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根源
- 西游釋厄
- 清香白蓮素還真
- 2042字
- 2025-07-24 13:00:00
敖真聽著彌勒菩薩與觀世音菩薩之間的對話,面上表情雖然沒變,可心中卻是震驚無比。
這……這是他能聽的嗎?
敖真?zhèn)饶靠戳搜叟赃呉煌谭畹幕莅缎姓撸娖渖裆┤唬挥傻酶呖戳藢Ψ揭谎邸?
而這時,兩位菩薩也沒有在這個話頭上多說什么,只是彌勒菩薩突然看向了敖真。
他哈哈笑道:“怪哉,怪哉。這龍女怎的變成龍子?莫不是你這妙善女,給龍女換了一個男身?”
觀世音菩薩道:“我給我那龍女放個假,她回家中去了,如今卻是換了個小龍來。”
彌勒菩薩道:“正好正好,你給我惹來那么多俗務,今日我卻是要向你討個人手過去。”
說著,彌勒菩薩就上手要去抓住敖真。
觀世音菩薩忙攔道:“你這笑和尚,你敢把他帶到靈山去?”
“有何不敢?”彌勒菩薩笑瞇瞇,“莫非你以為我護不住這小龍的安危?”
觀世音菩薩笑道:“你自然護得住,但只怕你把他帶去,惹得一身因果。”
雖然毗天尊者之事已經(jīng)有了定論,但那些神眾多是心性不佳,徒具偉力,要是敖真去了靈山,必然不得安寧。
彌勒菩薩也不是真要把敖真帶走,他道:“這小龍行事雖不合我佛門之念,但亦是個性情之人。來來來,此番我佛門與你有所虧欠,卻是需要彌補一二。”
說著,彌勒菩薩就拉過敖真一只手來,他蘸著口中神水,在敖真手掌上寫了一個“禁”字。
“此乃禁字訣,日后你若遇到甚法力高強的妖魔鬼怪,只需心中默念彌勒佛號,再是豎掌對著對頭,自有奇效。”
敖真看著手中一閃而過的“禁”字,當即感謝道:“多謝菩薩。”
“哈哈哈,哈哈哈,不必謝。”彌勒菩薩拍了拍敖真肩膀,然后起身離座,又對菩薩道:“好了,貧僧已無他事,觀音尊者且請安座,不必想送。”
觀世音菩薩行了一佛禮,惠岸行者與敖真也是跟著一禮。
彌勒菩薩哈哈大笑,轉(zhuǎn)身朝著潮音洞外走去,口中作歌:
“大肚寬容容可容,開口一笑笑應笑。我今來道道可道,他年成悟悟該悟!”
敖真看著彌勒菩薩離去身影,心中想到這一位日后亦是佛祖,且還是過去未來三世佛的未來佛祖。
從剛才觀世音菩薩與彌勒菩薩之間交談的言語來看,似乎佛門之內(nèi),也有著不少的分歧……
嗯?
敖真一怔,忽看向了觀世音菩薩,見其一臉笑意地看著自己,心中一動。
觀世音菩薩與彌勒菩薩是何等大神圣,他們之間有些時候交談,何至于這般面對面,甚至是說出來的話,其實更多的意味,似乎是在說給別人聽的。
“弟子多謝老師指點。”
菩薩聞言,臉上詫異,奇道:“我有指點你什么嗎?”
敖真心下一笑,道:“弟子覺得有,那便是有了。”
“且莫在這里耍嘴了,回去先給我好好看顧那魚兒吧。”
“弟子謹記。”敖真想了一下,“那不知弟子幾時可以回龍宮?”
菩薩微微一笑,道:“你且安心居住,自有會有人請你。”
.
敖真回了竹樓,發(fā)現(xiàn)不知是誰,在自己桌子上放了一大串的青提。
只是這一串青提并沒有洗,而且上面的果子還被抓破不少,看著賣相極差。
他笑了一下,拿著這青提,走到了屋外,憑欄遠眺,像是在找什么一樣。
只是看不到自己猜測的人,索性回了屋內(nèi)。
敖真趺坐蒲團上,看了眼那毗天尊者自焚之后留下的琉璃心,想著菩薩對自己說的禪機。
看池子……
敖真心里隱隱有個猜測。
不過這些事情想太多也沒有必要,他搖了搖頭,準備這段日子在這里閉個關(guān),順便學一學菩薩傳授的一些道藏佛經(jīng)。
觀世音菩薩精通佛道,在道門尊稱為“碧落洞天帝主圓通自在天尊”,其自然也是會道法。
龍族修行之法固然穩(wěn)妥,但速度太慢,其本身也是因自家的兼容萬象之能,所以能與其余修行之法同修。
敖真接下來的修行,乃是為了完滿神體,在這之前要通會根源法性。
其實不少龍族通會根源法性,最主要是就通會那一位位龍祖之形。
與四海龍族關(guān)系最密切的龍祖,莫過于那五帝龍王。
不過要說所有龍族之根源,自然皆是源自于那龍祖大帝。
龍祖大帝秉道而生,因昔年龍漢初劫,龍氣最盛,所以其自身身具龍形。
這是先天之道,是自然造化之理。
后來之龍族中,很少有人會選擇通會龍祖大帝根源。
因為龍祖大帝雖然說是萬龍之祖,但祂之存在便是道,你本身未曾成道,又何能通會道之模樣?
觀世音菩薩指點他,魔主對毗天尊者所言之道,按照敖真自身之見來看,不外乎是自我之道。
毗天尊者本體真形乃是迦樓羅,是一只金翅大鵬鳥,源自于佛魔之力的孕化。
波旬為毗天尊者道明自身根源,自然通會根源法性,頃刻間注神體。
只是毗天尊者追求的是自我,是那孕生他的佛魔之力,自然分化而出了佛身與魔身。
這佛魔二身皆是神體完滿,其等便是同一粒種子上長出來的兩株花。
后來毗天尊者渡化魔身成佛,了斷因果,而自身承擔佛魔之果,出佛入魔,之后為寂明和尚舍身渡魔化佛。
在那個時候的毗天尊者,其實已經(jīng)是可以說修行圓滿,只待證悟道果,便可以稱之為“大神圣”了。
可惜的是,毗天尊者自身所行的佛魔之道,過不了他本人心性這一關(guān)。
縱使是那些血債是其入魔之后所造,可毗天尊者亦不能諒解自己。
魔身造孽而成佛了斷,這真的是自己欲行之道嗎?
毗天尊者沒有過自己心中那一關(guān),他的道途自然也就止步在了。
此道于他……不通也。
不過此道在于認清自我,敖真之幾日以來,一直在這竹樓中枯坐,更是未曾化形人身之態(tài),他就一直在思考一件事。
他的自我,又該怎么闡述,又該如何證悟自己的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