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安排完了汪直的事情,晚上下面的人就來匯報,李東陽被下獄之后,不出所料地,引起了朝野不小的震蕩。
朱厚照可不管他們這些,李東陽這老匹夫,第一次逼宮的時候自己就想抓他了。
結果后面事情太多,來不及處理,放過他之后,這老匹夫還敢來第二次。
現在都不是他有沒有參與謀反的事了,就算他沒參與,朱厚照也要弄死他。
所以任憑下面的官員上多少求情的奏章,朱厚照都不為所動。
就等著汪直查完案情之后,將李東陽順帶手一起做掉。
可是令朱厚照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中午,一個絕對不應該求情的人,來找他求情了。
“王師父,我真沒想到你會來替李東陽這個老匹夫求情。”
沒錯,來人正是朱厚照的老師,王華。
“老臣這次來,不是為了求情,乃是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這話要是從別的嘴里說出來,朱厚照肯定會立刻開噴,又是這種老掉牙的理由,你懵小孩子呢!
但是面對王華,這話他可說不出來,如果王華這么說,那這話肯定是真的。
“王師父,我知道你前幾天跟李東陽當著眾人的面打了一架,在那一堆燒成灰的求情奏章里,也沒有你的奏章,我還以為你是站我這一邊的。”
王華搖了搖頭,再度拱手說道:“老臣不是站在任何人一邊,只站在對我大明有利的一邊。”
“而且,老臣知道,寫奏章向殿下求情是沒用,恐怕求情的人越多,事情反而會越壞,因此老臣這才親自來求見殿下。”
朱厚照拍了拍手說道:“聰明!不愧是我的老師,大明的狀元公。”
“不錯,誰跟我求情都沒用,求情的人越多,我越要整治李東陽這個老匹夫。”
“如果朝堂上一小部分的人向我求情,我大概只會將他秋后問斬,若是超過一半,我就要將他車裂,若是大部分人都求情,我就要夷他三族!”
王華聽到朱厚照這話,也是有些吃驚。
他知道之前李東陽沒有答應太子,反而還公開與太子做對,太子肯定是對他有怨恨的的,可是沒想到太子居然這么恨他!
“何至于此呢?殿下!”
朱厚照微微冷笑,問向王華:“王師父,我知道你是個君子,見不得李東陽這樣的內閣重臣身死,可是他都參與謀反了,難道你還要保他嗎?”
王華微微搖頭,看向朱厚照,誠懇地說道:“殿下,你與他的事,老臣是知道一些的。他無論有沒有參與謀反,對殿下來說,還有區別嗎?”
看來狀元公果然不好騙,朱厚照只好開門見山了。
“沒錯,李東陽無論有沒有參與謀反,我都要殺了他。”
“既然王師父知道我與他之間的事,那么就應該知道,我最開始就是念在他是士人領袖,內閣重臣,才會一次又一次地給他機會,希望他與我合作。”
“可是他非但沒有珍惜我給的機會,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帶領文官對我和父皇發起沖鋒。王師父也是明事理的人,你覺得,我不應該殺他嗎?”
這話王華當然沒法接,反而轉頭問起了另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
“群臣第一次請愿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能讓先前如此賢德的殿下變成如此模樣?”
朱厚照再度輕輕一笑,“王師父所說的如此模樣,大概是指我現在變得如此暴戾,又刻薄寡恩的模樣吧?”
王華心里是這么想的,可雖然王華是君子,他也沒法承認這樣惡毒的想法,尤其是對著自己的弟子承認。
于是王華只好沉默。
朱厚照見王華沉默,也明白他這是默認了,但他也不在意,只是繼續說著。
“我知道,王師父就是這么想的,朝中許多大臣也是這么想的,既然王師父想知道,我就直接告訴你。”
之前一直對群臣保密,就是擔心消息走漏之后,引起恐慌或者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但現在既然過去了這么久,沒有再發生別的情況,皇帝也恢復過來了,汪直也回來了,就沒有多少保密的必要了,反正調查完之后還是要公布的。
于是朱厚照就將自己從宮外回來之后,發生的一系列事,包括御醫的事,都給王華說了。
王華是越聽越吃驚,如此重大的變故,難怪太子會突然變成這樣,原來太子和陛下都差點在同一天被謀害。
待說完之后,朱厚照才問向王華:“怎么樣,王師父,你還覺得我做的這一切是沒必要的嗎?”
王華此時表情肅穆地回道:“老臣現在理解殿下的用心了,殿下非但不是暴戾,反而能當機立斷,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老臣仍然認為殿下是賢德明君。”
嘿喲,聽到王華這樣的人物夸自己,朱厚照也是有點高興的,既然都這樣夸自己了,那就不跟他計較了,正想揮揮手讓王華回去。
可是王華卻繼續說道:“但正因如此,殿下就更不能誅殺李東陽了。”
聽到王華如此冥頑不靈,朱厚照只好給他說點實際的了。
“王師父,我問你,我若是殺了李東陽,你認為,從名望,從資歷上來說,下一個能入內閣的是誰?”
朱厚照還以為這話能點醒王華,誰知王華立刻回道:“回殿下,從名望資歷上來說,尤其從皇上與殿下的關系上來講,目前入閣最合適的人選,自然是老臣。”
朱厚照一愣,“啊?王師父早就知道?你既然知道殺了李東陽受益最大的人會是你,你還來替他求情?”
誰知王華搖了搖頭說道:“殿下,對臣來說,入閣不入閣,都是為大明做事,談不上什么受益,而讓李東陽在內閣,會比老臣在內閣,對大明裨益更多,老臣只是會讀幾本書的無能文人,比不得李東陽的辦事能力。”
“不僅如此,老臣從犬子那知道,殿下立志要對大明進行改革。
而這改革之事,必然要牽扯眾多,若是沒有眾多士人支持,恐怕阻力會很大。
李東陽已是多年的士人領袖,恐怕大明沒有第二個人比他更了解士人。
李東陽此時又在危難之中,若是殿下不殺他,而是乘此機會讓他合作,定然會比老臣入閣,對殿下的幫助更大。”
“殺了李東陽,殿下與大明什么都得不到,只是會讓士人暫時失去領袖,但沒了李東陽,很快就會有新的人站出來做士人領袖,而新領袖,必然更不愿意與殿下合作。”
“因此,殿下若是殺了李東陽,除了老臣能入閣之外,對殿下,對大明都只能帶來壞處。”
“若是不殺李東陽,殿下還能趁此機會徹底將李東陽拉攏到殿下身邊,對殿下將來要做的事才是真正有裨益的。”
“所以老臣說了,老臣此次前來,不是為李東陽求情,而是為大明,為殿下將來的事業來的。”
也就是說,王華認為,不殺李東陽,除了他王華自己受損不能進內閣之外,對所有人都是有好處的。
別人都是專干損人利己的事,甚至損人不利己的事也愛干,王華卻是來做損己利人的事。
王華這一段話簡直給朱厚照感動得稀里嘩啦,再也沒有剛才面對王華那般的故作姿態。
朱厚照立即走下座位,來到王華的面前,握著他的手說道:“世人都說王師父仁恕坦直,乃當世之君子,我今天終于領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