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大學校史資料(第三輯)
- 本書編委會
- 9664字
- 2024-05-30 14:11:18
青訓班總支委六月份工作總結
(1938年7月16日)
根據本月總支工作計劃,指給我們要加強兩個中心工作:
(一)加強黨內教育,培養干部。
(二)改善工作方式,實現具體化領導。
現在,就在這次總結里答復同志們如何實現這兩個中心工作。
一、關于干部問題方面
(一)干部的培養與分配

②總分項不符,原件如此。
特點:
1.計劃中數字是二十人,我們超過了二倍半。
2.六十九人中半數以上是經過黨員訓練班的訓練。
3.客觀上的原因:
(1)這一期來青訓班受訓的人,一般地都是文化水平不高,參加實際工作經驗的人比較少,雖然是純潔,但能力不高,和第四期比較起來是差得很遠,這一點組織科有統計。
(2)比較好一點有工作能力的,大部分在社會關系和政治上都比較復雜,還不能在一個短期內完全考察清楚,但是我們沒有放棄一個能力較好而政治上比較清楚的人,這些人在整個比例上說究竟是少數。至于有同志說“我們只發展老實人,只培養老實人”。這不是事實,只能說明這里面有些人能力差一些。
(3)流動比較大,時間短,教育工作還不能達到要求,特別是希望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出來的同志。
(4)新的干部,在黨齡上比較短,連長、指導員百分之八十都是在青訓班提拔的,他們黨齡平均都只有三個月。同時,在過去實際斗爭中的經驗還缺乏,因此在環境復雜的連隊中,他們的工作就感覺無〈辦〉法和苦悶。另一方面,也值得要我們提出的,就是這些同志雖然只經過了兩、三個月,但已經鍛煉出他們最難最寶貴經驗。我們相信,把[讓]他們經過一段時期學習,一定能夠幫助他們更大進步。
4.除掉客觀原因外,我們覺得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即是對連長、指導員在黨的領導和幫助下是不夠的,我們只是在一個系統下,對協理員有經常檢查,但忽略了在實際工作中來加強連長、指導員們的領導。特別是能夠想象出來的,沒有一個連隊能建立起健全的小組生活。我們小組生活,僅僅只限于學生黨員同志。
5.這一期的學生成份[分]和來歷是比較復雜的,即便是關于培養非黨的積極分子,有些連隊是做到了些,但整個來說,是非常不夠的。譬如說,我們經過了西青救關系培養了干部呢,一方面,是沒有看到報告,同時,的確在連隊〈也沒〉有什么工作和具體的結果。
6.培養教員是最弱的一環,我們還沒找到一批專門同志準備做教員工作。大家都知道的,我們曾經開辦一個教員訓練班,但所訓練是一些什么人呢?都是從連長、指導員、協理員或其他部門中抽出來的同志來訓練,結果,這些人一方面不能聚精會神的[地]去訓練,同時,又妨礙了連隊或其他的工作。記得有一次我們檢查某一支部工作時,發現某一協理員在這一時期中沒有把工作的積極性提得很高,每天忙著去做報告,翻參考書,本來我們在這支部內(二月班)把發展黨員工作要求比其他連隊要多,但他疏忽了這一工作。當我們批評時,他說“我忙不了,并不是情緒低,而是我要學習,或者就算我犯了這個錯誤吧?我把學習看成第一位,工作看次要了。”其實這個人話有毛病,但也不能怪他,實際情形是使他難辦呢!
