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形意拳的靈魂和源泉
形意拳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靈魂和源泉,它是格斗技擊的制敵之術,又融強身養生、演藝觀賞于一體,能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人們的需求轉化而生生不息,因此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形意拳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立論依據
陰陽是古代中國人認識世間萬物的基本概念之一。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認為,世間萬物均具有陰陽屬性,由陰陽來協調、平衡,陰陽兩方面發生對立統一矛盾的運動,才可推動世間萬物乃至整個世界的變化和發展。
形意拳的先師們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總綱,從人身肢體、運動形態、人的狀態三方面,演繹出一系列陰陽表征,根據“陰陽對立,陰陽轉化,陰陽相濟”原理,“內外兼修”提出一系列技擊、健身養生的原理和方法。根據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學說,創編出形意五行拳(劈、崩、鉆、炮、橫五拳),鍛煉人體五官、五臟功能,形成形意五行拳相生關系(劈拳變鉆拳,鉆拳變崩拳,崩拳變炮拳,炮拳變橫拳)和相克關系(劈拳破崩拳,崩拳破橫拳,橫拳破鉆拳,鉆拳破炮拳,炮拳破劈拳)。形意拳講究人體自身的平衡。孫祿堂《意拳述真·自序》有言:“若偏陰偏陽皆謂之病。夫人之一生,飲食不調,氣血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陰陽不和之故也。”
二、形意拳拳法套路以仿生學思想為基礎
相傳,宋代的岳飛提倡雙推手法,又以“鷹熊競志,取法為拳”,仿鷹形為攻,熊形為守,教練將士習武,此為形意拳之源。據記載,明末清初的姬際可得到岳飛的拳經,配以十種動物之形,潛心修煉,創立心意六合拳。與之一脈相承的形意拳,模仿龍、虎、猴、馬、蛇、雞、鷹、熊、鮐()、鼉、鷂、燕十二種動物的形態和技能特長,象其形,取其意,形意合一,內外兼修,創編了形意十二形拳。形意拳不僅要求內意和外形統一,而且要體現出動物技能特長的內涵,即動物的天性和靈性,轉變成人的多種能力,為人所用,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三、形意拳演練結構以風水方位學為特征
形意拳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影響,演練套路的基本結構遵循傳統的風水方位學原則。形意拳的起勢動作,面南向北,居右虛左,遵循古代儒家“負陰抱陽”“尊左卑右”,兵家“用兵則貴右”“吉禮左還,順天以立本,武禮右還,順地以利兵”的傳統俗規;行功走趟的基礎套路結構,左右往返,都以雙趟進行演練,每趟又以四步或六步的偶數為組合,顯現著成雙配對,均衡協調等美學原則,陰陽轉換、周而復始的時空觀點;收勢結束時,又始終如一,回歸原地(即從場地右側起,再回到場地右側原方位上),體現著善始善終,尋根歸宿的民族意識和倫理道德。
四、形意拳功法修煉以道功道術為要旨
由心意拳衍生而來的形意拳,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與道教思想、道功道術有著緊密的聯系。形意拳之所以內勁氣足,是丹田中的氣不斷地聚藏與發放的結果?!暗馈本哂刑撿o、柔弱、樸素、自然、無為等基本的思想特征,而這些富有哲理的思想特點,對于提高練拳的層次,達到練拳的高境界,具有寶貴的指導意義。
五、形意拳道德修為以孔孟仁學為準則
清代,孔孟思想是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深深影響著當時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酌先蕦W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曾是形意拳人道德行為的準則,在形意拳的拳譜內容、授徒規矩、涵養品德、技擊思想等方面都有鮮明體現,至今仍有明顯的積極影響。
崇尚武德是形意拳門的優良傳統。《形意古拳譜》教導:“六合自古無雙傳,多少玄妙在其間。假若妄傳無義人,招災惹禍損壽年?!比绻皇侨似范苏娜柿x之人,寧可不傳也不輕傳。
形意拳歷代大師都重倫理,修武德,一貫講道義,講誠信,寬厚待人,危難時表現出英雄俠義氣概,以民族利益為重,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受到人們的敬重,同時也形成了形意拳的良好風尚。形意拳技擊性強,但形意拳人歷代相傳要涵養品德,要以誠實、仁愛、寬容、理解之心面對一切人與事,絕不可爭勇斗狠,不可隨意出手傷人。
六、形意拳健身養生以“天人合一”為境界
世間一切人和事都應順其自然,合乎其道?!疤烊撕弦弧笔侵袊湃俗鸪绲囊环N重要思想,也是人們希望達到的理想狀態,對形意拳修身養性的理論具有明顯指導作用。

宋氏形意拳宗奉的《內功四經》源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生命科學、哲學思維等密切相關
形意拳強調“內外合一”“術道并重”“周身協調”。“內外合一”的“內”從生理學角度來說是指代人身體內部各臟腑器官及大腦的意識,而“外”則指代包裹著“內”的物質,如皮膚、骨骼、肌肉以及肢體動作。若從整個大自然中看,整體的人是“內”,而“外”則是人身之外的一切環境。“術道并重”中的“術”是說習武者的武技、技藝或者習練方法,“道”是世間萬物都要遵循的法則和規律,形意拳的“道術并重”要求習武者必須按照一定的自然規律、運動規律來練習,最終達到人的“周身協調”?!爸苌韰f調”的重要途徑是養氣。古人云:“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養氣是傳統養生學的精要。形意拳“養性得天和”,用意練拳,行拳練氣,練意調神,練養并重,靜養與動養相結合,神完氣足,周身暢通協調。
形意拳講究內外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的外三合。形意拳的站樁練法,無論渾元樁還是三體勢,也都要求“合”。這種“合”,既是動作協調一致、和諧平衡的技術要求,也是內在的心意思維與外在的形象動作相合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