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辯博弈:刑事訴訟技巧與典型案例分析
- 雷彥璋
- 1381字
- 2024-05-30 15:33:48
一、善于思考:用博弈理念指導刑事控辯
綜觀刑事訴訟的沖突各方,如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受害人及其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指控方及其代理人、控方及支持控方的公安機關(含控方要求出庭的證人及司法鑒定人員),為了獲得最大的訴益,為了讓對方心服口服,總是要設法與沖突對方進行博弈,在博弈中總是要通過事實的澄清、法理的應用、舉證與質證、立論指控與抗辯反駁,來均衡各方的訴益,在失衡中尋找平衡,從而獲得最大的訴益。
用博弈理念來研究刑事訴訟有四點值得注意:
第一,博弈論是一門顯學,很多理念有其不周延性,利用博弈論研究刑事訴訟,探討刑事訴訟實務技巧,并不是為了利用人性的弱點、法律的不周延、訴訟程序中信息的不對稱,使用非法手段替犯罪嫌疑人開脫罪責以攫取不當利益,或惡意構陷。相反,任何法學理論與實務技巧都應當用于弘揚公平、正義與效率兼顧的主流價值觀,為完善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磚添瓦。
第二,博弈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對峙狀態,但只是一種行為狀態,或者說是一種戰略的謀劃,而不是一種持續的過程或價值觀的嚴重沖突。因為博弈的規則是國家的相關法律或司法解釋,而不是各自的觀點與理念,博弈的核心價值觀應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而不是博弈人的具體訴益。每一宗刑事案件的案情不可能完全相同,各有具體的情境或狀態,用博弈理念來研究訴訟,尤其是辯護律師代理刑事訴訟案件,只能根據具體的案情發展審時度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在追求訴益的過程中,目的還是要依法查清案情,而不是有意讓犯罪嫌疑人逃脫應有的刑罰,更不能有“擺平”指控方或居中裁判者等庸俗化的想法或做法。
第三,在刑事訴訟的博弈過程中,各方無論是合作性博弈,還是非合作性博弈,都會選擇最有利于自己的戰略、戰術去執行,以求本方的訴益最大化。刑辯律師在刑事訴訟中具有獨立的辯護人地位,要有獨立的判斷能力,不能一味地迎合犯罪嫌疑人的訴求與要求而喪失立場,更不能為了“撈人”而失去法律人的良知與正義之舉,否則就可能偏離自己獨立辯護人的地位。對于指控方來講,更應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而絕不能為了某種非法目的,有意掩飾或銷毀對己不利的證據,更不能為了迎合上級意志而罔顧事實。
第四,博弈應用到刑事訴訟之中,更多的是一種策略與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對訴訟信息的合理解讀,而非對于法律條文的濫用或使用非法伎倆來破壞法律的正常秩序。任何訴訟的博弈行為都必須在法律規定或許可的范圍內展開,否則就可能觸犯法律,也就是說博弈者本身也應遵守博弈規則,規則就是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及其相應的司法解釋,這是博弈者時刻應當提醒或告誡自己的,正所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有些案件經初步分析,無論是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還是專業律師都認為己方有理,認為其辯護意見一定會被法官所接受,可是判決下來,該贏的案件怎么打輸了?辯護律師有時也覺得刑事官司難打,盡管庭下準備充分,把握十足,但一到開庭,就會出現抗辯上的被動,無論如何辯護總是無法打動對方和法官。
這里拋開封建司法殘余思想影響案件勝敗等其他因素不談,以博弈思維作為一種抗辯的方式、方法,找到抗辯的切入點和抗辯的特定模式,尋找辯護或代理中的最佳效果,減少辯護與代理中的不利因素,既能保證辦案質量,又能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何樂而不為呢!
經歷大量案件代理實踐,筆者對于刑事訴訟抗辯有三個方面的體會比較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