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百問百答(公民新法早知道系列)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9字
- 2024-06-03 16:05:17
第二章 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和標準制定
8.如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風險監測?
答: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是指為了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系統和持續地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害因素進行檢驗、分析和評價的活動,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普查和專項監測等內容。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并對重點區域、重點農產品品種進行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結合本行政區域農產品生產經營實際,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實施方案,并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接到通報的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及時上報。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實施方案的部門應當及時研究分析,必要時進行調整。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應當按照公布的標準方法檢測。沒有標準方法的可以采用非標準方法,但應當遵循先進技術手段與成熟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并經方法學研究確認和專家組認定。第八條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應當定期開展。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需要,可以隨時開展專項風險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