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風雨欲來
- 漢祚承唐
- 一色彩羽Aak
- 2183字
- 2024-06-21 22:52:23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是。”道龐躬身再對。“我觀現在的天下名將,應該只有五個人半,李唐的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只算半個,至于李嗣業等人,勇猛善戰,然論及統帥之才,則稍顯不足。”
“郭子儀、李光弼的大名,我亦有所耳聞。”
劉備探身向前,沉聲問道,“燕賊麾下,又有何許人呢?”
“史思明與蔡希德鎮守范陽、常山,安守忠則堅守長安。”道龐娓娓道來,“此三人,依我之見,皆為帥才。”
劉備微微搖頭,道“看來,燕賊比李唐還多了半個。”
“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道龐柔聲提醒。
“安守忠既然是極其優秀的帥才,但李唐這邊的大軍里好像沒有這樣的人物。”劉備直起身子,緩緩說道。
“事在人為。”道龐說道。
劉備輕嘆一聲,“李唐大軍現分散駐扎三處,各自為營,互不協調。須知,兵事非兒戲,長此以往,敗局恐難免。那李亨麾下的王思禮,你如何看待?”
“此人水平是有的,卻是個拎不起公私的人物。”
“吾之精兵與安守忠之軍,孰強?”劉備詢問。
“安賊新勝,士氣正盛,我軍與之相較,稍顯不足。”
“我用兵有能過于那安守忠乎?”劉備進一步追問。
“安守忠行兵猶如天馬行空、羚羊掛角,主公之用兵,恐怕暫且稍遜。”
劉備聽后,并未慍怒,而是緩緩從桌上取起一本書冊,微微點頭嘆道:“近日,我正研讀唐太宗李世民之事,書中有述,昭陵六駿,皆為神駿非凡之馬,卻皆不壽。”
“邙山之戰滅王世充,颯露紫死于沖陣途中。洺水之戰滅劉黑闥,拳毛騧死于沖陣途中。虎牢關之戰滅竇建德,什伐赤身中五箭亦死。虎牢關之戰定鼎天下,青騅身中五箭,也死。戰馬如此,那戰馬上的人呢?”
“主公?”道龐又是稍顯恍惚。“主公何意?”
“欲定天下,勇猛與犧牲更可想而知。”
“主公是想……”
“眼下,天下亂象為何如此之多,還不是安賊大舉入侵,朝廷一敗涂地,所以潰兵橫行,軍賊四起?”
劉備繼續正色緩緩言道。“但唐皇逃入了蜀中,太子卻與朔方勾結,只怕朔方亦將陷入混亂。更甚者,潰兵若再入巴蜀,連巴蜀也要起亂子,但似乎無人愿出面整頓此等亂象……”
劉備愈發嚴肅,道:“我想至少要讓天下人知曉,尚有人心系社稷,愿為天下安定而盡力。天下之事,豈能容人肆意妄為?”
若以立場來說,這事的好處是有些模糊的,但更重要的,劉備只想把自己的立場傳達出去。
“天下紛擾,凡事需有所為。手握重兵,或許可以扭轉乾坤,但卻選擇袖手旁觀,實為恥辱。我心不暢,也意難平。”他輕輕自語道。
在一場改變天下的戰斗旁選擇袖手旁觀是一種恥辱,他念頭會不通達。
這事對他很重要。
而道龐卻是怔了一下后即刻重重頷首,然后拱手相對,“愿為主公分憂。”
劉備嚴肅說道:“我要你去做一件事,去見李嗣業……好生替我說服他配合我,你要小心。”
道龐站起躬身行禮。
劉備指著桌前的大印道:“帶上這東西,告訴他,只要他肯出兵助我,我就上奏書推薦他做招討副使,替我告訴他,天下之事,往往皆在一念之間!”
……
……
飛龍軍重渡澇水,于昔日敗孫孝哲之處,再次布下一字長蛇陣營。
劉備之帳居中而立。
在兵卒構筑木柵和營房時,令狐骨抓到了三名逃兵,用繩索捆住,送到了劉備的面前,“此三人自北而逃,意圖混入我軍潛逃。”
“為什么逃跑?”劉備騎馬執鞭,俯瞰三人問道。
“逆太子李亨盤踞武功,我等乃隨房相自蜀中而來,本為房相麾下,李亨殺了很多蜀中來的人,我們遲早難以逃脫責罰和處理。”帶頭的一名小將仰起臉來,對著劉備說道。
“李亨在武功城中?”
“誠然,我等在入城前夕得知消息,隨即逃離。”三人齊聲應道,頭點如搗蒜。
“啪”一聲,劉備用馬鞭輕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嚇得三人一哆嗦,“看見前面那堆木頭的嗎?”
三人聞言,齊齊回眸,見后方那堆木材,隨即又迅速回過身來,連連點頭以示回應。
“將此堆木材全部運送至指定之處,與工匠一同筑起營寨。勿要效仿他部偷奸耍滑,今夜將有人巡查。若所筑營寨過關,便可得到飯食。”
這便是劉備的懲罰,令這三名士兵驚愕不已,呆立原地,手足無措。
劉備面容平靜,神情未有絲毫變化。三人猶豫了一會,終于邁步向前,依照劉備之命行事。
“主公。”令狐骨站在了劉備身邊,低聲說道,“從北面逃過來的人很多,看來武功城軍心非常不穩。”
“的確有問題。”
劉備負手而立,往遠處看去。
澇水北側有片湖,浩蕩湖水之側,大燕京兆尹田乾真的軍旗在營地中央高高飄揚,他已經堵住了劉備南上的道路。
田乾真后面,就是被安守忠圍住的武功城。
李亨始終待在在武功城中一動不動。
如今的態勢之下,燕軍占據了極大的主動權。因為之前房琯的潰敗,殘兵大多都被圍在了武功縣城,安守忠的精銳則在外面徘徊。
李亨起初帶著殘兵往北跑了一段路,然后就突然不動了,縮進了武功縣城中據守。
再就是清洗。
軍中有言不服者,皆被斬之。只是一日之間,七萬殘兵中將領死傷過半。
哪怕有王思禮坐鎮協理,軍中也混亂無比,這七萬大軍恐怕很長時間里都無法正常運作起來。
雖然他血腥地清洗了殘兵中的不服者,但武功城畢竟是一座小城,即使之前屯了些糧草,但估計不足一周。
安守忠似乎只需靜待,便可輕易取得大勝。
劉備突然心中一動:莫非李亨知道安守忠軍中必會發生變故?
也只有這個可能了。
李亨是需要功勛的,他需要好好活著,他沒理由呆在武功城中等死。
劉備踩了踩腳下的濕土,隱約有些不祥的預感,卻不知道這股不祥是來自對面的敵軍,抑或是武功城中的太子。
此時,一個小木管被人送了過來,送木管的人劉備認識,是張小敬的手下。
劉備拆開了小木管,取出了一張紙條。
上面的內容言簡意賅。
“安祿山可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