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如高臥且加餐
- 神話志異:從青丘開始成道
- 三三零三
- 2015字
- 2024-05-30 08:00:00
劉錫眸光微垂,在眾人臉上依次掃過。
眼前這些,有幾個不曾受過父親生前恩惠,有幾人沒讀過圣賢文章?
但那又如何呢?
即便有個秀才身份,終究只是升斗小民,科舉中第也是嘴上說說,誰真有把握能在無數學子之中脫穎而出。
眼前利益尚且難以把握,哪還有余力維系心中的道德底線。
若是劉錫父親還在人世也就罷了,如今情勢急轉,或許投資許家才是正確選擇。
于是緊接著,他又吟出了后面兩句:“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隨著這第兩句詩句出口,在座眾人無不變了臉色。
能在這里和許寧飲酒交際之輩,即便沒有官位在身,也都是讀書人,對于詩詞文章的高下水平自有判斷。
若是詩句尋常也就罷了。
但隨著劉錫兩聯一出,今日之事流傳出去幾乎已是板上釘釘!
自大唐貞觀始,新興的格律詩體便已生出萌芽。
大齊立國后,文圣公著書立說,物質豐富文化發展,詩詞之道更是多有演化。
如今天下承平,社會風氣的導向之下,詩詞文賦極端盛行,然而名篇卻不多見。
劉錫剛剛短短四句,便已道盡了人心易變,世態炎涼。
而在座之人有一個算一個,皆是其中被嘲諷的反派主角,注定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許寧的臉色更是慘白如紙。
如此詩篇傳頌出去,先前許家所做的一切布局,近乎便要毀于一旦了。
這便是一首好詩的威力。
千古名篇,能捧人,也能毀人。
前世多少美人名將,因為一句詩而青史留名,又有多少奸佞小人,因為一首詞而遺臭萬年。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不遠處,青衫老者的臉上同樣閃過一絲動容。
原本以他的見識才學,還不至于因為幾句詩而心旌神搖。
但這兩句,卻恰恰說在了他的心坎上面。
當今天子行事作風不合圣人之道,他持心秉正一心為國,最終卻落得一個君臣離心貶官下放的結果,心中自是郁憤。
而身居官場,一朝得勢自有無數人附驥攀鱗,如今一朝失意,卻又別是一番滋味。
在他身旁,白衣青年神色亦是驚艷,暗道這小兄弟還真是非同一般。
小小縣城之中,竟有如此潛龍。
身姿樣貌挺拔英俊,聲如金玉撩動人心也就罷了,就連品性文采都如此出眾,實在難得。
這次與韓韜同下江州,還真是來對了。
旋即他又似想到了什么,側目向身旁老者臉上看去,果然見他眼底波濤激蕩,不由會心一笑。
與此同時,劉錫也飲盡了杯中酒水。
他伸手一拋。
酒杯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平穩落在了酒桌邊緣。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嗓音疏朗恣意,憑生一股灑脫昂揚之氣。
絲毫不見原詩中隱含的沉郁激憤,亦非隱遁逃避的自我安慰。
而是真的滿不在乎。
好像他真覺得官宦浮沉,功名利祿,全不如吃飯睡覺來得重要。
在更深處,還隱約透出些別人聽不懂的逍遙出塵意味。
這一刻,劉錫好似脫離了這個世界,眼前浮現出青丘盛況。
見過那樣的風景之后,方知天地開闊滄海無窮,亦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境界自非眼前眾人能比。
腦海之中,那道本已靜止不動的白猿虛影,忽然又開始舞起劍來,卻已沒了先前的滯澀遲鈍。
轉眼竟連白猿本體都消失不見,只余下一柄長劍在上空飛掠。
似是得脫囚籠,再無桎梏。
“原來如此……這回輪到我指點沈清泉了?!?
劉錫按下思緒,瞥了許寧等人一眼,立時看出他們眼中的隱憂,心中忽地一哂。
我也是昏了頭了,先前還在這種小人身上花費那么多心思,真是毫無意義。
有這時間,還不如給小姨多講幾個笑話逗她高興。
“酒我喝過,坐就不必了,家里還有人等我回去吃飯呢?!?
說罷,劉錫也不再看幾人神色,轉身便欲離開這里。
來到這個世界十八年了。
有過喜悅,有過困惑,有過豪情。
也曾因為父母的離世而傷心,因為前途的壓力而迷茫,因為小姨的期許而奮進。
甚至,因為自己“劉彥昌”這個名字,而感到惶恐不安。
但到了今天,他忽然明白,一切已經和過去不同了。
青丘奇遇是一條引線,變的不止有外在的力量,還有他的心境。
既然走上了修行路,便應該一往無前。
無論當下的選擇是對是錯,真正下定決心后就去履行,不必再猶疑彷徨。
雖然至今尚不明了所謂的“道境”是何含義。
但劉錫本能覺得,自己距離突破應該不太遠了,契機就在那篇劍訣上。
“小友留步?!?
“嗯?”
這時,突然有人把他叫住。
聲音雖然稍顯蒼老,卻也中氣十足,而且自帶一股威嚴,令人不敢輕忽。
劉錫轉頭看去,是剛剛角落兩人中的那名老者。
方才只是匆匆一瞥并未細看。
此時再看,就見老者雖然只是坐在那里,卻是身形挺拔氣度不凡,有種不怒自威的氣魄。
旁邊的白衣青年皮膚白皙,容顏俊美無鑄,精致之處比起自己都要更勝幾分,只是更為中性一些。
只從容貌氣質看,這一老一少顯然都非常人。
劉錫倒也沒在意對方這種有點不禮貌的說話姿態,回身靠近過去問道:“老丈剛剛是在喚我?”
“沒錯,你的詩做得很好。”老者沒有起身的意思,言語間卻不吝贊美。
“承蒙夸贊,只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
這回劉錫并未像在家里時那樣,否認這首詩的歸屬。
事實上,今天吟出此詩,本就是恰逢其會,借此對許家進行反擊。
貞觀之后王朝更易,歷史早已轉向,導致今朝并無前世那些盛唐華章,詩仙詞圣也都不復存在,出現的是另一批新的詩詞歌賦。
因此對他來說,前世的唐宋詩篇便是可用的資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