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匣中歲月

1937年深秋的北平,風(fēng)里已經(jīng)裹著刺骨的寒意。鉛灰色的云層低低壓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檐角的脊獸在暮色中透著肅殺,連空氣都仿佛凝固成惶惶不安的膠狀物,粘在每個行人的睫毛上。午門廣場上,深褐色的木箱堆成了連綿的小山,樟木與桐油的氣味混合著塵土,在蕭瑟的秋風(fēng)里彌散出一種近乎悲壯的氣息——那是故宮文物南遷的最后一批物資,像一群沉默的巨獸,等待著命運的遷徙。

老周蹲在編號“故字7312“的樟木箱前,枯瘦的手指拂過箱沿被歲月磨出的包漿。他今年五十八歲,在故宮當(dāng)了四十年管理員,眼角的皺紋里嵌著前朝的月光與本朝的煙塵。最后一批書畫要裝箱了,宣德年間的絹本在昏暗的光線下泛著溫潤的光澤,他小心翼翼地將一卷《溪山行旅圖》放入棉絮墊襯的格層,忽然瞥見箱底角落那團不起眼的褐色。

是朵干枯的紫桐花。

花瓣已經(jīng)蜷縮成脆弱的紙片狀,脈絡(luò)卻依然清晰,像一幅褪色的工筆畫。老周瞇起眼,用鑷子輕輕夾起花莖,卻在花瓣間觸到一片冰涼的硬物。那是半片碎玉,邊緣帶著不規(guī)則的斷裂痕跡,青白色的玉質(zhì)上沁著幾縷暗紅,仔細看時,能辨認出陰刻的“悅“字殘筆——那筆畫的弧度,像極了多年前那個春日,在御花園梨樹下,少女抬手簪花時腕間玉佩晃出的光暈。

“周師傅!快點兒吧!西直門那邊的火車頭都鳴笛了!“年輕館員小鄭抱著一摞賬冊跑過來,藏青色長衫的下擺被風(fēng)掀起,露出里面打了補丁的襯衣。他額頭上滲著細汗,鏡片后的眼睛里滿是焦急,“日本人的先頭部隊已經(jīng)到通州了,再不走就真來不及了!“

老周沒有抬頭,只是用一塊素白的杭綢將紫桐花與碎玉包好。他的動作很慢,仿佛在包裹一件稀世珍寶,指腹摩挲著絲綢表面時,能感覺到碎玉透過布料傳來的微寒。“急什么,“他低聲喃喃,像是說給小鄭,又像是說給箱底的殘片,“老祖宗的東西,得讓它們走得安穩(wěn)。“

他想起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打進北平的那個夏天。那時他還是個扎著沖天辮的孩童,跟著祖父躲在太廟的夾壁墻里,聽著城外的槍聲與宮里的哭喊。祖父捂住他的嘴,渾濁的眼睛望著太和殿的方向,說:“記住了,宮里的東西,比命還金貴,只要東西在,這文脈就斷不了。“

如今,輪到他守護這些東西了。

《悅卿賦》的絹本被輕輕展開,墨色在昏黃的馬燈下泛著幽光。這對詩稿是民國初年從一座唐代公主的地宮中出土的,據(jù)說是駙馬為亡妻所做,字里行間滿是化不開的纏綿。老周記得第一次見到它時,老師傅指著卷尾那個模糊的朱印說:“看,這是'破繭',當(dāng)年那位駙馬爺說,情到深處,便是破繭成蝶,縱是生死,亦不能隔。“可如今,那印章早已在顛沛中磨損,只剩下幾個模糊的筆畫,像一道未愈合的傷口。

他將包好的紫桐花與碎玉塞進詩稿的夾層,指尖觸到絹本上某處細微的褶皺——那是多年前某次修復(fù)時留下的痕跡,當(dāng)時他還是個學(xué)徒,不小心讓漿糊沾到了紙邊,被師傅罰跪了半宿。此刻想來,那些嚴苛的教導(dǎo),原是為了今日的重逢。

木箱蓋被緩緩合上,銅環(huán)扣發(fā)出“咔嗒“一聲輕響,像一聲悠長的嘆息。老周用麻線將箱口仔細捆扎,每一個結(jié)都打得一絲不茍,仿佛在編織一道時光的封印。小鄭在一旁急得跺腳,卻不敢再催,只是望著遠處西華門方向騰起的幾縷黑煙——那是昨天被炮火引燃的民居,此刻在暮色中像一塊洇開的血漬。

“走吧。“老周站起身,拍了拍膝蓋上的塵土。他的腰已經(jīng)有些佝僂,走起路來微微跛著,那是去年冬天在冰面上滑倒留下的舊傷。但此刻,他抱著一本厚厚的賬冊,脊背卻挺得筆直,仿佛那里面裝著的不是墨筆字跡,而是整個民族的記憶。

月色不知何時爬上了午門的城樓,將雉堞的影子投在廣場上,像一把把橫亙的刀。卡車引擎的轟鳴聲打破了沉寂,幾個穿著棉大衣的士兵過來幫忙搬箱子,他們的步槍在月光下閃著冷光。老周看著木箱被逐一搬上車,忽然想起祖父講過的那個故事。

