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川補習班
- 重生2005:我只想安靜的賺錢
- 木土土
- 1999字
- 2024-05-29 09:46:19
一個小時的時間,孟小川把王雨柔那幾道搞不懂的習題,解釋的清清楚楚。
“小川不愧是大學生,這本事可比鎮上的老師厲害多了!”
臨走的時候,王嬸對孟小川贊不絕口。
送走了王嬸和王雨柔,孟小川的心里,有了賺錢的計劃。
上水村的學生,大都去鎮上的中學讀書。鎮上的中學教學質量很一般,老師的水平沒辦法跟城里相比。華夏國的百姓,無論貧富,對子女的教育都很重視。
孟小川雖然稱不上名師,但是本科大學生的身份,在上水村還是很有號召力。
說干就干!
第二天早上,村頭的大柳樹上,出現了一張手寫的廣告。
“小川補習班正式招生!”
“業務范圍,初中數學,物理,化學!由應屆大學生孟小川親自授課。”
“價格公道,提分效果明顯,如果成績沒有明顯提高,愿意全額退款。”
“歡迎大家來林成東家咨詢。”
村頭的大柳樹,已經生長了四十幾年。
高大的柳樹遮天蔽日,上水村的老少爺們,最喜歡在樹蔭下聊天納涼。
可以說,這棵大柳樹的所在,就是上水村最繁華的步行街。
所以,孟小川選擇把補習班的廣告,貼在大柳樹上。
不到一天的時間,孟小川就接待了七八位來咨詢補課的具體事宜的老鄉。
對孟小川的補習班,姥姥和姥爺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當了一輩子老師的姥爺,對孟小川的決定并不支持。
“給孩子上課多辛苦,小川好不容易回村,應該好好休息一下。”
倒是沒怎么讀過書的姥姥,贊成孟小川的做法。
“小川已經是大人了,他不偷不搶,憑本事賺錢,挺好。”
當然,這兩位老人的想法,對孟小川的決定,沒有太多的影響。
廣告貼出去沒多久,就有人來找孟小川咨詢。
“小川,你今年高考考了多少分?”
“557分,我的語文成績不太好,拖了后腿,但是我的數理化成績都很好!”
“小川,你這補習班怎么收費啊?”
“十五天的課程,每人收600塊錢。如果人數多的話,我還會給大家打折。大家放心,都是鄉里鄉親的,我不會多收大家錢。”
“小川,你這課程怎么安排?”
“上午八點到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到五點半,中間的時間給大家安排午休,保證學習的效果。”
........
孟小川在姥爺家的倉房里,翻出一塊有些破舊的小黑板。還有幾根長短不齊的粉筆。
在經過一天的準備之后,小川補習班正式開課。
報名上課的,共有五名學生。其中三名是初三的學生,另外兩名,正在讀初二。
孟小川把這五名學生分為兩個班。
初三班和初二班。
初三補習班安排在頭兩節課。
孟小川補課的方法很獨特,他把近十年中考的真題,按照課本的內容分類。
用這些真題對學生們進行測試,針對學生們出現的問題,重點講解。
這種補習方法,簡單直接。這些真題所涵蓋的知識點,就是中考的考點。初中的知識點就那么多,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把這些知識點摸透,那么中考絕對沒有問題。
“林清,你說說第二道題的解題思路?”孟小川點名坐在他面前的少年回答問題。
這道題只有他一個人做錯,其他兩位同學則沒出現問題。
被孟小川點名,林清有些緊張,思考了一下,這才回答,“這道題,我覺得應該用二元一次方程。”
“你這方程怎么這么貴,二元才能解一次。”
這話讓三個少年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緊張的情緒也隨之消失。
孟小分川繼續說道,“你的解題思路,出現了問題。這道題用二元一次方程,沒辦法得出結果。想要計算這道習題,我們需要使用一元二次方程。”
孟小川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進行演算。
三名同學目光炯炯,盯著孟小川的動作。眼神中全都是對知識的渴望。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初三班的課程結束。
“大家對我講課的方式和內容有沒有什么建議?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跟我提。”課程結束的時候,孟小川沒有立即放學,而是跟三名學生進行交流。
“小川老師講的很好!”林清開口道。
其他兩名學生也表示贊成。
孟小川笑著點頭,“那大家回去之后,幫我跟同學們宣傳一下。如果有更多的人來上課,我可以把大家的補課費降下來。每增加一名學生,大家的補課費下降50元。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每個班最多招收十名學生,人數超過十人,我會增加一個班級。”
放學之前,孟小川還不忘跟學生們宣傳小川補習班。
送走了三名初三班學生,兩名初二班的學生,已經來到院門口。
“你們把我發給你們的習題做一下,我去喝口水!你們放心,這個不算在你們上課的時間了。”
把初二班的學生安排好,孟小川回屋,正準備去水缸里舀水喝,姥姥已經端出一杯清茶。
“喝這個,這個對嗓子好。”
孟小川笑著接過,一飲而盡。
接連上了一個半小時的課程,他的嗓子早就已經冒火了。
這老師,不是那么好當的。
“謝謝姥姥!”孟小川笑著跟姥姥道謝。
姥姥指了指里屋,小聲說道,“這是你姥爺給你準備的!”
孟小川笑著點頭,雖然姥爺不支持孟小川去給學生補課,但還是貼心的為孟小川準備了清茶。
“那我去上課了。”
“去吧!”
孟小川出門,繼續上第二堂課。在孟小川講課的時候,一位身材很是魁梧的中年人,大步走近孟小川家的小院。
他好像對孟小川的講課很感興趣,站在院子里,旁聽孟小川講課。
雖然不認識這位旁聽的中年人,但是孟小川猜測,這人應該是他的目標客戶,來這里旁聽無非是想看看孟小川的水平。孟小川也不在意,仍舊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