7.總務處黨員數量少,大部分都是從監牢出來,失去關系而不易解決的同志,他們工作〈有〉情緒,在從前是很多的。因為政治上的苦悶,常影響工作,同時也因為我們對于非黨工作同志領導做的[得]不夠,但究竟這一部分工作是值得注意的,而且嚴重。在這一個月中,我們沒有把加強總務處看到[得]很重要,我們對于培養這些技術干部的工作做得很不夠,是不是不能解決這個困難呢?不是的,因為我們還沒有補充一些干部進去學習。
8.對外的干部分配是做了一些,但在黨員的分配上比對外要差得多。但外面要我們同志工作的,每天都有信來,特別是女同志。這一項工作也只有把內部弄好,才能完全集中力量去發展外面〈的〉工作。事實上每期我們已分配些并且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十七師、西青救,不過問題中心是還沒有真正大量地去發展對外工作,這工作在現在說只是開始。
這就是我們在六月中在培養干部中的經驗和教訓。
隊干部的教育
1.舉辦了黨員訓練班。
第一期人數四十五人,時間兩個半星期。
第二期人數二十五人,時間十天。
課程:黨史、支部工作、統一戰線中我黨、干部政策、領導方式、秘密工作與公開工作、黨團、軍隊中黨、農村中黨。
組織關系:

(1)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
(2)思想意識上的鍛煉。
(3)理論和實際打成一片。
支部工作:
(1)領導競賽。
(2)保證秘密條例。
(3)出墻報。
(4)領導鑒定。
(5)報告青訓班工作經驗。
(6)小組檢討會。
(7)主持晚會。
成績:一般地是完成計劃。
(1)加強黨員對黨的認識(特別是新同志),〈使〉他們真正感覺到黨的偉大。
(2)在思想上開展了反對自高自大、缺乏組織觀念的實際教育。
(3)使他們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的親愛和幫助,特別是在自我批評上。在畢業時,有一個女同志引起大家哭起來,這現象一方面是表示了小資產階級的弱點,同時也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的團結。
(4)教育和實際是聯系起來,特別是發揚了學習上的最高積極性。
(5)這些干部在青訓班各連隊中實際上起〈到了〉他的應有作用。
缺點:
(1)科目還比較多些,時間短,不能對每一問題都深刻研究。
(2)程度不齊,有些工人同志聽不懂。
2.我們的教育是和實際教育有密切聯系的。
(1)報告一次在青訓班如何做小組長工作。
(2)搜集一些實際材料,報告一次關于警覺性問題。
(3)在工作人員支部中報告一次干部問題。
(4)總支討論了兩個黨團,討論了四個支部工作,把一些實際困難的問題討論了一些具體辦法,記得我們曾〈就〉關于發展組織的工作討論了三十多種方式。
同時,我們發現有這些實際問題在我們干部中存在著:
(1)純感情觀念(小資產階級幼稚?。?。有二種:
①特務連發生了干部不同意調動工作而采取了簽名運動方式來威脅黨,把個人的利益看成超過黨的利益,只看見個人,看不見黨。
②不是工作上的團結,而是酒肉朋友(聊客)的感情;不去發揚同志在工作上的緊張,而松懈同志工作;軍事科同志注意到戀愛技術的研究。
(2)自高自大的實例。有二種:
①訓練班同志高傲到這種程度:別人批評,甚至于全訓練班同志來批評他的時候,他說:“你們的批評是無具體事實,正確的批評應該是像斯大林同志所說‘……’?,F在我批評自己就是根據斯大林的批評?!蹦且馑?,只有斯大林才能批評他。
②只知提高個人威信,擺架子,擺老資格。“我從前是多么偉大,現在還值得和這些毛頭小子一塊工作嗎?我看見過毛主席呀!毛主席叫我在這兒工作一時期就回去……?!?/p>
(3)調動工作不服從組織,講價錢,調了三次,有一次調他到軍隊中去,他幾乎要哭了,怕死。他說:“回去問一問媽媽,看她是否同意?”
調動工作的意義:
①工作與需要在黨是平常的事,個別服從全體。
②個人是否適宜。
③自己提出意見,但同時要服從組織。
④不是全部都是為了工作上的錯誤和缺點,這是不可免的,假若都是為了錯誤,那么我們天天都要調干部呢?恰恰相反,正是在克服干部的缺點中來教育和學習。
(4)腐化傾向:
①偷東西,一次,二次,三次……五次。
②浪費,沒有警覺性,太平觀念。
這些存在干部中的不良傾向,唯有清洗才能進步。
(三)對于干部工作一般的[地]檢查
1.堅持艱苦精神是不夠的。我們的優點就是青訓班工作的同志艱苦奮斗的精神,但另一方面,我們不只是夸張一下就完事,而要堅持到底。
為什么不能夠呢?
