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司馬如雪雙目晶亮,輕聲逐字重復林醒白所說的周謙說的那四句話,一張俏臉上逐漸被震撼和敬佩所充滿。
“為萬世開太平?!?
司馬如雪深深呼出了一口氣,“好大的氣魄!”
“你這幾日救災,今日放村民們一條生路,你做的這些……那句‘為生民立命’便所言非虛啊?!?
司馬如雪嘆了口氣。
臉上有些不自然。
“若是知道你有如此氣魄,有如此志向,我那日就不該如此去問你?!?
“是我小人之心了?!?
周謙聞言卻笑了笑,表示理解,“人心隔肚皮,你我那時也只是點頭之交而已?!?
“且干系重大,問不清楚如何能行。”
“公主殿下就不要自責了,若是我處在公主殿下那個情況,也會問清楚的?!?
“你,哎……”
司馬如雪嘆了口氣,嗔怪地瞪了周謙一眼。
轉頭笑著對林醒白道,“林藥王你看,周謙都給我找到開脫的話了?!?
“他這性格,誰不愿意跟他親近?”
林醒白撫須哈哈大笑,不住點頭,“正是正是,當初也是因為周小友謙遜有禮,不僅救了我一命,還將救我一命的那方子都給了我,這般的人物,老頭子我追著交朋友都來不及哩?!?
“哪有那么夸張?!?
周謙聞言擺了擺手,無奈道,“只是給林老喝了碗糖水而已,哪算的上是救命?”
“誒?”
“老頭子我差點暈死在路邊上,喝了你的糖水才好,怎么不算救命?”
“林老,夸張了啊……”
周允和楊曉蕓在一旁聽得嘴巴微張。
他們只知道周謙和林藥王關系好,還不知道兩人之間還有這么一段淵源在。
頓時,周允看向周謙的眼神中除了敬畏之外,還多了幾分佩服。
楊曉蕓看向周謙的目光自然是柔情蜜意。
自家夫君如此厲害,引得各路人物都爭相結交,還真心幫扶,這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他們除了認可自家夫君的才華之外,更認可自家夫君的人品!
這就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楊曉蕓記得,這是周謙某次醉酒之后吟出來的,此時放在這里,似乎非常合適!
……
楊曉蕓來了之后,自然就沒辦法回去了,首先縣城只準出不準進,其次楊曉蕓呆在自己身邊,周謙才更放心。
幾人又在楊家坳呆了四天。
期間楊曉蕓天天給周謙和林醒白他們做好吃的,村民們看見了之后再也沒說什么了。
反而還滿臉堆笑,讓周謙再多吃一些。
這是楊曉蕓故意的。
她就是要天天給周謙做好吃的,讓這群忘恩負義的村民們好好看看!
這可都是自家相公花銀子買的,這群人之前不知道領情,還罵那么難聽。
周謙答應呆完七天。
她可沒原諒他們。
都讓你看著,都讓你吃不著。
周謙了解楊曉蕓的性格,自然也知道楊曉蕓這是在發小脾氣。
自家妻子發小脾氣,周謙自然全力支持。
這幾天吃飯吃的格外的香。
周謙一掃前三天的憔悴,整個人都容光煥發了。
而村民們這幾日也沒閑著,雖然周謙沒有要求,甚至沒有答應,但這些村民們在文施和二虎子的帶領下,籌募了銀錢,給周謙在楊家坳立了一座生祠。
立好之后,文施死纏爛打地拉著周謙要去看。
讓周謙提提意見。
周謙看了之后,表情沒太多變化。
但……
這是他來這個時代之后,這還是第一次見有人立生祠,而且立生祠的對象還是自己。
這多少讓他的心里覺得有些奇異。
不過意見的話,他提出來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立生祠不能只給自己立,要將林醒白和公主都加上。
能治好這群村民的瘧疾,與林醒白和公主的努力也分不開。
一碗水得端平。
可不能因為心中的愧疚,只給他一個人立。
而抹殺了林醒白和公主的功勞。
文施聞言從諫如流,立刻找來了匠人,給林醒白和司馬如雪兩人也立了像,站在了周謙的左右兩邊。
生祠落地之后,百姓們早晚上香參拜。
不求周謙能原諒他們,只求他們自己良心安寧。
因為這四天過后,楊家坳所有得了瘧疾的村民全都在周謙三人的照顧之下,全都治愈了。
這對這群只求活著和吃飽的村民們來說,乃是天恩。
這天恩加在這群村民的頭上,讓他們對于前幾日對待周謙的態度更加的愧疚了。
一想起來他們對周謙的所作所為,這群村民就恨不得再給周謙磕幾個頭,扇自己一個耳光。
所以在七天之后,周謙三人帶著差役們離開楊家坳的時候。
全村的村民全都從村子里涌了出來。
二虎子甚至還拉出了好幾輛板車,上面堆放著所有村民這幾日刻意省下來的蔬菜肉蛋,甚至還有許多村民們自家腌的臘肉,自家的雞鴨鵝……
但這些東西,周謙沒有收。
遲來的道歉,比草還賤。
周謙做這些,一開始的本意也根本不是讓這群村民對他感恩戴德。
只是為了‘良心’二字。
不過中途出了一些意外,這群村民說了一些難聽的話,讓他們的關系越發的惡化了。
也正好。
周謙也樂得這樣。
不帶著恩情來,不帶著恩情走。
大家兩不相欠。
見周謙不理會他們,村民們有些不知所措。
二虎子臉上帶著深深的愧疚,看著周謙三人在官道上漸漸消失的背影,轟然跪地,高呼一聲,“拜謝周大人,恭送……周大人!”
村民們也跟著齊齊跪在了地上,一邊磕頭,一邊朝著周謙消失的方向高呼道。
“拜謝周大人!”
“恭送……周大人!”
“恭送周大人!”
周謙腳步微微一頓,也不回頭,朝著身后的楊家坳村民們擺了擺手,隨后又加快腳步,跟著隊伍消失在了官道之上。
對于周謙來說。
這次救災,這群村民教會了他一個道理,施恩不求報。
對任何人都要以平常心對待。
方能心態平靜,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
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但周謙不知道的是,他不求回報,無私奉獻背影已經深深扎入了這群楊家坳村民的心中。
沉默無聲,卻又震耳欲聾。
乃至于深深影響了這群村民接下來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