“太皇太后下葬那年,我才十二歲,“祖父的聲音仿佛還在耳邊,帶著老BJ特有的兒化音,“那天出奇的冷,泰陵上空突然掛起兩道彩虹,紅的像血,紫的像霞。靈車經(jīng)過神道時,我親眼看見棺木上的九龍紋在陽光下動了起來,龍鱗一閃一閃的,跟活了似的......“年幼的他當(dāng)時只覺得神奇,如今想來,那或許是祖父在亂世中尋找的一點慰藉,一點關(guān)于傳承與守護的信念。

卡車顛簸著駛離廣場,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fā)出“咯噔咯噔“的聲響。老周坐在副駕駛座上,懷里緊緊抱著那本筆記本。車窗開著一道縫,秋風(fēng)灌進來,吹得他太陽穴突突直跳。他打開筆記本,借著儀表盤微弱的燈光,用鉛筆在空白頁上寫下一行字:

“紫桐花落處,玉佩碎時聲。“

筆尖劃過紙張,發(fā)出細微的沙沙聲。他想起第一次見到林悅的那個春天,也是這樣的紫桐花開滿了御花園的角落。她穿著月白色的襖裙,蹲在花樹下?lián)焓盎ò辏箝g的“悅“字玉佩隨著動作輕輕晃動。“周大哥,你看這花像不像蝶翼?“她抬起頭,眼睛亮得像初春的湖水,“我娘說,紫桐花是花魂變的,要是把它夾在樹里,就能留住春天。“

后來,她成了宮里的女官,再后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清晨,她塞給他半片碎玉,說:“周大哥,帶著它走,別管我。“他想拉住她的手,卻只抓住一片飄落的紫桐花瓣。再后來,他在一堆散亂的宮物里發(fā)現(xiàn)了這朵干枯的花,花瓣間,正夾著那半片碎玉。

卡車駛過長街,遠處的紫禁城在月光下漸漸縮小成一個模糊的剪影。老周望著那片熟悉的輪廓,眼眶有些發(fā)熱。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走進故宮時,還是個梳著小辮的頑童,跟著祖父在太和殿外擦欄桿。那時他覺得,這皇宮大得沒有邊際,琉璃瓦永遠亮得晃眼。而如今,他卻要帶著它的精魂遠走他鄉(xiāng),像一只銜著巢材的孤鳥,在亂世中尋找一個暫時的棲身之所。

“周師傅,您在想什么?“開車的司機是個年輕的士兵,操著一口山東口音,“俺聽說,這些箱子里裝的都是老祖宗的寶貝?“

老周沉默了一下,然后輕輕點了點頭。“是寶貝,“他說,聲音有些沙啞,“是咱們中國人的根。“

車窗外,北平的夜色像一幅被墨汁染透的宣紙,只有零星的燈火在寒風(fēng)中搖曳。老周將筆記本貼在胸口,能感覺到紙頁下自己心臟的跳動。那半片碎玉與干枯的紫桐花,此刻正安靜地躺在《悅卿賦》的夾層里,像兩顆被時光掩埋的種子,等待著在某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重新綻放出屬于它們的故事。

卡車拐過一個街角,輪胎碾過一片積水,濺起的水花在月光下劃出一道銀亮的弧線。老周閉上眼睛,腦海里浮現(xiàn)出泰陵上空的雙虹,浮現(xiàn)出棺木上舞動的九龍,浮現(xiàn)出林悅簪花時的笑靨。他知道,這一路必定漫長而艱辛,或許再也回不到這座城,或許會在某個不知名的小鎮(zhèn)埋骨他鄉(xiāng)。

但只要這些箱子還在,只要《悅卿賦》的夾層里還藏著紫桐花與碎玉的魂靈,那么,祖父說的那個關(guān)于“破繭“的故事,就還沒有結(jié)束。

他重新睜開眼,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遠方的地平線上,似乎有一絲微弱的光亮正在醞釀,像極了多年前那個春日,御花園里第一朵綻放的紫桐花。

“開快點吧,“老周對司機說,聲音里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咱們得把它們,安全帶出去。“

卡車的引擎聲再次轟鳴起來,載著滿車的歲月與記憶,駛向未知的遠方。月光落在老周的白發(fā)上,也落在他懷中的筆記本上,那行剛寫下的字在夜色中若隱若現(xiàn):

“紫桐花落處,玉佩碎時聲。“

而在那詩稿的夾層里,干枯的花瓣與碎玉相依相偎,仿佛在低聲訴說著,那些被時光封存在匣中的,關(guān)于愛、關(guān)于守護、關(guān)于一個民族在苦難中堅守的,漫長歲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安远县| 民和| 马公市| 孝感市| 平罗县| 濉溪县| 揭东县| 正定县| 黑龙江省| 沂源县| 南江县| 汕头市| 安多县| 曲水县| 永寿县| 通化县| 中阳县| 永吉县| 安达市| 额尔古纳市| 慈利县| 内江市| 兴仁县| 甘洛县| 古交市| 额济纳旗| 阳高县| 剑河县| 小金县| 鹿邑县| 佳木斯市| 峨边| 宁南县| 萍乡市| 梅河口市| 河南省| 宿松县| 台东市| 冕宁县|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