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翠綠和灰黃的豫北山區(qū)被炮彈和鮮血增加了血腥之氣,周圍的鳥獸也都被激烈的槍聲嚇走了,等到重回寂靜,還是不敢出現(xiàn)。而大家都在忙著收拾尸體,很多尸體還有余溫,不斷滴著鮮血,但是生命已然逝去。
山下和山腰的兩撥人不斷地集結(jié)人員和物資,準備下一場戰(zhàn)斗。就在這緊張的氛圍中,老班長帶著劉景榮和栓子在熬制金汁,沒過多大一會兒,臭氣熏天,周圍的人都受不了了,而劉景榮和栓子忍不住吐了好幾次。
這一次,鬼子又是一陣炮轟,然后對著陣地一陣沖鋒,同時,其他地方的戰(zhàn)斗也打響了。頓時,周圍槍炮聲響成一片,在鬼子沖鋒時,勢頭非常猛。張義見大家抵擋不住了,就收縮防線,退回到第二條防線。恰這時,老班長帶著劉景榮、栓子等一眾炊事班戰(zhàn)士,抬著一桶桶臭氣熏天的金汁,雖然桶做了些密封,但是臭味還是熏得大家惡心不已。等到鬼子靠近,大家就把桶推下山坡,有的鬼子被砸中后受傷,有的滾下來后經(jīng)過一番磕碰翻滾,里面的金汁早就灑出來了,被淋到金汁的鬼子皮膚燙傷,很快潰爛,沒被淋到的鬼子,也被臭得直犯惡心,而身上有輕傷的鬼子,不一會兒也感覺傷口瘙癢,癢疼難忍。
不多久,沖鋒的一般鬼子就失去了戰(zhàn)斗力,發(fā)覺部隊的鬼子也趕快退回去。任誰都沒想到,平日里大家的排泄物還能派上這用場,加熱后可以燙鬼子,也能讓鬼子傷口感染,實在不行,熏熏鬼子惡心一下也行啊。只不過,這次大家也給惡心到了。
太陽即將西墜,這時的張義帶著大家去其他陣地包抄鬼子,和其他兩個連形成合圍的態(tài)勢。這次,換成張義進攻了;大家?guī)R武器裝備,劉景榮看天色將晚,萬一打得難解難分,大家餓了可就難辦了,于是他給老班長提議帶些土豆和紅薯,讓大家餓的時候撐一撐。很快,大家各帶了一些土豆和紅薯。
這次,大家對著山下的鬼子發(fā)起沖鋒,鬼子也嚴陣以待,又是一場你來我往的拉鋸戰(zhàn)。大家打到最后,手榴彈竟然用的差不多了。劉景榮情急之下,竟然拿起土豆和紅薯向下扔去,一邊扔,一邊喊:“手榴彈!”
戰(zhàn)場上的手榴彈通常是按質(zhì)量好壞來區(qū)分的,鬼子用的手雷和手榴彈多是放TNT炸藥,殺傷半徑15米左右,而國軍當時手榴彈最好的殺傷半徑也在12米左右。這在人員密集的區(qū)域很容易誤傷自己人,所以日本人通常會在戰(zhàn)場上喊一句“手りゅう弾”來提醒隊友注意。
劉景榮當時沒想到,這一舉動讓鬼子直接趴下了,其他的兵一看這情況,紛紛拿出手榴彈,拉響導(dǎo)火索扔向鬼子,有的甚至直接扔石頭砸鬼子。這讓鬼子一時懵了,有的發(fā)現(xiàn)扔在身邊的“手榴彈”竟然是土豆或者紅薯,就生氣的帶槍沖鋒;而真實的手榴彈也接連炸響,把鬼子炸得死傷慘重,又趕快趴下。這樣虛實結(jié)合之下,鬼子竟然摸不著頭腦了,有了退守攻勢的想法。這時的日軍指揮官,為了鼓舞士氣,身先士卒,一手拿刀,一手拿著王八盒子沖鋒。
