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引胡平叛
- 漢祚承唐
- 一色彩羽Aak
- 2631字
- 2024-05-29 21:08:30
嚴天石見到劉備站起,反而自己回身坐下,輕酌了口茶,垂眉笑道:“聽說韋相贈了將軍百兩黃金,將軍是攀上韋相了?但我得提醒將軍一句,韋見素自己都是無根之木……”
劉備一聽,心中一冷,他才剛剛從韋見素那邊出來,贈金之事發(fā)生還沒到一個時辰,這嚴天石竟然就知道了。
劉備寡言地看向了茶館外熙熙攘攘的扶風郡,剛才一路行來時,原來不知有多少人在陰影中盯著他。
他輕嘆一聲,政治還是政治。就算過了幾百年也不會有什么改變。
劉備對此并不陌生。
不過比起那故弄玄虛的韋見素,嚴天石雖年紀不大,但對這些東西倒是熟稔于心。
劉備再次坐了下來,再次望向嚴天石,眼神變得溫和卻又篤定,平靜反問道:“子羽是想自己做宰相了?”
嚴天石一愣,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此人性情真是奇怪,有義氣,有溫厚,卻也有曠達,卻也太過堅毅。他心中閃過一絲動搖,這種人真控制得了嗎?他少見地對自己表姑的選擇劉備產生了質疑……
但他還是坦坦蕩蕩說出了自己的野心:“我若為宰輔,將軍亦為大將軍!”
劉備安靜了會,輕笑搖頭道:“馬嵬驛時,子羽就假造密詔騙過我一次,這叫我如何信你?”
嚴天石有些尷尬,臉紅著說道:“事急從權,而且我雖無密詔,但圣人確實是意有之……”
“意有之三字,何以服天下?”劉備臉色淡然,看不出他的情緒。
沒有等嚴天石回答,他神色平靜道:“貴妃想讓我做什么才愿救杜甫?”
嚴天石被劉備的氣勢壓住了,他喝了口茶掩飾自己的不安情緒,低聲說道:“近日圣人總與吐蕃使者私下攀談,沒人知道其談話內容,這使者是番將,只喜武夫,我等不好接近,我會給將軍制造機會,還請將軍探查其目的?!?
劉備皺眉,問道:“貴妃想知道這個干什么?”
嚴天石挑了挑眉,說道:“安西隴右強軍與各部番軍東調,貴妃想知道,吐蕃現(xiàn)在蠢蠢欲動,是單純地想攻城略地,還是與李亨有勾結?”
他繼續(xù)說道:“李亨與貴妃已是不共戴天,他想卷土重來,除了籠絡各地武將,也必會向吐蕃、回紇借兵。”
“向吐蕃、回紇借兵?”劉備臉上閃過一絲不可置信的表情,他極為震驚。
嚴天石有些訝異于劉備的反應,疑惑道:“此事平平無奇啊,圣人也說了;西戎北狄,吾嘗厚之,今國步艱難,必得其用,也是不得不為之!”
劉備猛然站起,一手按在自己的佩劍柄上,睥睨而視,大怒道:“引胡人平叛?若真開此先河,必遺禍萬年!”
……
……
大軍要繼續(xù)在扶風郡待幾日。
劉備回營的時候,韋見素的黃金也送到了,劉備對這筆錢極為重視,親自進行了迎接。
城外的一塊平地如今已圍成了軍營模樣,礙事的樹木被移去了,還造起了木柵欄、木梯、拒馬。也虧得雖久經(jīng)征戰(zhàn),那些隨營的工匠仍然還在。
技術工種永遠是極為昂貴的兵種,劉備一直注意這一點。
飛龍軍一千人在這個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軍營其實有些擠,但眼下飛龍軍的目標是恢復士卒的士氣,和重新開始紀律訓練,這對于場地的要求倒也不高。
劉備知道自己對于這個時代的帶兵之法了解不深,但他向來知人善用,杜立世原為天兵軍將領,長年與突厥廝殺,長于軍務,現(xiàn)在負責營中的新兵訓練。
“將軍,要訓話嗎?”杜立世翁聲翁氣道,他在日頭下待了一天,皮膚更黑了,更像個土了吧唧的農夫了。
劉備擺手拒絕,他望著空地里的隊伍,這支部隊現(xiàn)在成分復雜,河南的,河北的,長安的禁軍,甚至還有十幾個突厥人,他們原是屬于東宮的人馬,太子逃跑之后也就投了劉備。
現(xiàn)在訓話沒多大用,軍隊還在磨合。沒人在意不熟悉的人給他們講什么的。
這年頭的武夫,從軍其實就是當兵吃糧而已,要想成為真正的精銳士卒,必須得經(jīng)歷長時間的投入。
這投入不但是物質上的,還得是精神上的。
劉備此時手底的精銳,還是那三百河南老卒,現(xiàn)在營中人數(shù)一多,劉備做不到像之前那樣用情誼挨個籠絡所有人了,這得靠底下的將領,劉備清楚“帥”和“將”的區(qū)別。
他看著營中士卒,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朝旁邊的杜立世問道:“你原為天兵軍將領,卻是怎么到了長安附近的?”