(1)工作上的疲勞,忙碌,沒有休息。
(2)在困難前面缺少了辦法,失去信心。
(3)在生活上的枯燥,沒有很好的待遇,甚至個別同志褲子沒有穿,感覺人生沒有快樂,而不知工作才是快樂的真意。
因為生活的艱苦,發生了三種觀念:
(1)老干部要求休息。過去斗爭太苦了,看不清我們前途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忘記了中國革命特〈點〉是持久的、長期的,我們的光明理想還需要更大的斗爭,尤其是今天——嚴酷戰爭〈的〉今天,這個幻想不應該存在。
(2)需要刺激。枯燥是沒有意義的,或者到前線上去,或者要是處在后方就得找一個能夠安慰的地方,找女人發泄吧!有個同志就是這樣,他常說,“或者把我送到前線戰死,或者我就要怠工,讓我休息,這個環境把我悶死了!”甚至還有同志有這種觀念:“找一個愛人一塊到前線去。”真是兩全其美。
(3)松懈,要求學習,精神麻痹。要知道松懈和散漫正是給敵人造〈成〉進攻的機會,同時,產生一個嚴重現象,怕到軍隊中去。
一個共產黨〈員〉和這些觀點是相反的——艱苦,埋頭苦干,看到今天,也看到明天;看到今天的工作環境,也看到整個政治環境。
另外,我們干部常忘記了看一看自己工作成績,他不想他的工作是已經給黨增加[添]無限光輝。青訓班是這些人培植起來的,只是一個事實,就可證明青訓班的發展不僅是要在中國爭取自己地位,同時,在友愛的太平洋東邊,歐洲大陸,將有無數青年在贊美我們,他們要看一看每一個中國青年的活躍,國際代表就要給[將]我們這個活躍帶到全世界去。
(四)總結起我們的經驗和教訓:
1.要求干部政治上堅定,能力、經驗是次要的,可以發展。
2.不僅懂得配置與分配適當人材[才]去工作,同時,要能夠鞏固自己的工作和干部。
3.不僅能夠配置現有干部去工作,同時還要準備預備軍。
4.避免一般地對干部領導,而要在思想上,原則上幫助。
5.黨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是口頭的,是實際〈上的〉。
6.懂得會測[衡]量自己的進步,不要停止,趕上去。
7.人都是有創造能力的,獨立工作能力是培養的,不是天生的。
斯大林說:“干部決定一切”,“決議和人是分不開的?!?/p>
王明同志也在今天的緊張環境中提出人才問題,正是恰到好處。
二、關于改善工作方式問題(中心工作之一)
(一)這一期總支工作方式上有一個優點,即是實現了集體領導。我們一共討論了七個部門的工作,這幾個部分工作都是問題比較多,而也是工作上最弱的一環。1.地方工作。2.工作人員支部。3.特務連支部。4.游擊隊支部。5.社會工作科。6.西青救。7.同學會??傊w同志幫助一個支部,辦法就比較多,我們討論一次,就有一次進步。同時,檢查工作也比較深入,過去總是一般地報告今天開了什么會,明天再開什么會,等等?,F在我們能集中大家發問,一定把這個支部的問題發掘出來,例如在發展組織問題上,我們問“你注意對象的成份[分]嗎?”恰好支部工作同志忘記了這一點。記得我們有一次討論特務連(女生連)告訴了她發展組織方式有三十多種。
