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與蓮:榆林歷史廉政人物故事
- 中共榆林市紀委編著
- 1032字
- 2024-05-30 14:24:52
序
榆林,古稱“上郡”,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歷史上的榆林,三山圍城,一河環繞,城中有水,曰蓮花池。榆樹成林,滿城蔥蘢,“榆林”之名,緣此而來。
榆林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曾涌現出許多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的歷史名人,如一門忠烈楊家將、勤政擔當余子俊、忠勇愛國韓世忠、政績卓卓馬如龍、秉公取士白乃貞、三事箴言韓文黌、播火革命李子洲……他們或清正嚴明、不阿權貴,或赤心報國、廉潔奉公,或名垂青史、浩氣長存,或舍身為國、以天下為己任……他們如一面面鏡子鑒照古今,如一座座燈塔指引方向,如一桿桿旗幟鼓舞斗志。他們是廉潔從政的優秀典范,他們的崇高品格和清廉作風世代相傳,值得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和借鑒。
榆林市紀委監委通過深度發掘、認真梳理本地歷史廉政文化資源,編著《榆與蓮——榆林歷史廉政人物故事》一書。這是研究榆林歷史廉政人物的有益探索,極大地展現了榆林廉潔文化的深厚底蘊,客觀生動地還原了榆林歷史上一個個清官廉吏、忠臣良將、革命志士的忠勇愛國、赤膽忠心、廉潔奉公的史實。史料采擷翔實,結構嚴謹清晰,故事生動感人,本地特色鮮明,有力地展現了榆林人的精神和風骨,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存史鑒今、續寫清廉,是一部融合可讀性、教育性的廉政教育讀本,對開展廉政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中國共產黨人的趕考命題,是毛澤東離開西柏坡時對大家說的,他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絕不當李自成,一定要考出好成績。李自成是榆林人,他率領起義軍推翻腐朽的明王朝,功績耀眼,毛澤東說他是陜人的驕傲,但李自成后來失敗的歷史鏡鑒更值得思考。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與驕奢淫逸、貪污腐敗劃清界限,保持為民、務實、清廉政治本色,在這場新征程的趕考路上,交出優異答卷。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當前,榆林正處于深入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認真學習歷史廉政人物廉潔擔當、勤政為民、敬業奉獻的精神,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共同凝聚干事創業的精神力量,以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奮力譜寫榆林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牛鈞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