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從2020年11月萌發要寫一本關于中國不良資產行業的書的想法,到11月中下旬敲下第一行字,再到2021年9月白露時節完成書稿,其間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輪替,回望這過去的一年,不能不讓人驚嘆于時間的偉力。在一開始,我只是有了一星半點的火花,從事金融行業10年里,有幸學到一鱗半爪,把這些年工作中的見聞和思考轉化為文字記錄下來,首先對自己是一種階段性的總結和反思;其次也能夠幫助到對金融業,特別是不良資產行業感興趣的廣大投資人和讀者;最后作為卷帙浩繁中的滄海一粟,把今人對不良資產的實踐通過書籍的形式流傳下去,為以后從事不良資產工作的同人提供一絲借鑒,如果能從中有所啟發,則善莫大焉。
正如上一段所說,本書并不是事先統一規劃的產物,而是寫完一章,又想到了下一章內容,一步接著一步不斷擴充完成的,即“邁出一步,動力就會隨之而來”。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把平日工作流程做一梳理,介紹清楚什么是不良資產、不良資產的內涵和外延經歷的幾次大的飛躍、國內不良資產行業的參與主體有哪些、不良資產收處怎么操作,這四個問題構成了本書的第一部分。寫完上面的內容后,我又覺得不放心,擔心讀者覺得晦澀無味,看不進去,遂開始寫第二部分,選取了不良資產收購、司法訴訟、投后管理和不良資產處置四個階段的典型案例,向讀者進一步說明。第三部分是我寫的一些理論文章,分別從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歷史回顧、博弈論在不良資產處置中的運用和推導、2021年不良資產行業變革大事、AMC分(子)公司(指分公司與子公司)協同發展、AMC中長期發展方向與實現路徑、愛爾蘭壞賬公司發展模式與啟示、提倡一種健康的借貸理念、處置銀行體系不良資產不同方式的側重點、高風險金融機構救助九個方面入手,是我在2021年在不同時間看到熱點新聞后想要表達的觀點匯編。
讀完本書的讀者應該會發現,這本書的寫作用語是不統一的,這也是我刻意為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注重以簡明的大白話表達,這樣方便讀者閱讀使用,不要因為有一些經濟術語而人為提高了閱讀門檻,使得大家買回去后把它束之高閣,那是故弄玄虛了。第三部分為政策思考和理論闡述,所以行文風格為書面用語,在閱讀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基礎上,我相信第三部分對你也將輕而易舉。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有一些內容已經提前上傳到我的個人公眾號,不良資產行業的頭部自媒體幾乎全部留言希望轉載,在此表示感謝!是你們每天堅持更新,讓不良資產這個小眾行業得到了更多投資人的關注,真正成長為我國金融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員。公眾號文章發表后,有的讀者留言“干貨滿滿,點贊”,有的讀者留言“您好!這本書全名叫什么?可以在哪里購買?”,還有的讀者留言“不錯的文章,對于我一個小白來說通俗易懂,辛苦啦”,是你們的熱情留言,堅定了我寫這本書的信念,因為它是有需求的,它能幫助到別人。
本書中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其中部分文章已經發表于《銀行家》雜志。在此感謝《銀行家》雜志社,感謝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感謝中國法制出版社趙宏主任、馮運老師,是你們的辛勤付出讓這些文字得到第一次發表的機會。還要感謝我工作單位的各位領導,是你們支持我、鼓勵我在工作之余從事不良資產相關的理論研究,你們博聞廣識,兼具嫻熟的業務實踐能力和政策理論功底,有的來自國有大行,有的來自國家部委,無一不熱愛所從事的不良資產管理行業,許多人把職業生涯都奉獻給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不良資產管理行業,讓我由衷敬佩。
我要感謝工作這10年里遇到的同事們,和你們共事的日子總是如此美好,讓人如沐春風。我想感謝這些年陪伴在我身邊的人們,我身邊的老師、同學、朋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謝永遠無條件包容我的父母、外婆、舅舅,你們是我累了的時候休憩的平靜港灣。
石佳華
2021年9月7日于西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