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交際學與翻譯

第一節 傳統交際學與翻譯

一、翻譯作為一種交際活動

翻譯實踐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翻譯”(translation)一詞起源于拉丁語“translatio”,意為“帶來或攜帶”。翻譯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有記載之前,甚至早于《圣經》的誕生。從人類最早開始互動以來,翻譯活動就已經出現,并對消除文化隔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最早記載的翻譯活動是3000年前周朝漢族與散布在其東西南北四方的夷、戎、蠻、狄等少數民族的互動。在西方,翻譯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和2世紀的羅馬學者西塞羅和賀拉斯。翻譯發展到今天,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課題,翻譯有助于消弭溝通障礙,推動文化、商業和貿易的全球化步伐,在互聯網和數字時代更是如此,翻譯已經自然地融入了人類的生活之中,從網絡購物到日常工作,人們對翻譯服務的需求持續且大幅增加。

從歷史沿革看,翻譯界一直對是否有可能定義翻譯持懷疑態度,這樣的態度對翻譯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果將翻譯定義為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活動,顯然太籠統了。翻譯作為“歷史上最復雜的事物”(Rechards, 1953),具有多種定義,例如:

翻譯是一門科學。

翻譯是一門藝術。

翻譯是一種技巧。

翻譯是一項操作。

翻譯是一種語言活動。

……

如果從某個角度看,上述定義都可以作為參考,但如果將上述定義放到翻譯實踐中,它們則很難全備的描述翻譯的實踐活動。正如列維(Levy, 1969)指出的那樣,“只有一小部分翻譯文獻是具有理論高度的,大多數研究翻譯的文獻,尤其是有關文學翻譯的文獻,都還沒有超越經驗研究的范疇。”例如,蘇珊·巴斯內特(Susan Bassnett)說,“翻譯是對原始文本的重寫”,沃爾弗拉姆·威爾斯(Wolfram Wilss)指出“翻譯是指包括直譯和意譯在內的語言間遷移”,JC卡特福德(JC Catford)也將翻譯定義為“一種語言的文本材料被另一種語言等效文本材料的替代。”這些定義表明了一個事實,即所有提到的定義陳述都可以歸納為翻譯基本上是“介于兩種語言之間的一種基本的交流手段”。(Peter Newmark, 1981)現在很少有人否認翻譯是一種語言間的交流,即翻譯通常是指通過符號直接或間接地在個人與個人、個人及團體或社會之間進行信息、思想或情感的傳遞、接受和反思。簡而言之,翻譯是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的過程或活動。

基于翻譯是一種交際活動的學界共識,交際學被應用在了翻譯研究的領域。奈達在他的《翻譯科學》(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一書中總結了五種研究翻譯的方法,其中從交際學的角度研究翻譯是可行的。正如王佐良所說:“翻譯研究天生具有比對性、跨語際性和跨學科性……”奈達(Nada)認為,為了達到向外國讀者傳遞信息的目的,原作者通過翻譯機構與翻譯版本與讀者建立了交際關系。

交際學的觀點一直在發生變化,傳統的語言交際模式有兩個發展階段,即以香農與韋弗(Shannon& Weaver)1949年提出的通訊數理模式為基礎的代碼模式,以及20世紀50、60年代由Grice等人提出的意圖推理模式。這兩種模式在揚棄中發展和完善,體現了對言語交際研究的系統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柳江县| 乡城县| 双鸭山市| 穆棱市| 阿克| 牟定县| 雷山县| 福海县| 昌乐县| 怀化市| 玉溪市| 苗栗县| 四川省| 虞城县| 崇明县| 上饶市| 兴安县| 喜德县| 将乐县| 大悟县| 宜都市| 汝城县| 县级市| 北辰区| 定结县| 类乌齐县| 玉溪市| 莱阳市| 棋牌| 达尔| 四会市| 满城县| 分宜县| 乾安县| 浮梁县| 富川| 东台市| 荣昌县| 米泉市|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