(二)黨和行政的關系比較合理的聯系,過去黨和行政的關系,僅僅是各處的首長和總支取得聯系,現在我們能更進一步的[地]建立黨和行政聯系的具體形式,連隊都設了協理員做黨的工作。因此在連隊三人委員會(連長、指導員、協理員)可以采取合理分工。但是我們必須嚴厲指出,有些個別連隊還不能運用集體領導,許多事情指導員知道,而協理員〈是〉不知道的。有一次六連布置一個檢討會,指導員一個人設計的,協理員不知道,因此黨的動員完全沒有。我們同志在批評一個壞蛋的時候,意見常常沖突。
(三)我們能做到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曾經指定了某一個小組討論關于統一戰線工作方式問題,這就是教務處小組。他們把討論的材料供給總支,總支就根據他們豐富的結論拿來作為教育全體黨員的材料,甚至是拿到黨員訓練班做了一次講授報告。這個小組是值得特別表揚的。
(四)總支委本身在[對]工作計劃都能每周把它具體化,按時間、人力好好地分配。但是另一方面,就是總分支做得非常不好,常常把一周的計劃估計得太高。記得第三總分支曾經在檢查自己一周工作時,只實現了一項,這樣就影響到支部工作的同志不能把握住切實工作。甚至還有人把總支計劃千篇一律,拿到支部去編成自己〈的〉計劃,這真是荒唐,因為總支計劃是包括了各支部的特點,以及全部青訓班工作,這一點有個別同志也不考慮一下。
有人說總支計劃太瑣碎,我們想這句話需要解釋,因為我們的計劃每一項都是根據上一期所檢討出來特別需要加強的一個具體規定,這使我們實現它、完成它更有把握。
另外,我們還運[用]了一次挽救計劃未做到的一項,實〈施〉用突擊,記得我們曾經在很早就要發動同學對外寫信,這一個號召始終沒有實現,一直到學期快終了,我們抓住了紀念“七一”的號召,發動同學,寫了三百封信。
(五)有個很大的缺點,這個缺點也比較普遍,就是還需要多多研究統一戰線工作方式。大家都知道六連同志做出一個不高明的事情,他們這連來了很多上海人,這里面有國民黨派來了一些CC分子,常常破壞學校紀律,罵人、打人,不上課,罵指導員,記得我們指導員向同學們提出批評時,總是把上海人拉在一起,結果不僅引起本連二十幾個上海人不滿,甚至引起別連上海人也都聯合起來和學校對立。
當一個上海人拿磚頭打人時,引起同學們不滿,當晚在小組會提出批評。我們同志拿什么話來批評呢?他們問那上海人:“你為什么把《別動周刊》帶來呢?”那意思是說他有政治作用,這樣當然引起了同學們非常懷疑,又加以他任意打人,于是在大家激憤下把這位上海人關到一個小屋子里(等于做警備[禁閉]室),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才放出。這件事情并沒有報告生活指導和總支。老實說,特別因為知道他是國民黨〈黨〉員,更不能拿出這個方式,我們只能抓住他破壞學校校規的具體事實來批評并誠懇說服他,甚至公開和他談;我們不能供給他們的借口,這些人一方面來破壞,同時就要搜集這些材料來造謠。要知道我們批評他,并不是拿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成見來反對他〈的〉破壞行為,而是站在統一戰線〈的〉立場。
