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自然人

(一)自然人的權利能力

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民事法律賦予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從而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民法典第13條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自然人權利能力

續表

[例題]甲乙結婚,不久乙懷孕,甲乙協議,如果孩子順利出生,則甲將婚前所有的一套房屋贈與孩子。后來甲欲反悔,問:(1)甲可否以達成協議時胎兒不具有權利能力而主張協議無效?(2)如果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后果如何?[1]

(二)自然人的行為能力

1.含義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法律確認的自然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從事民事活動,參加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基礎就是必須具有正確識別事物、判斷事物的能力,即具有意思能力。具有意思能力必須滿足兩個方面的法律要求:

其一,要達到一定的年齡,有一定的社會活動經驗;

其二,要有健康正常的精神狀態,能夠理智從事民事活動。

2.行為能力的類型

據《民法典》之規定,行為能力有三種類型,如下: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完全行為能力的要求是:①年滿18周歲;②精神狀況正常。

例外:16周歲以上未成年人,以自己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兩類:①8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特別提醒

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除此之外的其他行為,未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認,效力待定。《民法典》分則中有特別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律行為效力的,適用分則特別規定,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遺囑的,無效。行為是否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法院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智力、精神健康狀況能否理解其行為并預見相應的后果,以及標的、數量、價款或者報酬等方面認定。

[例題1]阿Q之子小Q(13歲)嫌自己的手機不趕潮流趁機賣之或棄之,后果如何?[2]

[例題2]小劉從小就顯示出很高的文學天賦,9歲時寫了小說《隱形翅膀》,并將該小說的網絡傳播權轉讓給某網站。問題:小劉轉讓網絡傳播權的行為是否有效?[3]

(3)無民事行為能力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兩類:

其一,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

其二,8周歲以上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人。

特別提醒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的法律行為,無效。目的在于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利益。

3.成年人民事行為能力不足的認定與恢復

(1)認定民事行為能力不足的申請人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的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

(2)恢復的申請人

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

(3)決定機關

人民法院。

(4)有關組織的范圍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例題]【2017/3/2】肖特有音樂天賦,16歲便不再上學,以演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肖特成長過程中,多有長輩饋贈:7歲時受贈口琴1個,9歲時受贈鋼琴1架,15歲時受贈名貴小提琴1把。對肖特行為能力及其受贈行為效力的判斷,根據《民法總則》相關規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4]

A.肖特尚不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

B.受贈口琴的行為無效,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C.受贈鋼琴的行為無效,因與其當時的年齡智力不相當

D.受贈小提琴的行為無效,因與其當時的年齡智力不相當

(三)監護

監護制度,主要為彌補民事行為能力的不足而設定。

1.監護人的類型

依據監護的設立方式,可以分為法定監護與意定監護。

續表

2.監護的其他問題

[例題]【2013/3/2】關于監護,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5]

A.甲委托醫院照料其患精神病的配偶乙,醫院是委托監護人

B.甲的幼子乙在寄宿制幼兒園期間,甲的監護職責全部轉移給幼兒園

C.甲喪夫后攜幼子乙改嫁,乙的爺爺有權要求法院確定自己為乙的法定監護人

D.市民甲、乙之子丙5周歲,甲乙離婚后對誰擔任丙的監護人發生爭議,丙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有權指定

(四)宣告死亡與宣告失蹤

1.宣告死亡

(1)法律要件

①下落不明滿4年;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2年;意外事件經有關機關證明不能存活的,無時間限制。

民法典第46條 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特別提醒

無論是2年還是4年均從次日開始計算。根據是《民法典》第201條第1款,按照年、月、日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日不計入,自下一日開始計算。自然人在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的期間為4年,自戰爭結束之日或者有關機關確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計算。

②利害關系人申請(重要)

民法典第47條 對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符合本法規定的宣告死亡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宣告死亡。

第一類,無限制的利害關系人:被申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喪偶后對被申請人盡到主要贍養義務的兒媳、女婿。

[注意]此種利害關系人之間沒有順序先后。

第二類,被申請人其他近親屬及代位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兄弟姐妹的子女),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應當認定為利害關系人:

其一,被申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均已死亡或者下落不明的;

其二,不申請宣告死亡不能保護其相應合法權益的。

第三類,被申請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合伙人等民事主體,原則上不能認定為利害關系人,但是不申請宣告死亡不能保護其相應合法權益的除外。

(2)法律效果

①人格消滅

民法典第48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要點總結]

1.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的,一旦作出判決,考慮到被申請人生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故追溯到發生之日死亡,以更好地厘清法律關系。

2.首先由利害關系人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受理以后,應當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的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

②事實未死的行為效力

民法典第49條 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響該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③婚姻關系解除

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

④繼承發生

⑤單方可以決定送養子女

(3)“死去活來”的后果

民法典第50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死亡宣告。

①婚姻關系

民法典第51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死亡宣告被撤銷的,婚姻關系自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記機關書面聲明不愿意恢復的除外

