解了那檐下兩根繩,放下兩扇窗格欄,這才坐到椅子上去。愛情這件事,是很神秘的。做事的人,不牽涉到愛情二字便罷,一牽涉到了,就會像中了魔一般,把什么工作都會扔下,專去追求愛情。而且愛情藏在人心里,又有些像紙堆包著火焰,挑撥不得。越是挑撥,火焰越高,非把紙燒個干凈,火不會熄滅的。這個時候,周秀峰是中了魔,心里又藏著一包火,人竟會失了常態。晚上看書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不能安靜,腦筋里兀自印著一個梳雙髻穿藍衣的女郎。這晚上十二點鐘了,他睡覺不能安穩,竟悄悄地爬了起來,打開那兩扇窗戶,向樓下看去。其實樓下的人家,為了省燈油,都睡了覺。只見一片矮矮的屋影,在夜色沉沉中。打開窗戶這一看,什么也沒有,這一舉未免無聊,自己也好笑起來。關上窗戶,又想了許久時間,方才睡去。
次日一早起來,披了衣服,什么事也不辦,先且開了那兩扇窗戶。正在這個時候,只見小竹子提了一個小菜籃子,里面放著兩個小玻璃瓶子,盛了些菜回來。她一抬頭,看見周秀峰,笑了一笑。周秀峰一時失神,對她招了一招手。她會了他的意思,一會兒工夫,竟跑到樓上來,問道:“周先生,你叫我嗎?有什么事?”周秀峰想了一想,笑道:“也沒有什么要緊的事,不過你姐姐給我做的小褲褂,不知道買了紐扣沒有?”竹子道:“都給你買好了,我姐姐把許多活計都停了,專給你趕這衣服呢。”周秀峰笑道:“你回去對你姐姐說,謝謝她。你不是愛那畫片嗎?你愛哪一張,你就挑哪一張去。我這里給你幾張銅子票,你拿去買東西吃。”說著,在桌子抽屜里拿了幾張銅子票給她。竹子伸了一個食指到嘴里去,用牙咬著,向后退了一步,說道:“我不要。”周秀峰道:“傻孩子,拿這個去隨便買些什么吃的也好。我又不和你媽說,誰知道?”竹子本想不要那錢,一想到和母親要一兩個銅子兒還非常費事,現在有這些個錢,足夠花的了,怎樣不要呢?笑道:“你給我這么多。”周秀峰道:“你拿去得了,多什么?你多給我做些事,將來我還要給你呢。”竹子含著笑,把錢收去了,又在書架上挑了兩張畫片,很高興地回家去。
這時,陳大娘在外面院子里,趕著洗昨日沒洗完的衣服。玉子盤著兩條腿,坐在炕上縫那小褲褂。竹子走進房來,舉著那畫片給玉子看,說道:“姐姐,你瞧,這個好不好?”玉子順手接過來,見是兩張時裝美女照片,問道:“這是哪里拿來的?又是隔壁寄宿舍里的吧?”竹子道:“可不是!就是那個周先生給我的。”玉子道:“大清早的,怎么就跑到人家那里去要東西?”竹子道:“是他在窗戶里叫我去,又不是我自己去的。”玉子道:“一清早,他就為著送你這畫片,叫你去嗎?”竹子道:“他問你哩,說是他的紐扣買了沒有。我就說買了。他說我會做事,送了我兩張畫片。”玉子見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問道:“你兜里還有什么?給我瞧瞧。”竹子道:“沒有什么。”說罷,一轉身就要走。玉子道:“你走!走了我就嚷起來。你老實給我瞧瞧得好。”竹子怕她真嚷起來,把兜里幾張銅子票掏了出來,遙遙地舉著,對玉子一晃道:“瞧什么?就是這幾吊錢。人家說要我好好地做事,將來還要給我錢呢!”