“砰”的一聲響,大柱不知道從什么地方打了一槍,子彈穿透指揮官腦袋而過,巨大的沖擊力直接給他來了個大揭蓋。鮮血從他的頭頂涌出,順臉流淌到地面上。
這下,鬼子處于無人指揮的境地,趕快退回去進行調(diào)整。很快整個陣地的戰(zhàn)斗形勢都發(fā)生了逆轉(zhuǎn)。這次,大家繳獲了日偽軍不少的武器和裝備,還有一批偽軍俘虜,著實揚眉吐氣了一把。但是,這一仗擊斃鬼子63人,大約160多人受傷,打死偽軍45人,受傷的大約70人,而國軍方面一下子犧牲150人,還有70人受傷。
老班長打掃戰(zhàn)場時,還不忘對大家抱怨:“葫蘆是個敗家子兒,把土豆和紅薯當手榴彈扔了,它要能放個響,我頭朝下走路。”
“中了!老班長,要不是葫蘆機靈,咱還贏不了呢。”有的人勸他,有的人還開玩笑說:“這土豆和紅薯要是能放響,咱誰還敢吃你的飯了?”說著有人大笑,有的還說:“說葫蘆敗家,你是會過日子啊,燒開一大堆金汁去惡心鬼子,俺也惡心的吃不下飯了。”“吃不了,把你的給俺,矯情個啥啊?”還有人順著繼續(xù)說,大家打了個小勝仗,也該開心一下了。
之后,大家掩埋尸體,救治傷員,大家做著自己的事。而黃立偉也論功行賞,對張義的連隊記了一功,同時給老班長的炊事班獎勵了1瓶白酒,其他人也各有獎勵。同時,大家看到了一張新面孔:大柱。他憨厚一笑說:“張連長,俺不參軍吧,你天天找俺,孩子托付給他舅了,俺帶著所有糧食和家伙來打鬼子了。你看得上俺這打禽獸的獵人,再往后,就跟你打鬼子了。”
“大柱好口才啊。”張義立即夸贊:“你把禽獸和鬼子相比,還挺不賴!”說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當晚,劉景榮找來了一些窩頭、白蒿、紅薯、土豆絲,半碗黃米飯,倒好三盅酒,開始按照師父教的方法來超度亡靈,這次,劉景榮說:“眾弟兄,為眾生,死得其所,魂魄得脫,黃泉悲苦,一路保重,苦盡甘來,早登極樂。”隨后,他把三盅酒倒在地上。
沒過多久,一陣風(fēng)吹來,其中有人說:“替我們報仇,多殺鬼子。”有的說:“俺爹娘和媳婦還不知道呢,這可咋辦?”也有的說:“俺還沒個媳婦,太冤啊!”很催淚的是這個聲音:“俺不想來,他們抓俺來,俺死都不知道為啥而死,俺才冤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大都對戰(zhàn)死表示不甘。
劉景榮再次念安魂咒,并念完后對大家說:“我暫時祝你們一臂之力,大家可回家托夢,告知家人。”沒過多久,劉景榮完成了法事,回去休息。
果然,這一仗之后,鬼子一連10多天都沒再來。有一天,部隊沒有戰(zhàn)事,劉景榮因為帶著大家找了很多野菜野果,大廚老班長帶著大家做飯做菜,戰(zhàn)士們難得清閑,就準備做頓豐盛的晚飯來犒勞大家。當天晚上的飯菜格外豐盛,所有人也難得吃了頓飽飯,甚至還有所剩余。
當晚,栓子叫醒了劉景榮:“三哥,快醒醒!”劉景榮被叫醒后,滿臉不情愿,一身起床氣,他不滿地問:“咋了?”
