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言
- 動力高峰
- 欒希亭主編
- 1536字
- 2024-05-27 17:08:33
液體火箭發動機是“彈、箭、星、船、器”的心臟。強大可靠的動力,既是人類進行一切太空活動的先決條件,是一個國家航天能力的集中體現,更是中國航天能夠和平開發利用太空資源、躋身航天強國的基本保障。
作為航天液體動力國家隊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始終踐行“發展航天,動力先行”的使命責任,遵守研制規律,堅持以國家的需求為牽引,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將系統工程的管理方法運用到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制中,形成了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服務一體化的科研生產創新管理體系,專業化原始創新能力、數字化快捷研發能力、智能化先進制造能力、體系化試驗驗證能力和系統化質量保證能力為代表的“五大能力”持續提升,滿足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測、北斗導航、新一代運載火箭等國家重大工程任務對液體動力的需求,為中國航天源源不斷地提供了強大可靠的飛天動力。
液體動力的技術創新,實現了液體動力的跨越發展,牽引中國航天具備了制造和發射多種軌道空間飛行器的能力,保障了航天器的在軌長期可靠運行,在安全性、可靠性、成功率和入軌精度等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以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動機、先進上面級發動機、探月工程變推力發動機、空間飛行器高性能變軌發動機以及各種新興航天推進技術為代表,航天六院自主研制的國家重點型號發動機,突破了一系列關鍵和核心技術,攀登上一座座航天液體動力技術的高峰,始終走在航天技術發展的前沿。
航天液體動力事業取得的一系列創新成就,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離不開各級領導的熱情指導;凝聚著六院幾屆領導集體的高瞻遠矚和老一輩航天專家的嘔心瀝血,浸透著研制隊伍的辛勤汗水以及干部職工的智慧力量,是六院幾代航天人牢記航天報國初心、堅守航天強國使命,自強不息、自主創新的結晶。
液體動力創新的輝煌成績和攀登技術高峰的感人事跡,值得我們去記錄,去弘揚,去傳承。
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為了進一步深化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院黨委決定,以國家重大工程任務為牽引,圍繞滿足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新一代運載火箭等國家重大工程任務的需求,在已經展示常規發動機研制團隊、液氧煤油發動機研制團隊可歌可泣的創新攻關故事的基礎上,重點圍繞氫氧發動機研制團隊、空間推進系統研制團隊、吸氣式動力研制團隊的創新故事,進行系統梳理,深度挖掘,聯合陜西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報告文學集《動力高峰》,從而形成航天液體動力研制團隊“動力系列”報告文學三部曲《中國動力》《中國新動力》《動力高峰》。
本書以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中的液體動力創新為主線,以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創新、新型號研制為經線,以各型號研制隊伍所創造的輝煌業績及隊伍成長軌跡為緯線,從事件、人物、環境、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液體動力創新和新型號研制的艱辛歷程,講述迭蕩起伏、感動人心的創新故事。
立潮頭,方知風急浪險;攀高峰,才見云闊天高。當踏上液體動力全面支撐航天強國建設的嶄新征程,我們深知征途漫漫,唯有奮斗。
中國航天液體動力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創新奮斗的風雨征程。中國人太空征程的每一幅如畫美景,都凝聚著航天液體動力人的心血汗水。我們有幸趕上了航天事業發展的黃金時代。讓我們始終牢記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航天事業的關心關懷和殷切期望,牢記強軍首責,勇擔液體動力使命責任,奮進液體動力支撐航天強國新征程,追求“工作一流、過程一流、結果一流”,弘揚“一定要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院魂,踐行“三講三學”要求,以奮斗者為本,匯聚英才、放飛夢想,同舟共濟、創新奮斗,為推動液體動力實現“三高”全面發展、支撐航天強國和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六院院長 王萬軍
黨委書記 劉志讓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