玉子道:“錢我不要你的,你拿去得了。他給你錢,沒有說什么嗎?”竹子道:“我看他那樣子,倒想說什么。想了一想,又沒說出來。”玉子道:“平常你到他那兒去,他和你說些什么呢?”竹子道:“隨便說些話罷了,我怎樣記得起來?”玉子低頭想了一想,笑道:“他沒有問過咱們家里的事嗎?”竹子道:“問過的。”玉子便停了手上的針,身子向前湊了一湊,問道:“他問些什么?”竹子道:“你真麻煩。我怎記得問些什么呢!”玉子笑道:“小鬼,你嚷什么?我問你,他問過咱媽嗎?”竹子道:“常見面的人,他問干嗎?”玉子瞪了她一眼道:“你真是個蠢貨。我再問你一句,他知道你幾歲嗎?”竹子道:“他知道。”玉子笑道:“他怎樣知道呢?”竹子一撒手道:“嘿!你真貧,我不和你說了。”玉子走下炕來,一把拉住她,說道:“你別跑,你說了,下午我帶你去逛市場。”竹子道:“我索性告訴你吧,是那一天他問我幾歲了,我說十二歲,可是咱媽說,我是臘月里生的,實在多說著一歲哩。”玉子道:“這就是了。他沒有問咱媽多大年紀嗎?”竹子道:“沒問,倒是問了你。”玉子聽了這話,笑道:“你說了實話,我帶你逛市場。他是怎樣問我的呢?”竹子道:“他問著說,你姐姐多大年紀哩,我說十八歲了。他又問是哪個月生的哩,我說不知道。”玉子道:“你怎么不知道?我是八月十五生的。這是很好記的日子,怎么會忘了!”竹子道:“咱們又不和他攀什么親,干嗎告訴他這些個話呢?”玉子道:“瞎嚼嘴。我不和你說了。”竹子點著頭道:“不和我說?好極了。”說完,一抽身就跑了。玉子抱著膝蓋,坐在炕上,低了頭想這一番情形,悶坐了一會兒,把活計才拿起來做。做不了多大一會兒,又好好地停著針想起來。直待陳大娘隔著屋子叫吃飯,這才走下炕來。
這中間屋子,是陳大娘家兼做廚房,兼做祖先堂的。西邊那屋,卻住的是老兩口,是賣白薯的老蔡家,中間這屋子,他也有一半,是和陳大娘共用的。靠著陳大娘的壁子,擺了一張四腿桌子。桌子上這時一大瓦盤子窩窩頭,正是熱氣騰騰的,一只大缽碗盛了一碗鹽水疙瘩絲兒。玉子走出來,搬了三寸闊的白木條板凳,靠住了桌子,無精打采地坐下。竹子也端了一條凳,在橫頭坐著,她一看見桌上只有一只碗,噘著嘴說道:“老是吃這鹽水疙瘩,想喝口湯也不成,我不吃。”陳大娘道:“鹽水疙瘩,為什么不能吃?十二個子買半斤,也只夠吃一天的。不吃,活該!你餓著吧!”玉子左手捏了一個窩窩頭,咬了一口,右手拿著筷子,在鹽水疙瘩絲兒里面撥了幾撥,夾了兩根絲兒吃了,皺著眉道:“真咸!澆上一點香油和醋,也好吃些。就是這樣,疙瘩絲兒拌疙瘩絲兒,一點兒味兒都沒有。”
陳大娘拿著幾個窩窩頭,坐在門口一條凳子上,吃得正有味兒,聽了這話,便說道:“孩子!我是容易嗎?你怎么也說這話?我一天到晚洗衣服,手皮都洗掉了。我還不愿意吃好一點兒,穿好一點兒嗎?這話可又說回來了,一家的嚼谷都指望著我一個人,在我做得動的時候,做一天,吃一天,倒沒有什么。若是有個三災兩病的,大家都不吃嗎?所以我少花幾個,積幾個錢,也是為了你們,省得做不動的日子挨餓。等到我一口氣轉不過來,天大的事,我也不問了。你們死也好,活也好,我是沒法子。要是說我活著一天的話,我就得替你姐兒倆管吃管穿,往后日子長著呢。