杜立世甕聲答道“天兵軍由北都留守兼太原尹楊光翙統(tǒng)領,他是楊國忠部下,素與安祿山不和,安祿山派了員悍將帶了二十名騎兵,劫殺了楊光翙,我護送其家眷回長安,后面的事將軍也知道了……”
“聽說河東軍有眾多將領投了安祿山?”劉備繼續(xù)問道。
“上層將領沒多少,但是卻有很多中下層軍官投了安賊。”杜立世回答道。
“軍中上層將領,可多是關隴人士?而投敵的中下層軍官,是不是大都是河東、河北本地人?”劉備目光灼灼,問出了自己的猜測。
杜立世愕然,思索了片刻后道:“好像還真是這樣,將軍是如何知道的?”
劉備沉默了一下,答道:“我觀禁軍……和回想在潼關的所見所聞,軍中上層將領,好像都為關隴門閥人士,故有此猜測?!?
杜立世也沉默了,過了好久他說道:“本朝一直打壓河北士族,這卻也不是秘密了,我這個武將都有聽聞?!?
“本朝建國本就是關隴人士為主,不足為奇。”劉備擺了擺手,卻低頭繼續(xù)沉思道:“我思本朝軍制,駐守邊疆的邊軍,將領或許胡人,或多半為關隴人士,碰到大戰(zhàn)與中央調撥的府兵配合,天下有650多個折沖府,而其中500折沖府多集中在距離長安千里之內的區(qū)域,都為朝廷所控……”
杜立世沒明白劉備想說什么,但劉備仍然自言自語道:“雖說軍功有十二轉,本朝與秦漢軍功卻有一區(qū)別,本朝軍功只是爵,不為實職,武人殺敵多幾轉功勛,卻也無實際封地,故武將大多比起封侯,更愿意當節(jié)度使。”
“確是如此。”杜立世突然翁翁出聲,憤恨道:“不掌兵馬的宦官也稱驃騎大將軍,陪皇帝打球的馬球供奉也可封六品功勛,比起虛銜,武人肯定更愿意當實品的節(jié)度使?!?
劉備繼續(xù)說道:“而我原為折沖府將領,我記得,按《唐律》:折沖府私出境者,杖一百。但現(xiàn)在……”
他指著營中正在訓練的士卒,說道:“現(xiàn)在光飛龍軍中,有河南的府兵,有河東的府兵,有江淮的,甚至還有河北府的府兵,天下府兵之制,恐怕早已崩壞了?!?
劉備又看向杜立世,斷言說道:“本朝節(jié)度使權重,掌轄區(qū)內屯田、度支、視察、人事等工作,集軍政大權于一身?,F(xiàn)關中府兵崩壞,朝廷禁軍也遭重創(chuàng),四周節(jié)度使的軍隊超過了朝廷控制的軍隊,而安祿山叛亂,朝廷給各地節(jié)度使的任期也必將大大加長,長久以往,只怕尾大不掉?!?
杜立世黑黑的臉作沉思狀,說道:“將軍是擔心天下節(jié)度使都會變成安祿山那種,名為唐臣實為割據(jù),行事不聽中央調遣的叛賊,但不會吧,天下應該還是忠臣多吧?”
劉備搖頭,杜立世這話恐怕連自己都騙不過去,只是兩人不好明說而已。
“將軍,那這當如何?”杜立世小心地問道。
劉備沉默了好久,只是重重地吐了一口氣,他目光望向了遠方,搖頭道:
“我卻也不知?!?
劉備這時候突然很想念孔明。
如果有孔明在的話,一定能告訴他該怎么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