曾經有人說第八期同志們因為警覺性提得太高,黨的工作幾乎轉到特科工作。這話雖然有些過分,但有個別同志在搜集那些CC分子的材料時,常是被指導員派去跟在他們后面,這些CC分子知道后面有人,故意大聲說上海話,這位同志聽不懂,但還是那樣無知覺的[地]跟著。這種方式多么笨啦!有什么效果呢?反而引起他們造謠的口實。
這證明我們同志對于統一戰線工作的了解非常缺乏,更不懂怎樣做統一戰線工作。
(六)有個別同志看不出各連的特點,工作的方法是千篇一律的,譬如在第一連有個別同志調到游擊隊做指導員,他也不比較比較第一連的學生和這些游擊隊員中有什么不同點,于是把第一連的一套工作方法搬到游擊隊來用,他要游擊隊成立學生會,寫壁報,但游擊隊員根本就不知學生會是干什么的,壁報更是寫不來,因為有的還一個字也不認識呢,這真難死他們。同時又因為游擊隊有一個領隊的(他在游擊隊中是一個首領),一切事情都要通過他,否則對他過去的身份是不好的。這位指導員就討厭這種官僚架子,做什么事情也不管他,結果造成這個首領和我們互相猜忌,他常不放心指導員和那些隊員們談話(因為軍隊系統是服從個人的),但他對八路軍有很高信仰,而指導員也看不出這一點,每次找學生到屋子談話(自己也擺了架子)。有一次對一個要求加入共產黨的游擊隊員說:“你還不夠資格,還是加入西青救吧!”這句話傳出去,引起了有些游擊隊員非常不滿,他們覺得指導員太瞧不起人了。這證明不但不會按著各個連隊去工作,同時就不會去分析群眾的要求和運用適當工作方式,幼稚得要命。
(七)關于一切組織動員工作做得很不夠,我們常常是把黨內的一些經常工作作為檢查項目,而忘記每次所動員的工作更應該檢查督促。有些支部同志常常要等到總支傳達的動員工作才執行,至于支部內日常在群眾中所反映變[及]表現〈的〉作用忘記推動。那就是說,我們同志只是在開小組生活〈會時是黨員〉,而不開會就不是黨員了。這句話本身就〈是〉有毛病的,不在日常工作表現出作用,那么小組會就沒有具體內容。
(八)我們還有一個觀念是不對的:常常把學校課程看得不重要,他們忘記了學校課程就是黨的主張具體化,因此上課時就漠不關心,非要總支傳達某一些問題或上黨課才注意。這證明支部同志對于保證教育計劃完成的積極作用是不夠的。
(九)總支本身在工作上有一個很大弱點,即是解決問題帶著遲緩性,特別是某些個別問題,譬如解決失去關系的人,有時表現沒有把握,還有一個轉遞關系手續辦理得很亂。
在最后我們提出兩個教訓:
(一)不僅反對事物[務]主義領導方式,同時反對一般化的領導。假如只知道按步[部]就班的[地]去做工作是不夠的,特別是適合于流動性很大的青訓班環境,不能是今天想到明天再做的遲鈍感覺。我們對于指示要具體,要中肯,不要瑣碎太多。
(二)有人說總支在政治領導是不夠的,這只能解釋一方面,那就是我們對于政治問題研究和討論太不夠。但一般地來說,我們支部還能把握住政治上的發展。
三、關于發展黨員方面
這一期(六月份)發展黨員數量是九十人,在五百人比例中,我們還沒有達〈到〉百分之二十。我們的優點是什么呢?
(一)這兩期經驗告訴我們,使我們在發展組織工作做到慎重、沉著、有計劃性。
(二)我們會計劃著把發展同志的工作經過必要階段在一月班中考察時間多些,對象大多處在二月班中吸收。這一期在一月班的三百人中,我們吸收的只有五十多人,而在二月班中的一周中就吸收了四十人。
我們的缺點和困難時[是]什么呢?