望著你們姐兒倆,都有了主兒了,知道哪一天呢?……”玉子道:“您瞧瞧我只說了這么一句,您就說上這一大篇。”陳大娘道:“我的話還沒說完呢。你想,日子又長,錢又少,不省著一點兒哪成啊?你雖然也幫著我一點,能掙個三吊五吊,可是你又愛個花兒朵兒的。走在人前,總要這么一個面子,你掙的,也只夠你自己散花的了。要說吃的,我還不想弄好一點兒嗎?就說炒一碗豆芽吧,八個子兒豆芽,倒要添上八個子兒油鹽醬醋,還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玉子將半個窩窩頭向空碗里一扔,把筷子啪的一聲按在桌上,說道:“您老人家,有完沒完?我不吃了,成不成?”陳大娘道:“我和你談心哩。你不愛聽,我不說就是了。”
這時,那個賣白薯的老蔡的妻子王氏,走出房來,說道:“大嬸兒,你也特省點,這干疙瘩絲兒,可真不大好吃。你就湊合著買兩把菠菜煮一碗湯,倒也好些,菠菜還不算貴,有一個大子兒,能買上一把了。”陳大娘道:“姥姥,您不知道,這菠菜,她們也是吃膩了的。”王氏聽說,顫巍巍地在屋子里捧著一只菜碗出來,說道:“這是我們早上煮了的大半碗小白菜,讓孩子們吃上一點兒吧。”說著,便把那碗菜送到桌上。陳大娘道:“您留著吧,兩個老人家都舍不得吃,倒讓我們吃了。”王氏道:“不要緊,晚上我們下面條兒吃,用不著菜。讓她姐兒倆吃飽一點兒。”陳大娘道:“謝謝,您哪……”一言未了,只聽見院子外面有人笑道:“大嬸,您多禮啦。什么事這樣客氣?”
大家回頭一看,原來是舊街坊,馮家四姑娘來了。這馮家四姑娘,小名叫桂貞,兄妹合算起來,排行第四,所以人家都叫她四姑娘。她父親原是當獸醫的,早去世了。她母親馮大娘帶著兄妹四個度日。她大哥自小夭折了。二哥懷德,給一個馬車行里趕馬車。三哥懷民,在一家宅門里當聽差,家里就是她母女倆。馮大娘自幼學的一手好活計,后來又會打繩子物件,就接些活計,連掙錢,帶教桂貞做針線。陳大娘因為兩個人都是孀居,很說得來,就叫玉子也跟著去學活兒,來往一久,玉子拜馮大娘做干媽,這就格外親密了。
因為馮氏母女在外接活兒做,認識了大華公寓的一位屈先生。這屈先生三十多歲,是部里一個僉事,而且又在好幾個地方弄了掛名差事,雖然各衙門里都欠薪,因為他進項多,用度少,手邊很活動,而且有個七千塊錢的積蓄。他有一次親自到馮大娘家里來拿東西,看見桂貞長得十分清秀,倒看上了。恰好馮大娘不在家,又和桂貞說了幾句話,見她說話從從容容的,似乎是個溫柔女郎,心里不免一動。過了些日子,打聽得桂貞還沒有許人家,便托人做媒。他可是說明了,他云南故鄉還有一房家眷,但是隔著萬里地,那位夫人是不會到北京來的。所以娶過來了,也與大夫人無異。
