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離島洲自高空俯視,整體如一只單足收頸的鶴鳥,又像是一盞未曾點燃的燈臺。
島洲北低而南高,島洲整體以平原為主,可偏偏在最南端突兀的抬升起了一條橫絕南岸的山脈,像是為人自北方推動一般,峰巒逐漸增高。
那清冽的天池之水,自南方高峰上緩緩流淌下來,分流成諸多支流,養育著整個島洲上的生靈,孕育了遍及大半島洲的雨林。
敖真等人登島的位置,就在燭離島洲的北部,那一條“鶴鳥之足”上,亦是那“燈臺之座”上。
燭離島洲的羽類,大多居住在雨林之中,其中大多其實都還是無智生靈,唯有一些天賦出眾的才會被那羽仙們點開靈智。
燭離島洲上的羽仙,皆是居住在南方高山上,其中的神體完滿的羽仙則在那火山天池之中修行。
不過敖真等人用不著去那雨林之內,在讓何仙子遷走了方圓百里生靈之后,敖真再是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后這才動手。
他將這玉凈瓶微傾三分,把那瓶兒中甘露水漿傾瀉而出。
洪波漫漫,一貫而下,霎時成了一道流通海域的清澈長河。
敖真念動菩薩秘授口訣,引導水漿,霎時成了那西牛賀洲毗天尊者昔日道場琵河。
寂明和尚看著眼前這熟悉一幕,心中感慨萬千。
“縱知眼前景非昔日地,然仍令人心神動蕩。”寂明和尚道。
敖真仔細檢查了一番,又朝寂明和尚問道:“大師看著,可還有什么漏洞?”
寂明和尚聞言,仔細打量,指出來幾處略有瑕疵之地。
敖真依言改換,約摸也就頓飯功夫,這琵河佛境竟是出現在了這燭離島洲之上。
只見得這靈河:
清流微微,玉浪飛珠,有那金花銀葉逐流去,玉蓮菡萏輕微顫。
那河水中,緩緩飄來三朵蓮臺,敖真、寂明與洞元長老各坐一處,穩固不動,任那清流東去。
寂明和尚自袖中取出一物,隨手一拋,迎風便見一卷畫卷騰空而起,頃刻間便有彌天之勢。
敖真把目抬起,細細看去,就見這是一副暗金圖卷,上面描金繪彩,有無數佛國景象。
寂明和尚一點指,一縷佛光注入畫卷,霎時整個畫卷變得鮮活了起來。
遼闊平原上,一名上身僅僅以披帛交纏的少年手持琵琶,翩然起舞,身畔一大群九色神鹿奔騰跑過,空中妙音神鳥吟唱神樂。
遠方鹿苑之中,一名乘車御馬的人正將佛陀請入園中,講經說法,使得天降琉璃金雨,萬靈沐浴,眾生得以解脫苦海。
“這便是佛祖賜予大師的法寶吧?”敖真問道。
寂明和尚道:“正是此乃《鹿苑說法圖》,乃是佛祖親繪,具無邊奇妙,藏有不可思議之力。”
敖真看不出這圖畫的深淺,于是他轉而問洞元長老,道:“長老可曾聽聞過此圖?”
洞元長老哈哈一笑,道:“老朽還真是知道此圖,昔年佛祖會繪制此圖,還特地來我南海取了幾味顏料。”
“那此圖有何妙用?”敖真問道。
洞元長老撫須道:“此圖可演化妙法,隨時聽聞佛祖講經,這便是其中妙用之一。第二嘛,則是此圖自成一方天地,若是能把那金翅鳥誆入圖中,自然能將其拘拿。”
“不錯,昔日佛祖賜圖,便是有這般考量。”寂明和尚看向洞元長老,“洞元長老博學廣識,不愧是智者,貧僧受教了。”
這《鹿苑說法圖》一旦將毗天尊者拘束在內,那么在其內廣大甚深佛法之下,說不得能讓毗天尊者脫離魔障,立地成佛。
“看來佛祖所賜之圖卷,菩薩所借之凈瓶,配合起來定可拿住金翅鳥。”敖真說著,心里則想著,這么巧合,難道菩薩與佛祖提前有過商議?
菩薩這凈瓶演化的琵河,乃是毗天尊者道場,最容易牽動對方內心深處一些東西。
若是再加上佛祖這一卷《鹿苑說法圖》的話,那么極大可能渡化了毗天尊者。
只是……
渡化了其人,難道對于毗天尊者就是解脫嗎?
敖真心里其實有一個隱隱的猜測,也有些悲愴。
他閉上眼睛,呼吸吐納。
.