(一)成分比較復雜(來的學生),使我們的新同志常感到棘手,無把握。
(二)有一個時期因為警覺性提得太高,使個別的弱一點支部開始走向關門主義的傾向,特別是對于社會關系復雜的一些學生抱有成見。
(三)大部分學生程度不高,有實際工作能力的人的確是很少,一般的水平都不高,培養這些同志的能力,不是一個短期能夠做得到,特別是在連隊中作用相當差。
優點。質量一般都比較純潔可靠,沒有發生什么問題。
有人說,我們只發展一些老實人。這不是事實,我們曾經對于兒童的發展加以限制,只吸收個別的政治上很發展的同志。
但不是說,我們發展黨員既然是慎重了,就沒有疏忽的地方嗎?還是有的。某連發展一個同志,在舉行儀式〈時〉才知道他過去是有關系的,只是介紹信未來。還有某連發展一個十八歲的同志跑掉了。這種不能容許的疏忽現象還是需要嚴厲糾正〈的〉。
四、關于警覺性問題
西安發生十三團體被解散,青訓班內部滲進一些破壞分子,黨曾經估計到這一點,把警覺性的問題提到每個同志面前。
(一)在第一次提出這個問題,還只是口頭上的警覺,甚至在黨的工作上還存在著對于秘密工作忽視的地方,特別是在那些小地方不注意,說話很隨便,新的同志常把黨里的話無意中流露在群眾中,譬如有一次討論托洛茨基問題,同志們在群眾討論會上說:“托洛茨基早就離開黨了。”在訓練班受訓回來的同志,往往特別親近,意[一]見面就談起黨的問題。
(二)當總支再三把秘密條例(青訓班內)宣布討論以后,才慢慢糾正過來,但是我們的警覺性還是表現在行動上的慌張,每天看到幾個國民黨分子開小組會,協理員就馬上跑到總支報告,并商討應付辦法,慌慌張張像是處處見鬼。做[坐]警備[緊閉]室方式也出來了,把青訓班的環境和同學的估計原則又忘記了,又忘記青訓班大多數群眾還〈是〉擁護黨,擁護青訓班的。
(三)當總支搜集這些材料,并指出這些嚴重現象以后,有個別連隊開始對國民黨的爭取和他破壞校規的行為能夠抓住。六連的幾個國民黨〈黨〉員在經過幾次批評與說服以后,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青訓班當局態度是誠懇的,雖然他們嘴里還是很硬,但找不出我們借口的地方。
這些實際的教育,曾經給我們同志以莫大的幫助。
五、關于幾個群眾組織工作
(一)西青救
成績地方:
1.發展會員二百六十四人
2.建立了冀晉豫二個支會,并成立了外地工作小組。
3.規定了工作綱要,并提出對外聯系辦法。
4.討論一次青年問題,請人演講一次。
缺點及其原因:
1.建立西青救工作太遲,差不多遲了半個月,全青訓班的總會才成立。
2.一般來說,在青訓班連隊的積極作用做得非常不夠,特別是保證教育計劃的作用完全疏忽了。老實說,加入的西青救會會員是否明了他的任務和西青救的性質呢?是沒有的。
3.沒有實際問題和具體表現。
我們要求西青救是什么呢?它不僅能夠發展一些會員,同時它在青訓班應有它的作用。
1.它的性質應該是:
(1)廣泛的青年組織(只要不是漢奸,政治落后一點是無關系的)。
(2)吸收同志的中心。
(3)宣傳黨的主張。
(4)學習青年工作的組織。
2.它的任務應該是:
(1)在青訓班保證教育計劃完成。
(2)群眾的組織生活和實際教育。
(3)加強思想意識上的鍛煉,養成真正遵守紀律(在青訓班內反對不良傾向,反對曠課等工作)。
3.青年文化娛樂工作。
即是說:它在青訓班一方面是積極的革命的群眾組織,同時又是團結落后群眾的具體形式。
(二)地方工作
成績:
1.發展西青救會員六十四人。
2.建立農民支會二十四個。
3.建立民眾夜校三個,小組三個。
4.建立保學工作,加強小學〈教〉師領導,本月舉行小學教師聯席會一次,討論改進教學辦法。
5.解決農民間一切糾紛問題,并注意到統一戰線工作方式(通過保甲長)。
6.動員農民歡迎世界學聯代表。
7.建立三原、涇陽工作上關系。
弱點:
1.人力不夠。專門做地方工作同志只有五人,地區大,跑不過來。
2.同學的自動工作情緒不高,督促檢查工作缺乏,沒有把地方工作實際意義做詳細解釋,并在同學中檢討。
3.做地方工作同志犯急性病,只顧數量發展,忘記質量加強。
4.農民忙時,工作就停頓。
5.對于群眾紀律還不注意,有些同學借東西不還,特別是對〈安〉吳堡居民工作做的[得]還不夠。
(三)同學會工作
應該承認同學會成立對青訓班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過去有些工作僅僅是行政上的號召,同學是被動的。
現在呢?
