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入世
- 西游釋厄
- 清香白蓮素還真
- 2068字
- 2025-08-05 12:00:00
敖真離了百花洞,變作鷹隼,破空而去。
如今群妖已經(jīng)自行登名造冊(cè),可謂是萬(wàn)事俱備,只欠一座合適的洞府以作破惡神廟的駐地了。
破惡大王自身倒是有一座洞府,位于一處懸崖的山壁之中,雖然對(duì)于妖修來說出入不算困難,可如今他是要建立一個(gè)組織,便要分清那主次尊卑,若是混做一團(tuán)住在一起,卻是不美。
而那百花洞主的百花洞,其實(shí)最初敖真有想過將其改造一番的打算,可后來敖真拋卻了這個(gè)打算。
因?yàn)檫@百花洞被百花洞主經(jīng)營(yíng)得極好,土地肥沃,以至于每幾年都會(huì)有生長(zhǎng)在這里的草木開靈。
這也是百花洞會(huì)有那么多花妖的原因。
許是敖真?zhèn)€人因素,見著這么一片肥沃土地,第一時(shí)間想到的是這里能夠種些什么,而不是在這上面建造什么。
在放棄了百花洞之后,敖真便打算再找一處地界。
不過自己來找太過緩慢,敖真尋了個(gè)無人之地后,施法拘神,將那土地拘了過來。
那土地見到破惡大王形象,啊了一聲,也沒想如何這妖精會(huì)了拘神之法,忙是跪在地上。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啊!”
敖真見土地這樣,不由失笑,于是收了法術(shù),顯了本相。
“地祇,你且看看我是誰(shuí)?”
土地睜著老眼,看向敖真,返驚為喜,道:“原來是上仙!小神老眼昏花,不能識(shí)得上仙,該死該死。”
“你如何能識(shí)破我的法力?”敖真笑著說道,“若是你能識(shí)破,那我又如何能在這群妖之中偽裝這妖隼?”
土地驚道:“上仙如何貴重,怎自甘輕賤,變作妖邪?”
“仙與妖,又有什么分別?”敖真微微一笑,“善惡一念,正邪一念,一念之間可成仙,一念之間可化妖。仙與妖,論及本相,不過是心之異也。”
土地聽得腦袋暈暈,他只覺得這一位上仙說得很高深莫測(cè)。
敖真也看出這土地沒有聽懂,于是他也沒有強(qiáng)求緣法,只是問道:“地祇可知這群山之中,哪里靈機(jī)充沛,適合營(yíng)造洞府?唔,除了這妖隼洞府與百花洞之外。”
土地認(rèn)真想了想,他道:“據(jù)此六十里外有一座地下洞窟,藏氣納靈,只因深埋地底,因此這山中群妖不知,所以至今還未開發(fā)。”
敖真抬頭看了一下,龍眸中金光一閃,轉(zhuǎn)瞬間就看到了六十里外,只是那里地表上是一處湖泊。
敖真神念一動(dòng),足下祥云一起,他趺坐其上,一道云光便往了那湖泊而起。
.
西牛賀洲,靈山勝境。
如來佛祖不在大雄寶殿之內(nèi),而是居九天之上,身下金云滾蕩,佛光沖霄,座下有弟子金蟬子侍奉。
在這天穹之中,無數(shù)佛光匯聚,虛空之中,處處洞天法界展開,顯露出一方方佛國(guó)凈土之景。
此乃西方諸佛聚集于此,彼此之間不約而同的氣機(jī)碰觸,自行演化佛法,顯露自身佛國(guó)法度,宣召精微佛法。
除諸佛之外,亦有不少菩薩在此,如彌勒菩薩、大勢(shì)至菩薩等,身上佛光不弱佛陀。
其等皆是因自身法執(zhí)未消,一念執(zhí)著,遂未曾顯佛陀。
這時(shí),忽見有佛光自東而來,正是:
文殊智慧乘獅來,普賢行德騎象去。
觀音悲憫跨金犼,地藏大愿坐諦聽。
這四位菩薩道場(chǎng)不在西牛賀洲,而是在那東土之地,紅塵紛擾之所。
佛門之廣大,底蘊(yùn)之深厚,也是在這一刻,展現(xiàn)給了三界眾生。
那天界之中,大赤天內(nèi)。
在那云海之上,一輪圓月穿破云氣,柔和月華灑下,那流動(dòng)著的云氣被這月光一照,顯得幾分藍(lán)。
云海之上,一座座浮空山岳自下方升起,在它們穿過云海的時(shí)候,一縷縷云氣自山岳上流下,如瀑布一般,飛流直下。
這些浮空山岳之上,趺坐著一名名道人。
這時(shí),天上一道清脆玉磬之聲響起,山岳上的諸道,皆是法訣一打,身上皆是騰起自家圣相。
有那紫氣橫空,星河浩瀚。有那銳氣騰騰,殺伐征戰(zhàn)。有那五雷攢動(dòng),天威浩瀚。有那九色神光,寶蓮綻放……
千形萬(wàn)象,種種不一,令人眼花繚亂,盡顯那萬(wàn)象道果。
這時(shí),忽有一把笑聲傳來,諸道不由仰首而觀,但見一道身影,倒騎青牛而來。
正是那:
開天辟地混元尊,八十一化大道君。
諸道盡皆稽首一禮,口中稱道:“見過道祖。”
太上老君面帶微笑,聽得諸道之言,朗聲道:“諸位道友忒客氣了,老道愧受。”
這時(shí),一縷金光如旭日東升,自云海之東,升騰而起。又有一道紫光如煙霞絢麗,自云海生出。
諸道轉(zhuǎn)目看去,須臾,就見金光之處,八景鸞輿,九光寶蓋;聲奏玄歌妙樂,詠哦無量神章;散寶花,噴真香,直至老君身前。
紫光之中,紫云之輦,九色斑龍;樂起靈曲清音,吟唱高渺仙篇;落金花,散珍奇,輕移蓮步,禮拜老君。
“道祖入世托化,朕特來相送。”
“老君遠(yuǎn)行,吾親摘蟠桃奉送。”
太上老君笑道:“老道多謝大天尊、元君相送。”
說著,老君接過王母娘娘所奉蟠桃,也不多禮,當(dāng)即吃了一口,笑道:“不愧元君親植。”
吃了幾口后,老君見還剩下半個(gè)蟠桃,便直接塞給了青牛吃。
那青牛當(dāng)真是個(gè)呆子,竟是一口連帶桃核,直接吃下肚中。
老君不由笑罵,道:“牛兒啊,牛兒,你這般貪吃,說不得日后便因貪吃下凡,貪戀紅塵。”
說完,老君看向玉帝王母,以及掃視了一眼諸道,道:“貧道這便走了,待日后自歸天界。”
玉帝忽攔住太上老君,道:“道祖,您傳道法于世,乃是那超脫無為之法,然人間眾生,立足人世,終究需禮法仁心。
朕欲秉承天理,育化人心,只是不知哪路仙家,可下凡教化,還請(qǐng)道祖指點(diǎn)。”
老君聞言,笑道:“大天尊慈悲,只是這人世教化,吾輩雖能指引,但終究是超脫之路,不入人間。天機(jī)運(yùn)轉(zhuǎn),自有定數(shù),人世之中,自有英杰,百家爭(zhēng)鳴,萬(wàn)法自出。”
老君說完,一拍座下青牛,緩緩離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