燭離島洲,南峰天池。
天池中生有一株大木,立于池心,自遠方來看,好若撐天巨柱。
此乃一截通天木,乃是昔年陵光神君飛升之前親手栽種,傳聞此等靈植無有極限之說,天有多高它就能長多高。
在這通天木上,承托著一座宮闕。
何仙子一行三人,自外而回,便是回了這一座宮闕之中。
穿過門廊,三人走入一處大殿。
大殿內并不是尋常的宮殿結構,反而四周種植著諸多植物,中央那一根通天木枝條,蔓延綠枝碧葉。
此刻在那枝葉上,數頭羽毛艷麗的鳥類正棲息身在身,打理著自己的羽毛。
何仙子來到此處,也是身上玉光一閃,化作一頭赤頂白羽仙鶴,落在那上端一截枝干上。
在她身后的兩人,也是靈光閃動間,化作一對鴛鴦鳥,跟在何仙子身后。
群鳥之中,最上端的枝干上,一頭身披金羽的鸞鳥緩緩睜開細長眼眸。
金鸞看向何仙子,淡聲道:“鶴仙,事已妥帖?”
何仙子長頸輕點,長喙開口道:“敖氏太子來此,是為捉拿金翅鳥。在離去前,我觀他們用了法寶,改換了一方風水,疑似背后有大神圣。”
金鸞聽后,沉吟片刻,道:“那金翅鳥我早有心前去鎮壓,將其收復,關入族獄以供應島洲生機。”
燭離島洲這一座天池之下,藏有一座大陣,最初是陵光神君布置下來鎮壓兇怪妖魔的。
此大陣可以將陣中妖魔法力精氣抽取而出,以此方便鎮壓妖魔。
后來陵光神君飛升,羽類之中數代合力,在大陣之中增添了新的功能,可以將抽取而出的精氣法力,化作飽含生機的甘露之水,匯入天池,灌溉全島洲。
這一舉動,使得燭離島洲越發繁茂,島洲上羽類一族更是有了包括何仙子在內的三位神體完滿三災盡躲的羽仙。
這不是一個小概念了!
除了佛道天庭這等龐然大物之外,世間尋常勢力之中,能有一尊神體完滿三災盡躲的修者,已經能保持自身道統傳承不衰。
因此這些年來,三位羽仙當中,除了大長老金鸞坐鎮中樞之外,何仙子與另外一位羽仙長老,時常入海獵殺那些兇獸。
也是好在大海無垠,總有許多海域內生活著兇獸,簡直是殺不勝殺。
“敖氏勢力龐大,四海一家,同氣連枝,互通有無。雖然四海龍王并非神體完滿,但他們新一代之中出了不少俊秀。”金鸞長老看了一眼何仙子,“此番遵照朱圣祖訓,可曾談妥?”
何仙子道:“已經談好,敖太子有一兄長,乃是蛟龍之身,其就會與我羽族聯姻。只是……我方聯姻之人,我不敢擅專,還要大長老定奪。”
金鸞長老思考了一會兒,這才道:“孔雀。”
何仙子微微一怔,她有些意外,畢竟她還以為大長老會選擇自家后輩去呢,可沒想到會擇選另外一位長老的孔雀一族。
“那待孔兄回來,我與他說上一說。”
.
清河流水上,三朵蓮臺立定水流之中。
二老一少,趺坐蓮臺之上。
敖真趺坐蓮臺,身上縈繞一層赤色光霧。
在自主修行之時,他身上隱顯龍相。
額間一對白玉也似的龍角展現,臉頰上更是冒出一片片金鱗。
洞元長老看著敖真修行,心中喜悅,暗道:“太子如此用功,南海日后興旺有望。”
四海龍族雖是一家,但也允許在一定程度上的競爭。
東海西海兩處的龍太子,都有神體完滿之上修,只待能否躲過一千五百年之三災。
而南海北海則不如這兩海,因此各自底下水族都是希望自家海中也能出現這等人物。
敖真的出現,其實恰好滿足了南海水族的想法。
只是三災難躲,洞元長老雖然曾指點何仙子躲避三災,但那也是因為何仙子根基深厚,便是沒有他指點,也有極大可能躲避最后一災。
當時洞元長老就是看出來了這一點,所以這才對何仙子指點兩句,算是給雙方之間留下一點善緣。
雖然何仙子也可能知道這一點,但這并不妨礙雙方之間友好關系。
就在洞元長老想著的時候,忽然旁側一直默默打坐的寂明和尚,忽然起身。
他站在蓮臺上,遠眺西方之處,目光深遠。
“他要來了!”
敖真與洞元長老皆是看過去,只是兩人根本看不到什么。
不過洞元長老掐指一算,捏著胡須,道:“約摸還有一刻鐘的功夫。”
寂明和尚與毗天尊者一體兩身,互相之間有著一定的感應之能,所以三人之中他是最早察覺到毗天尊者動向的。
而洞元長老擅長推算之道,在寂明和尚提醒了毗天尊者動向的時候,他也是迅速算出對方蹤跡。
敖真目光一凝,他深呼吸一口,也是準備接下來的降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