1.社會工作科的工作讓學生會執行時更有效。
2.發動同學對外寫信。
3.同學會領導同學學習競賽。
4.主持同學自治,管理三天,連長、指導員休息三天。
5.黨的工作經過同學會動員有了很大幫助。
但是,不夠的地方要特別指出:
1.保證青訓班自覺執行紀律。
2.政治領導加強,特別是緊張的作風,戰爭的空氣。
3.領導學習,同時多反應[映]同學意見,特別關于民主的精神的發揚。
4.加強文化娛樂工作。
5.建立對外聯系,擴大影響,發動募捐,這一點同學會可以說做得非常不夠,且不具體。
六、在總的方面估計以下
成績方面:
1.一般地是完成計劃,并且能抓住這兩個中心工作,切實執行。
2.開始從一般化的領導轉變到具體領導,特別在總支委本身有了基本上的轉變。
3.對培養干部工作是比較有計劃〈地〉進行。
4.擴大青訓班影響(特別是在十三團體解散及世界學聯代表參觀等),開始進行對外宣傳工作。
5.黨內教育,比較有系統〈地〉進行,并加強實際教育。
6.發展黨員工作比較沉著,有計劃的[地]進行,避免突擊方式,建立了經常工作。
7.提高了警覺性,并開始學習統一戰線工作方式。
8.各部門工作都能有計劃性、規律性。
缺點方面:
1.雖然干部中間有些傾向,□受批評、揭發,但還有一個普遍現象:干部不安心工作,生活松懈,軍事化精神不夠,特別是工作人員支部還沒有加強。
2.雖然已經比較適當配置各部門工作的干部,但一方面還缺乏預備軍,同時,干部本身還不鞏固。
3.支部生活還有一個弱點,即是缺乏對黨的政治文件進行有系統的討論。
4.干部黨齡比較短,獨立工作能力究竟是差些,還需要我們加強教育。
5.檢查工作還要詳細,特別是關于群眾工作的檢查。
6.工作上還存在著不公平現象,總務處工作還是我們整個工作中最弱的一環。
7.小組生活還不健全,特別是模范作用還不夠。
8.對于統一戰線工作方式,還缺乏深刻檢討。
9.發展黨員工作還是有點不大膽,關門主義的傾向還沒有完全消除。
10.對于群眾工作的領導不夠,緊張的作風及戰爭空氣還是不濃厚。
今后工作中兩個主要方向:
1.鞏固現有干部,培養新干部。
2.加強群眾工作,積極保證教育計劃完成。我們教育的積極作用,應該一切是為了戰爭。
同志們!奮斗吧!在紀念中共十七周年紀念的今天,應該是堅持的、埋頭苦干的、不怕困難的、布爾什維克的工作精神。我們已經克服了許多弱點,現在我們有更高信心,繼續不斷發展我們工作,完成黨給我們的任務,爭取獨立、自由、幸福新中國到來!
這是青訓班黨員紀念中共十七周年紀念的代表大會的工作總結報告,經過討論和整理寫了出來。
在大會上改造了總支部:
改選結果:上屆總支委同志均連選,共九人(兩個候補)。
總支書記:史洛文(常委)
組織部:孫敬文、王時先(常委)
宣傳部:屈智〈志〉統、吳仲廉(常委)
委員:李蕓心、郭世光。
候補委員:田夫、張午。
現在青訓班黨的組織系統:

注:
1.青訓班黨團系馮文彬、張浩、喬木、張琴秋、劉瑞龍、史洛文、李蕓心組成;
2.——標記系直指管理的聯系關系
發展黨員一個簡單統計(不完全)從三個〈月〉開始

青訓班總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