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奉天殿
“啟奏爺爺,高麗使臣已至奉天殿外!”
“宣”
“宣,高麗使臣覲見”
“下國使臣趙浚(李芳遠),參見大明皇帝陛下”
“平升”
“謝皇上”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下國原國王王禑倒行逆施,欲攻遼東被門下侍中李成桂所阻。
現任國王王昌退位讓賢,門下侍中李成桂受群臣擁戴。
奏請宗主國大明皇帝陛下,冊封李成桂為王。
現有國王王昌親筆信及國書呈上,請大明皇帝陛下御覽!”
王景弘將國書遞交給朱元璋,國書內容朱元璋早就知曉,不過還是打開煞有其事的看了起來。
“宣”
“奉天承運,皇帝詔
曰: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美稱,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李成桂體天牧民,準永昌后嗣,欽此!”
“朝鮮使臣叩謝大明皇帝陛下!”
這就是開國皇帝的霸氣,不用詢問群臣意見,直接宣旨,準備反對的孔訥退了回去。
孔訥聽到亂臣賊子請求冊封,準備反對的,王禑是北元冊封的屬國國王,還接受了朱元璋的冊封。
從哪方面看,李成桂都是亂臣賊子,這是刷存在感的好時候,他怎能容許錯過?
可惜朱元璋根本沒打算商議,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他沒心情在這個事情上和人扯皮。
圣旨已下達,孔訥可沒膽子在屬國使臣和滿朝文武面前駁朱元璋的面子。
他們雖然看不起鳳陽朱家,可不代表頭鐵,相反很惜命。
趙浚和李芳遠大喜,最難任務就這么完成了,可現在還沒完,人家的誠意已經拿出來了,他也要投桃報李,他們可不敢得罪大明。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下臣有事啟奏!”
“準奏”
“我國長期遭倭國犯邊,今朝鮮局勢動蕩,恐無法遏制日益糜爛之局面。
下臣奏請宗主國出兵,保我朝鮮國土不失,朝鮮愿世世代代尊大明為宗主國,如違此誓,天誅地滅!”
“不可,啟奏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趙勉對冊封李成桂的事情并不反對,這也不關他的事兒。
出兵朝鮮就不行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戶部可沒多少銀子。
“講!”
“啟奏皇上,現長江進入汛期,不可輕動刀兵,請皇上明鑒!”
“啟奏大明皇帝陛下,大明兵將軍餉糧草均由朝鮮負責,只求皇上恩準!”
“戶部尚書,可有異議?”
“微臣無異議!”
趙勉無話可說,戶部不出銀子就行,剩下的就和他沒關系了。
“啟奏皇上,微臣有本奏!”
“講”
“微臣舉薦涼國公藍玉為主將、開國公常升為副將前往朝鮮國討伐倭國,揚我國威!”
齊泰心里一動,這不是好機會嗎?前段時間他們還討論勛貴外派的事兒,這不就來了嗎?
朱允熥詫異的看著齊泰,他還以為文官要阻止,沒想到居然主動舉薦藍玉。
傅友德、馮勝幾人失望的看著齊泰,早知道你支持,他們還踏馬準備個屁啊!
昨天他們回府后召集人查資料談討論可能出現的情況,讓人潤色,背了老半天。
今天來上朝的路上還在背記,就等早朝大展身手。
準備上演武將引典故,駁文臣的好戲,結果你踏馬不反對了,狗東西!
“宣”
“奉天承運,皇帝制
曰:
倭寇犯邊,流劫沿海,戮我百姓,搶我財物,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準屬國朝鮮所請,涼國公藍玉作戰勇猛、身先士卒、百戰百勝之將軍,朕甚嘉之!
制:涼國公藍玉為征倭大將軍,長興后耿炳文善守,越雟候俞通淵通曉水戰,有乃兄之風,為副將;
五軍都督府抽調四萬精銳之士,水師大小戰艦六百艘悍卒一萬人組成征倭大軍,不破倭寇,誓不還朝!欽此!”
“末將藍玉(耿炳文、俞通淵)接旨!”
齊泰滿意了,雖然常升沒調走,可藍玉走了,他們的壓力小了很多。
朱允熥滿意了,基本達到預期目的,工匠的事情他自己就能搞定,無須朱元璋答應。
李芳遠滿意了,他的野心很大,這次可以近距離觀察大明軍隊的戰斗力,至少能看清楚,大明到底如日中天還是外強中干。
只有趙浚把疑惑壓到心里,他認為很困難的事兒,居然這么容易解決了,被冷落的那段時間,他都感覺無法完成主公的任務了。
現在雖然付出了一定的糧草,可也給他們喘息之機,至少不用為倭寇的事情擔憂了。
他們只要整肅內部恢復民生就行,他還有自己的政治抱負,那就是改革。
只有傅友德、馮勝、常升、徐允恭幾人郁悶的很!
準備的那么充分,憋在肚子里吐不出來,只能冷冷的盯著齊泰。
齊泰被幾人盯得渾身不自在,他以為這些武將因沒舉薦他們才對他不滿的。
武將好戰他當然知道,可相比較而言,藍玉和常升的威脅最大罷了。
吳王府
朱允熥趴在書房里奮筆疾書,他要把對倭國的政策給寫下來,派人跟著藍玉,到時候也能及時叮囑藍玉,這個人就是鐵鉉。
作為他選定的兵部尚書,不能不接觸兵事。
鐵鉉雖有那個天賦,可現在還是文臣,需要到軍中歷練一番,他可不想自己的兵部尚書不懂兵事。
專業的事情,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干,兵部尚書由文臣擔任,那是一種制衡,他并不反對。
可不通武事的人統領兵部,那就不能被允許了。
六部也不是大小事情都要上奏皇帝的,按皇帝還不得累死?所以尚書的權限還是比較大的。
“鼎石,你去辦一件事,這件事情必須你親自去辦,咱讓錦衣衛保護你的安全!”
“請殿下示下!”
“沿海府縣常年遭受海盜襲擊,你清楚吧?”
“略有耳聞!”
“好,去遭海盜襲擊的地方走一遭,不用干什么具體事,多聽、多問、多看,半個月之內趕回來!”
“是,殿下!”
鐵鉉沒有多問,既然殿下讓他走訪,肯定有殿下自己的道理,他照做就是。
他要求藍玉做的事有點暴力和血腥,鐵鉉只有親自去感受了,才知道倭寇的殘暴,到時候哪怕不認同,也不會反對,徒生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