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兩頭不吃虧,何樂而不為?
- 重生孫權:開局帶著江東投劉備!
- 七彩可達鴨
- 2118字
- 2024-05-22 18:27:28
張承說著,才將二人迎進屋里。
劉咸沒有任何多余的廢話,直接就往里屋走。
很快,張昭就出現在眼前。
“罪臣張昭,叩見主公。”
張昭一看見劉咸,立刻便跪伏于地。
與此同時,跟在劉咸身后的張承,以及張昭身旁的其他侍衛、侍女,也全都一齊下跪。
“張昭,你也知你有罪?”
劉咸不緊不慢的說道。
此刻能見到張昭,就可以毫無疑問的表示,張昭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而他主動請罪,其實就是在求一張免死金牌。
“臣罪有三。”
“哪三罪。”
“世族聯合,結黨作亂,臣未及時察覺而報主公,此罪一也。”
“張溫作逆,禍害宮城,臣未及時察覺而救駕,此罪二也。”
“吳國太被反賊挾持,臣未能及時察覺并制止,此罪三也。”
“有此三罪,臣當死無赦,請主公降罰。”
張昭說這三罪,全都給加上了一個“未及時察覺”。
這老東西,倒是把自己摘了個干凈。
但劉咸此刻卻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大手一揮,扶起張昭:
“人無完人,張公乃國家肱骨之臣,東吳柱石,平素政務十分繁忙,小人奸事,未能察覺,又豈言有罪?”
如此這般,張昭方才直起身子。
“張溫作逆,想必張公已有耳聞了。”
劉咸主動開口。
張昭點了點頭,很識時務的屏退了左右。
“寡人問你,張溫此番作亂,以誰為首,有多少世族參與,有多少兵馬在城?”
張昭再次叩首,回道:
“此番謀逆,以吳郡張氏、吳郡朱氏為首,以廬陵趙氏、廬陵王氏、廬陵高氏、豫章白氏、豫章梣氏、豫章鄭氏等為輔。”
“總的來說,就是徐州方向的吳郡一系,和荊州方向的廬陵、豫章一系世族在作亂。”
“各族皆出私兵,約有兩萬余人,已入建業城內的,大概五千有余。”
“其余一萬五千余兵馬,還在不斷朝建業進發,不出數日,便可以抵達建業。”
劉咸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你說張溫挾持了吳國太,可知其中詳情?”
張昭接著說道:
“據在下探子來報,張溫反賊于昨夜帶私兵沖入吳國太住所,逼迫吳國太寫下主公退位,迎立令弟孫翊的旨意。”
“吳國太不從,張溫大逆不道,竟將吳國太挾持,奪其印璽,假傳旨意!”
劉咸聽完,心中抒了一口氣。
如果張溫的一切反叛,背后真的有吳國太在支持的話,那情況無疑是最糟糕的。
“這么說來,寡人的車下虎士也是被張溫假傳的旨意調走了……”
“主公所言不假。”
張昭繼續說道:
“張溫將吳國太挾持后,傳出來兩個旨意,其一是立孫翊,其二便是皇城將亂,特調車下虎士,前往護衛吳國太。”
“臣剛剛得知這起大逆不道之事,張溫的私兵就已經控制了在下的府邸,無法及時稟報殿下……”
“這張溫,還真是狡詐。”
劉咸揮了揮手,示意張昭不用再說下去。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就張昭府邸前那幾個雜兵,能控制的了什么?
恐怕是張昭本身就不想給劉咸報信,他想坐山觀虎斗!
若張溫成功,他便效忠張溫,他沒有幫助劉咸,事后張溫也不會虧待他。
若劉咸未死,一如現在來找他協助,那么他就立刻撥轉馬頭,倒向劉咸。
等到劉咸收拾了張溫,他就是討逆功臣,劉咸必然也要封賞他。
且張溫敗北,底下眾多謀逆的世族一個都跑不掉。
吳郡、豫章郡、廬陵郡,這可都是江東富庶之地。
那些世族下面數以萬計的良田和佃農,到時候張昭有的是機會搞到手。
只要張昭運籌得當,他背后的家族立馬就可以從中下世家眨眼晉升為新的龐然大物。
兩頭不吃虧,何樂而不為?
劉咸冷冷的看了一眼張昭。
為官四十年,可真不是白干的。
滿嘴的仁義禮智,忠君愛國,滿肚子的中飽私囊,無父無君!
“主公所言甚是,張溫實在奸滑無比。”
“車下虎士乃是主公身邊最精銳的護衛,雖然人數不多,只有三千人,但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漢。”
“這批部隊被調走,張溫的私兵才是真正的無人能擋了……”
劉咸收起思緒,眼下最重要的是搞定張溫,至于張昭這個二五仔,后面再找機會收拾。
“那么敢問張公,可知寡人的車下虎士,現在何處。”
劉咸不緊不慢的問道。
此刻的他,內心平靜無比,沒有太多波瀾。
張溫的這種皇城造逆,和十數年前黃巾軍的那種農民起義不同。
農民起義的威脅在于“廣”,而皇城造逆的威脅在于“快”。
如今張溫沒有第一時間殺掉劉咸,就已然失去先機。
只要讓劉咸逃出皇宮,張溫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了。
如果說張溫是真小人的話,那么眼下張昭這種偽君子,才是日后真正的威脅……
“回主公,車下虎士此刻應該就在甘露寺,那里也是吳國太的所在。”
“好,寡人知道了。”
劉咸又問:
“你府上有多少家丁?”
面對劉咸突然的詢問,張昭并不顯得意外:
“回主公,有家丁奴仆一百二十余人,多數是老弱之輩,此外還有女眷及丫鬟百余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余下的就是年過六旬的老臣及老臣的兩個犬子……”
“把他們全部叫出來!”
劉咸沒有再聽張昭說下去。
這老家伙說什么老弱病殘,什么女眷體弱,無非都是在為幾個雜兵就控制了他的張府所進行的合理化掩飾罷了。
現在不是處理這個事情的時候。
“是,臣這就去辦。”
張昭也知道劉咸的意思,立馬起身,組織家丁。
不多久,兩三百人的男女老少便齊聚在院內。
“六十以下,十二以上,男子,出列!”
劉咸高呼一聲,頓時有一百余人出列。
劉咸看了一下這些男丁,各各身材壯碩,膀闊腰圓。
“張承,張休!”
“臣在!”
此二人乃張昭之子。
劉咸喚來二人,如此如此吩咐完畢。
“臣領命!”
兩人異口同聲的說著,隨即各自點了家丁,取來馬匹,由張休率先往甘露寺方向奔去。
“廣信侯。”
“臣在。”
劉咸又吩咐步騭:
“你領六十人,立即潛行出府,往城西奔走,佯裝要逃離建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