“剛剛有幾個人到炊事房,去偷東西吃。”栓子一臉焦急地說:“我怕一人打不過,咱倆去吧。”
“啥?”劉景榮一聽有人偷吃的,立馬就清醒了,他挨過餓,當然知道糧食的重要。他趕快穿上衣服,顧不得打綁腿,穿上鞋子就和栓子去炊事房。
倆人來到炊事房,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人,但是存放的窩頭,紅薯、土豆絲和黃米飯等飯菜少了很多。倆人面面相覷,劉景榮和栓子一起尋找;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黑影在暗淡的星光下掠過,他們連忙跟過去。卻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一塊墳地。更令他們吃驚的是,被偷的剩飯竟然有序地分在一個個的墳頭。
這不由得讓劉景榮二人倒吸一口冷氣,劉景榮心想:難道是戰(zhàn)死的兄弟們餓了?劉景榮仔細想了想白天,大家光顧著吃飯開心了,確實沒有給陣亡的將士祭奠。他們在戰(zhàn)場上拼命,也只是為了一口半飽的飯菜,而因為戰(zhàn)事緊急,很多人甚至都沒有吃上飯就血灑戰(zhàn)壕了。都是苦命人,大家被迫打仗,不是死了就是在赴死的路上,這些弟兄們拼了命,才保住了自己這些活下來的人活著。想到這兒,劉景榮羞愧不已。
于是,他跪下磕頭說:“各位弟兄,你們是為了保護我們,才死在戰(zhàn)場上。如果沒有你們,那早死的就是我們,今天我們沒有祭奠,是我們考慮不周,特來道歉;但是糧食珍貴,你們享用完了,可否讓我們收走?”
果不其然,來了一陣涼風(fēng),不知是不是幻覺,風(fēng)中夾雜著絲絲笑聲。栓子就想直接去拿那些飯菜,被劉景榮一把攔住了。小聲對他說:“現(xiàn)在大家正在享用,晦氣沖天,你要是帶走,肯定被毒死。等明天天亮,我驅(qū)趕飯菜上的晦氣后,大家才能享用。”
“眾弟兄,明天我將為大家做場法事,望大家安息,保佑我們多殺鬼子。”劉景榮說完磕了四個頭,就回去了。
次日,劉景榮把昨晚的事報告連長張義,并說:“戰(zhàn)場上,如果不是他們拼命赴死,哪兒來現(xiàn)在活著的咱們?都說人死不能復(fù)生,但是生前兄弟一場,死后不能忘記他們啊,我想以祭奠為名為英靈們做了法事。”
“好小子!”張義說著竟然不由得淚濕眼眶:“老子叫張義,大家都說俺仗義,軍人義字當先,你竟然比俺還仗義。你放手去做吧,有俺在!不能光叫你小子仗義了。”
這次,劉景榮白天做了場法事,山里的百姓聽說當兵的打鬼子死了不少人,紛紛送來香燭紙炮,還送了糧食和蔬菜。當兵的既感激又羞愧,以往他們打過百姓,抓過人,搶過東西,哪次不是理直氣壯的?這次老百姓自己送上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接了。
當天,劉景榮的法事非常成功,張義還給大家說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話:“大家都是窮苦人出身,大都想著好好過日子。俺也一樣,可是為啥有時讓大家當兵,甚至非抓丁不可呢?很多兄弟死都不知道為了啥、為了誰?俺今天說說,大家有誰見過鬼子的沒?他們個不高,拿著槍,扛著炮,開著船,坐著飛機,騎著馬,坐著車,在中國的土地上耀武揚威;光在南京就殺了30萬人啊。這還不算,鬼子所到之處,都是殺光人,搶光東西,燒光房產(chǎn),鬼子還叫‘三光’;更美其名曰‘大東亞共榮’。”
“不假!”劉景榮把自己見過的屠村場景說了一遍,沒想到大家見得更多,不由得讓大家對禽獸不如的鬼子更加憤恨。
“這些畜生不死,咱能有好日子過嗎?”得到了大家響應(yīng)后,張義繼續(xù)說:“說到打鬼子,誰打呢?你不去,我不去,都不去,鬼子來了咋辦?都說打鬼子要死人的,咱不打鬼子就不被殺了嗎?原本日子都不得過,鬼子一來,日子更苦啊,遲早也是餓死;橫豎都是個死,干啥不拼一把呢?說小了,打鬼子,吃國糧,說大了,保家衛(wèi)國,又有條活路,又光榮,誰加入,咱現(xiàn)在就發(fā)槍,一起打鬼子!”
張義的話有了些作用,當即就有人義憤填膺,想要打鬼子,其實他們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掙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