馮大娘窮了一輩子,聽說有位老爺愿來做自己的女婿,這自然是樂意的事。不過有一層,他家里還有一個大夫人,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人做二房,這倒要細細地商量一下子。那位屈先生見馮大娘猶豫不決,就把銀行里存款的折子送給她看,說是有這些個錢,就是兩房家眷全在北京,也可賃房居住,那要什么緊。馮大娘見了這些錢,倒還罷了。唯有這桂貞姑娘,心里倒吃了一驚。心想這一嫁過去,那六七千塊錢,就是我的了。做了太太,又可以發財,這樣的事情,恐怕打著燈籠,也沒有地方找去。雖然說他還有一個人,可是在云南呢。人家常說,遠不過云南、貴州。這樣遠的路,她還能來嗎?就是能來,我先把這六七千塊錢一把全拿在手上,我過我的日子,也就不怕誰了。靠著這六七千塊錢,穿的、戴的、吃的、住的,哪樣沒有?她先聽說提親,還是愁著做二房;等到知道有六七千塊錢的存款,就整整想了幾天幾夜,覺得還是早嫁這姓屈的為妙。她母親一時不松口,反而焦急起來。
馮大娘自己拿不定主意,便把兩個兒子叫回來,問他們怎么辦。懷德、懷民都極力贊成。不過懷德說:“既然是做二房,咱們不圖個名,也圖個利,姓屈的多拿出幾個彩禮錢就成了。”懷民說:“彩禮呢,有個兩三百就成了。可有一宗,不是把人賣給他,咱們要往來的,攀一個好親戚,得一個靠山,咱們也有個出頭年月。”馮大娘道:“好哇!你們一個想發財,一個想找事,都指望著在你妹妹身上呢。這個是你妹子的終身大事,我還總得問問她。”他們母子三人,在外面屋子里說話,桂貞一個人坐在屋子里咕咕著說:“問我做什么?我是全憑媽和哥哥做主。”馮大娘一聽這話,知道姑娘是樂意了,就答應了屈先生的婚事。
屈先生見這邊答應了婚事,倒也不惜費,照納了二百元彩禮,又給桂貞從頭制到腳下置了一二百元的衣飾,另外還給岳母和兩位舅老爺做了一套新衣,以便新親上門。這樣一來,合家皆大歡喜。放定不到兩個月,桂貞便嫁過去。這時,屈先生不在公寓住了,賃了一個小獨門獨院的房子,做起小公館來,也用了一個老媽子和一個十來歲做雜事的小聽差。于是,馮四姑娘居然也做起屈太太來了。后來屈太太又和屈先生商量好了,一個人住在家里怪悶的,可不可以把母親接到一塊兒來住,凡事也有個照應。屈先生一想,這話也對,于是家中又多了一個外老太太。這一樁事情發生而后,這一班窮街坊,前前后后,當成一件新聞傳說,哪一個不羨慕!和桂貞同往來的女伴,她們共有七八個人,彼此都叫一聲姊妹。因為大家都是在大裁縫鋪里接衣裳縫紉,可以掙個十個八個子兒一件。手邊有錢的時候,彼此也邀著逛逛市場,趕趕廟會,感情非常融洽。
桂貞做了太太以后,就不大和姊妹來往。這日天氣很好,帶了一點兒東西,特意來看望玉子。走到院子里,聽見陳大娘和王氏說話,便在外面先搭上話了。陳大娘一伸頭,看見是她,見她穿了一件杏黃色的夾襖,外面套著顏色明亮花司葛的長坎肩,長長的,拖到腳底,露出一雙平底水紅鞋來。頭上梳一個元寶頭,左耳根上插了一朵大紅色的綢制芙蓉花。這樣的裝束,說起來是時代思潮的落伍者了。可是陳大娘和玉子看見了,都覺得容光煥發,到眼一新。桂貞一只手提著手絹包兒,一只手抬起來掠著鬢發,胳膊上黃澄澄的,露出一只扁平的金鐲子。