特別提醒

即使申請宣告死亡后配偶沒有結婚的,也不一定恢復婚姻關系。

②收養關系

民法典第52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銷后,不得以未經本人同意為由主張收養行為無效。

③財產關系

民法典第53條 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依照本法第六編取得其財產的民事主體返還財產;無法返還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利害關系人隱瞞真實情況,致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財產的,除應當返還財產外,還應當對由此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要點總結]

1.依據繼承獲得財產,應予返還。這里包括所有的繼承方式,法定繼承、代位繼承、轉繼承等。通常認為,繼承人基于所繼承的財產進行的經營所得不返還,因為經營所得應視為繼承人的勞動收入。

2.惡意利害關系人獲得財產的,除返還財產外,還應當賠償損失。

3.財產已經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返還,由繼承人給予適當補償。

[例題]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遺產。后乙病故,丁代位繼承了乙的部分遺產。丙與戊再婚后因車禍遇難,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遺產。現甲重新出現,法院撤銷死亡宣告。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6]

A.丁應將其從甲、乙、丙處繼承的全部財產返還給甲

B.丁只應將其從甲、乙處繼承的全部財產返還給甲

C.戊從丙處繼承的全部財產都應返還給甲

D.丁、戊應將從丙處繼承的而丙從甲處繼承的財產返還給甲

2.宣告失蹤

(1)時間及其起算

①自然人下落不明滿2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

②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時間從其失去音訊之日起計算。

③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自戰爭結束之日或者有關機關確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計算。

(2)利害關系人申請(重要)

利害關系人包括:

①被申請人的近親屬;

②失蹤人的代位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兄弟姐妹的子女)和喪偶后對被申請人盡到主要贍養義務的兒媳、女婿;

③債權人、債務人、合伙人等與被申請人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民事主體,但是不申請宣告失蹤不影響其權利行使、義務履行的除外。

(3)代管人及其職責

①代管人的確定

第一,一般由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擔任財產代管人的人代管。

第二,代管有爭議,沒有上述規定的人,或者上述規定的人無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②代管人的職責

第一,妥善管理失蹤人的財產,維護其財產權益。

第二,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財產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向失蹤人的債務人請求償還債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財產代管人列為原告。

債權人提起訴訟,請求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支付失蹤人所欠的債務和其他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財產代管人列為被告。

第三,財產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失蹤人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代管人的變更與終止

①被動變更

財產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職責、侵害失蹤人財產權益或者喪失代管能力的,失蹤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財產代管人。

②主動變更

財產代管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財產代管人

(5)宣告失蹤的撤銷

失蹤人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失蹤宣告。失蹤人重新出現,有權要求財產代管人及時移交有關財產并報告財產代管情況。

[例題]甲下落不明已滿5年。甲的妻子乙欲申請宣告甲失蹤,甲的債權人丙欲申請宣告甲死亡。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7](2022年回憶版,多選)

A.若不申請宣告死亡不足以保護丙的權利,則應當宣告死亡

B.宣告失蹤后,乙作為財產代管人愿意用甲的財產償還債務的,則丙不能申請宣告死亡

C.若法院判決宣告失蹤,乙被指定為財產代管人,乙將與甲婚后購買的房屋出售是有權處分

D.若法院判決宣告死亡,乙可繼承甲的遺產,但應當在遺產的范圍內償還對丙的債務

(五)自然人的其他問題

1.自然人住所問題

(1)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2)自然人離開住所地最后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為經常居住地。但住醫院治療的除外。自然人由其戶籍所在地遷出后至遷入另一地之前,無經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戶籍所在地為住所。

2.個體工商戶

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無法區分的,以家庭財產承擔。

3.農村承包經營戶

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以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農戶財產承擔;事實上由農戶部分成員經營的,以該部分成員的財產承擔。

推薦閱讀
  1.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2017應試版)
  2.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2:刑法
  3. 2014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4.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1:民法
  5.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配套真題詳解(第三卷):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6.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高分過關筆記(強化記憶版):理論法學·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7.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第三卷
  8.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第四卷
  9.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三卷):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10.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9: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法
  11.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一卷):憲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12.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金題詳解:單科強化突破集訓
  13.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最新增補法律法規及重點法條解讀
  14.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考筆記思維導圖:民法
  15.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商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西畴县| 车险| 龙海市| 乌鲁木齐县| 申扎县| 汝城县| 射阳县| 柳林县| 乌兰浩特市| 谷城县| 宁国市| 洛宁县| 扶余县| 西林县| 农安县| 双峰县| 白玉县| 连云港市| 巨野县| 平邑县| 华池县| 丰台区| 孟连| 贵南县| 肃宁县| 寻乌县| 文水县| 神农架林区| 贵定县| 新密市| 商河县| 屏南县| 上虞市| 伊川县| 盐城市| 建湖县| 宜兰市| 息烽县| 白水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