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哪個先落地?
- 寒門極品秀才
- 微風靜默
- 2092字
- 2024-07-04 17:04:02
從大禹治水的經驗來看,司馬鈞提出的這個‘堵不如疏’的確算得上是標準答案。
更何況,在這個世界中,壓根就沒有大禹治水這件事發(fā)生。
所以,司馬鈞靠著自己的琢磨,甚至未經實踐而得出了這個方法,的確是難能可貴。
這更能凸顯出司馬鈞不喜歡學文,真有他不喜歡的道理。
因為他在水利方面的天賦,也的確高的可怕!
“……”
就在司馬鈞漸入佳境,潑墨揮毫,長篇大論的時候。
旁邊號房的周謙看著眼前的題目,陷入了沉思之中。
治水。
這個時代沒有大禹治水的傳說,而且根據周謙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在治水方面的水準要比他那個時代同期差得遠。
所以按理來說,這道測論題放在這小小的鄉(xiāng)試之中,是有些難度太高了。
不過。
周謙眉頭一展。
這對周謙來說并不是一道多么難的題。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fā)問了,那么周謙準備用上一世中圖書館記載的最標準的答案來作答。
既然已經決定了要考科舉,又何必在乎高調?
既然都對不起前世那些詩人詞人了,還在乎什么再多抄一些?
再說了。
司馬如雪可是提醒過自己,京城里有人針對自己,怕是派出來的這個主考官對自己的態(tài)度不善。
要真想從針對中殺出來,怕是只有交上一份稱得上驚艷,甚至敵人都不敢輕易埋沒的答卷才行。
周謙的臉上露出了冷笑。
那就讓我看看,到底你們這些尸位素餐的寄生蟲手段硬,還是自己的才華硬了。
磨墨揮毫。
周謙在宣紙上寫下了這篇策論的第一句話。
“善治國者必重治水!”
接著,周謙從這句話中做出拓展,從理論到實際操作將治水的重要手段分為了三步,條理清晰的寫在了答卷之上。
“夫治水者,重點有三,其一為防洪,防洪之重位居首位,洪可使水土流失,森林退化,良田傾覆,牧場毀于一旦……”
“其次乃為灌溉。”
“堵不如疏,與其左右支拙,拆東墻補西墻,倒不如引水灌溉,對耕地和百姓乃是極好,且能斷愚昧百姓河伯娶親之妄念!”
“其三乃為漕運!”
“結合灌溉之手段,可修水渠、運河,貫通東西南北,開漕運航路,方便運輸!”
“此三者,乃重中之重……”
“……”
洋洋灑灑,周謙根據這三點細數了操作方法,因地制宜,甚至如何施行,更是連施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對應的解決的辦法都寫了出來。
等周謙落下最后一筆,抬起頭伸展脖子的時候才發(fā)現。
這天色已經從早上的麻麻亮,到了此時的晚霞漫天。
今日倒是不用再吃包袱里快餿了的干糧了,考完了這一科便可以回家了。
周謙早已想念楊曉蕓給自己做的那一口熱菜熱湯了。
“喂,兄弟。”
“你才寫完?”
正在周謙心滿意足等待下考的鐘聲敲響的時候,一旁號房的司馬鈞低聲道。
“啊。”
周謙點了點頭,“治水這事比較麻煩,所以寫的比較多。”
“嗯。”
“理解。”
司馬鈞點了點頭,心中卻是不甚在意。
要論治水,這小小的寒山郡中的年輕一輩,誰有他的理解深刻?
周謙口中的‘麻煩’自動被司馬鈞識別成了不會硬擠!
說了兩句之后,巡考便轉悠了過來。
這第三科策論的監(jiān)考力度要比前兩科更甚,所以兩人交流了兩句之后都不敢說話了。
一直等到晚霞被墨染,下考的鐘聲才被敲響。
被收了考卷之后。
學子們這才三兩成群的在差役們的監(jiān)督下,靜默無聲地離開了貢院。
……
貢院外頭,司馬鈞和周謙并肩走在了一起。
“怎么樣?”
司馬鈞笑著朝著周謙問道。
“我看兄弟你每一科答題的進度都很快,且神色淡然,從容的很,是不是這次鄉(xiāng)試穩(wěn)了?”
周謙笑而不語,反問道,“你與我的速度差不多。”
“你說我穩(wěn)了,豈不是在夸你自己穩(wěn)了?”
“嘁——”
司馬鈞撇了撇嘴,“我不裝了,我攤牌了。”
“前兩科我都是瞎寫的,要是我瞎寫都能考得不錯,那還真是考官瞎了眼。”
“啊?”
這下,輪到周謙有些驚訝了。
科舉乃是為數不多可以靠努力實現階層跨越的機會,這小子啥家庭,居然連這都不珍惜。
都敢這么玩?
“啊什么啊?”
“沒意思!”
司馬鈞懨懨地說道,“我雖然在經義和寫詩作詞上有些天賦,但我從小都志不在此。”
“考科舉,也是家里人逼的。”
“沒辦法了,我才來走一趟。”
“我喜歡的……”
司馬鈞抬頭望天,眼中帶著濃濃的惆悵,“是格物,是窮就這天地事物的道理。”
“豈是拾人牙慧對前人寫的東西的研究能相提并論的?”
“那有什么意思?”
“那一點都沒勁!”
聽聞司馬鈞這句話,周謙頓時肅然起敬。
首先這小子能這么說話,就證明他的猜測沒錯,這小子的家境絕對不簡單。
其次,在這個人人都擠破頭了指望科舉出人頭地的時代,視科舉為糞土的眼前這人,說不出來的高尚!
而且他還喜歡格物。
格物便是窮究物理,研究奇淫技巧,這倒是讓周謙很是吃驚。
說實話,他的提純糖霜便是格物的一種。
而格物在這個時代還被視為異端,但周謙卻十分的清楚,格物才是支持西方兩次工業(yè)革命和蒸汽革命的基礎!
能在這個時代,有這樣的興趣追求,屬實是難能可貴。
“可惜啊……”
司馬鈞滿臉惆悵,嘆氣道,“我家里人都覺得我格物是丟人,是自降身份當匠人,是個傻子……”
見司馬鈞如此惆悵,周謙眼珠子一轉,壞笑一聲朝著司馬鈞說道。
“或許我有辦法讓你的家人改變對格物的看法。”
“啥?”
司馬鈞一愣,隨即雙眼猛地亮了起來,一把抓住了周謙,神色激動地問道。
“你說的是真的?”
“當然。”
周謙神秘一笑,“你回去問他倆一個問題,我保證他們對格物的觀感發(fā)生改變。”
“啥問題。”
司馬鈞已經急不可耐了!
周謙淡淡道,“一個三斤重的石頭和一個一斤重的石頭從同樣高度落下,哪個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