一走進門,她就向著王氏、陳大娘、玉子依次蹲著身子請安,口里就叫著姥姥、大嬸、大妹。那王氏不等她說話,就先問了:“大娘好!大哥好!二哥好!你屈老爺好!”桂貞依次地答應了:“好。”這才走上前去握著玉子的手,笑道:“好些日子不見,你倒瘦了。”玉子笑道:“我瘦了嗎?您倒是發了福。”王氏道:“是啊!四姑娘本來就長得好模樣兒,只一穿上好衣服,越發的俊啦。本來呢,過的是寬閑的日子,吃好的,穿好的,心里一寬暢,氣色就會變好。四姑娘,你好造化。你媽是苦了半輩子,現在得了這么個做老爺的姑爺,總算修到啦。我說,大嬸兒,明兒您也招這么一個好姑爺您就好了。”陳大娘道:“喲!姥姥!我們哪有那么大的造化呀!”玉子聽到王氏說的話,牽扯到自己身上來,便拉著桂貞到屋里去,說道:“屋子里坐一會兒吧,我替你沏茶去。”桂貞道:“你沒有吃飯,還是吃飯吧,別費事。”玉子道:“我已經吃飽了。現在是難得見面的了,見了面,茶也不給你一壺嗎?”桂貞拉著玉子的手道:“別走,談談吧。”于是,二人在炕沿上并排地坐著。
玉子將她渾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聞著她身上一陣陣的香味襲人,笑道:“四姐你現在好了,抖起來了。我看你這樣子,很由性兒吧?”桂貞道:“他倒是很好說話,從前我媽沒去,我還給他管些家事。現在我媽去了,我是一天到晚閑坐,怪悶的,所以很想出來走走。一來,我是看看你們;二來,我還有一些東西送你。”說著,就把手絹包打開,里面是兩大瓶雪花膏、兩盒美容粉、一盒香胰子、一瓶凡士林油。同時又在身上摸索了一會兒,摸出一只小五彩線絡,迎面一晃,香氣撲人。這里面原來絡著一塊香精,桂貞也不等玉子說話,就把那香袋給她掛在肩下紐扣上,說道:“我想這些東西,你都是用得著的,所以特意拿了來送你。”玉子笑道:“四姐,你怎么送我這么多東西?你來坐坐,隨便來談談就是了,又花這些個錢。”桂貞道:“這不是買的,是他的朋友送我的呢。”玉子道:“為什么不留著自己使呢?”桂貞道:“我那玻璃格子里,還收著半格子呢。”
玉子笑道:“四姐,你現在真是稱心如意了,記得嗎?去年過年,我們買了一瓶雙妹牌的生發油,你挨了一頓罵,我也挨了一頓罵。現在那種油,恐怕送你擦,你也不要了。”桂貞道:“你不要笑我,將來你會比我還好呢。”玉子道:“四姐,你不要笑話吧,我拿什么比你呢?有好日子在后,也不會老吃窩頭了。”桂貞道:“哪天沒有事,你帶著竹子妹到我那里玩玩去。你愿意吃什么,我就弄什么給你吃。”玉子道:“我不去。我穿得這樣拖一片,掛一爿,你們家老爺還要說是要飯的到了哩。”桂貞道:“不要說那個話,我可受不起。荷花出水有高低,十個指頭也不能一般兒齊,誰人家里的親戚朋友,都是一個樣兒的?他每天一點鐘,準去上衙門,到了下午五六點才能夠回來。你哪天下午到我那里來!”玉子笑道:“我倒是不怕人,就是沒衣服,不好意思上你那兒去。”正說到這里,陳大娘已經花了四個銅子,買了一小包茶葉,上一壺茶,送了進來,聽到說桂貞要玉子去玩玩,就說:“喲!姑娘!那怎樣有臉進門啦?你穿的是什么?她穿的又是什么?”說著這話,一只手掏起桂貞的長坎肩,就著亮兒看了一看,問道:“這叫什么綢?多少錢一尺,倒怪好看的。”桂貞扭著身子,牽住衣服道:“這不值什么,叫什么明花葛,五六毛一尺,就是挺好的了。他給我做了幾件這樣材料的衣服,說是隨便出來穿。”陳大娘道:“喲!這樣好的衣服,還是隨便穿。姑娘,你真是好造化啊!”
桂貞一進門,受了她們這一陣恭維,倒不好怎樣謙遜了,只是微笑。陳大娘忙著斟茶,又要拿錢去買兩根煙卷請客。桂貞在身上掏出一盆炮臺煙卷,說道:“你別費事,我這兒帶著呢。”竹子在外面屋子里,看見她拿煙出來,笑道:“桂貞姐,你抽這么好的煙,給一根我嘗嘗吧。”桂貞笑道:“我倒忘了你呢。”隨手在身上一掏,掏出一卷銅子票,便交給了竹子,笑道:“你拿去買一點兒吃的吧。哪天你和姐姐一塊兒到我家里去玩玩,我還要弄些東西,請你姐兒倆。”王氏見這面說得挺熱鬧,也走了過來,圍著桂貞說笑。桂貞坐了一會兒,告辭自去。玉子攜著她的手,送出大門口。兩人因貪著說話,在柳蔭里慢慢走著,不覺同行到一條石板橋上。桂貞站住了腳,說道:“你別送了,回去吧,哪天到我那里去,咱們再談吧。”
玉子正要說什么,一抬頭,只見周秀峰夾著一包書挨身而過。周秀峰因為她迎面望著,以為是打招呼呢,便用手扶著呢帽檐點了一個頭。玉子不能就這樣受了,也點頭還禮。周秀峰過去,玉子就先對桂貞道:“這個人是大學堂里一個教員,我媽認得他。”桂貞也不知道她為什么要說這句話,也只好說了一句:“是嗎?”
橋那邊停了好幾輛人力車。桂貞揀了一個干凈些的,也沒說價錢,就坐上去。車夫問了一句“哪兒”,扶起車把,飛也似的便跑走了。
玉子站在橋上,不住地出神,兩手插在長衣袋里,一步一步,慢慢走回家去。走進屋,陳大娘又把那窩窩頭蒸熱了,重新端出來,說道:“你沒有吃飽吧?再吃一點兒。”玉子道:“我也不配吃那個,擱著吧。”陳大娘道:“你瞧這孩子,好好地說話,她倒又生了氣。”玉子也不向下再辯說,便盤著腿,又坐在炕上,繰那衣裳縫。
她想到桂貞雖然做了二房,看起來很值。從前是過的什么日子?現在又是過的什么日子?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光景,不吃一點兒、穿一點兒,真算空在世上走一趟。爺們兒發財不發財,看他有沒有本事。娘兒們發財不發財,就看她臉子長得好不好。有了好臉子,就可以找到好主兒。就說桂貞,她不是窮人家的姑娘?現在怎樣做了太太呢?人家都說我長得漂亮,我想至少和桂貞也差不離。她能有出頭之日,我就沒有出頭之日嗎?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她是遇著了這個姓屈的,我呢?想到這里,好端端的脖子上發起熱來,那繰縫的針,不覺連在左手大拇指上戳了個小窟窿。芝麻大的血珠子,直向外冒,把雪白的衣料,倒印上了一些紅點兒。她趕快走下炕來,撮了一點牙粉將血眼按上。
竹子正走進房來,問道:“姐姐,怎么樣?割了手嗎?”玉子道:“不是割的,是針扎的。”竹子道:“嘿!這么大人做活,還戳了手,怪不怪?”玉子正要說她妹妹什么,偶然一抬頭,只見對面樓上窗戶邊,正站著一個人呢。她就不作聲,還是坐在炕上做活。妹妹去了,她自沉沉地思想,半晌,不覺嘆了一口氣。陳大娘在隔壁屋子里聽見,說道:“你瞧這孩子,我知道你沒有吃飽,叫你找補一點兒,你不吃,這會子,你倒餓得直嘆氣。”
玉子聽了母親的話,不覺噗嗤一笑。正是:
無人能解女兒愁,唯怨不逢知己說。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