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
- 我,華雄,不給關羽溫酒
- 通遼任君
- 2483字
- 2024-06-07 12:43:54
看著渾身發抖的李伯,華雄最終還是嘆了口氣。
他明白古代人壽命短,所以婚嫁年齡都很低,眼下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多見了。
甚至這對雙胞胎可能還是親生父母為了活下去特意賣的。
想到此處,他轉向李伯語氣不耐煩說道:
“收起那些歪門邪道的心思,安安穩穩作好你的事就行!”
“給她們兩個找些輕快的活干著,順便再找兩個房間給外面那兩位,準備好水和衣裳我們要洗漱。”
說罷,華雄轉身走到床邊,示意兩名女孩整理好衣物后離開。
這次,李伯沒了了之前的傲慢,對門口的兩個女孩顯得格外恭敬。
隨著房間歸于平靜,華雄躺在床上,打了個哈欠,隨后便陷入了沉睡。
直到屋外傳來陣陣呼喚,華雄才從朦朧的睡意中蘇醒,緩緩起身。
剛一打開門,便見四名容貌出眾的女眷映入眼簾,幾人面色紅潤,身著清涼,顯然是宮中精心培養出來的侍女。
一看露出來的肌膚的嫩滑,就能感覺到這些從小就被選拔出來,在宮中接受特殊的培養。
四人手捧洗漱用品,靜靜地候在門外。
華雄驚得咽了口吐沫。
為首的女眷輕聲開口,打破了沉默:
“大人,請隨奴家進來,奴家會伺候您更衣洗漱。”
“都督請不要用手遮掩...不然擦拭不到...”
“......”
不知過了多久,華雄換好衣裳,明明沒浸在水桶洗澡但還是滿臉通紅走出房間。
他倒是沒亂來,只是不太適應這般無微不至的伺候。
走出房間,沒幾步,便見賈詡和楊奉二人已經換好衣裳,在院落一旁等待。
賈詡見華雄出來,急忙上前稟報:
“恩師,蔡小姐和蔡中郎已經到了,而且不知為何李儒也一同前來。”
“李儒?”華雄眉頭緊鎖,心中不解,這李儒此時前來究竟是何用意?
是因為上次在董卓面前讓他下不了臺的事情,還是已經察覺到了自己對董卓的異心,特意前來試探?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華雄不再多想,領著賈詡和楊奉前往前院,穿過一條長廊后,抵達前院。
一出側門,便看見蔡文姬坐立不安,顯然已經在此等候多時。
華雄本想說兩句客套話,但還未開口,蔡邕那陰陽怪氣的聲音便傳入耳中:
“大都督,真是有勇有謀,沙場征戰,威風八面!升官速度之快,真是令人羨慕。想必是后院公事太過繁忙,連我侄兒蔡煜被你關押之事都忘了吧!”
華雄聽后,心中微微一動,偷偷地瞥了一眼蔡文姬,見她依舊是一副焦急的模樣。
不會吧...這么久都還沒告訴蔡邕原因?
此時,賈詡見蔡邕如此咄咄逼人,想要上前解釋關押蔡煜的原因,卻立刻被蔡邕嚴厲地打斷。
“這里沒你說話的份!”
蔡邕厲聲喝道,目光轉向華雄,一副訓誡的模樣。
“我知華將軍常年征戰沙場,對宮廷禮節或許不甚了解。
“但如今身在皇城,理應變通一二,至少最基礎的尊卑有序,還是應該知曉的。”
蔡邕的言辭中充滿了責備和說教。
華雄面對蔡邕的陰陽怪氣和說教,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猜到了蔡文姬為何還不將真實原因告知與他。
這明擺著就是不讓說話啊!就這還是大儒?還是文學大家?
難怪也就朝廷上的武夫將士不愿招惹那些文人,壓根就罵不過搶不來話!打又不能打!
而私下就沒那么多約束,屬于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他都開始懷疑電視劇演的古代那些論經辯道是不是真的回合制。
“父親!此事不是你想的那般!”
而此刻,蔡文姬焦急地想要為華雄辯解,但每次開口都被蔡邕嚴厲地打斷。
“住嘴!我本就不讓你來!你非要來!你曾向我保證不隨意插話,如今又出爾反爾!你眼里還有沒有我這個父親!”
蔡邕對蔡文姬的訓斥越發嚴厲。
李儒在一旁默默看著,他與蔡邕是同僚,早就見識過這人厲害。
所以這才老實坐著,一句話都不說。
華雄見狀頓時沒了說下去的欲望,原本想看在蔡文姬面上給他個好臉,可眼下對方這囂張跋扈的模樣頓時沒了性質。
他悠然地走到椅子旁,選擇了一個最舒適的姿勢坐下,隨后端起茶杯,細細品味著茶的清香,仿佛在欣賞一場與自己無關的表演。
對付這種話多的人他直接當作不存在,更何況對方還有求于他。
終于,蔡邕無法忍受這沉默的對抗,他站起身,怒目圓睜地直視華雄。
“大都督!你倒是悠閑自在!我侄兒在牢中受苦,你卻無動于衷!若你再不放人,我必將此事奏明相國!”
蔡邕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威脅。
呸...
華雄輕輕一笑,將茶杯中殘留的茶葉末啐出,這才緩緩地抬起頭,看向蔡邕,臉上帶著一絲戲謔。
“啊,你說完了嗎?”他故意用輕松的語氣問道,仿佛剛剛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現在,允許我說話了嗎?”華雄繼續挑釁,他的態度令蔡邕更加憤怒。
蔡邕見狀,臉上的氣憤愈發濃烈,聲音中透露出對華雄的極度不滿:
“身為大都督,你竟擺出如此輕慢之態,簡直與那些粗鄙的市井之徒無異!”他憤怒地指責道。
接著他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胸膛,力圖展現出自己身為中郎的威嚴和文學底蘊,
“我一回府,便聽聞家仆細述你之跋扈行徑!華雄,你身為朝廷重臣,難道就不能恪守禮儀?我身為治書侍御史,倒要看看你如何用你那淺薄的言辭來為自己開脫!”
華雄輕輕地放下手中的茶杯,慢慢地站起身,衣擺隨之飄動,隨后他緩緩向前一步,走向蔡邕。
輕聲道:
“是,你不但是治書侍御史,還任尚書等數不清的文官高職。可謂是文采斐然、位高權重。”
隨后他露出冷笑,一字一句的逼近蔡邕:
“那!有!何用??!”
“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
此話一出廳內再無聲響。
蔡邕聞此言先是惱怒,可隨后意識到了什么,呆愣在原地,眼神渙散,口中還喃喃重復。
“干...卿....何事...”
李儒面露驚色,一改剛才看戲模樣,蹭的站了起來。
除了楊奉,其余人都熟讀史書,知道這句話的分量。
蔡文姬聽這詩句,頓感一股寒意從背脊撒開,猶如游龍一般沖入腦海。
還未等她回味過來,就聽見華雄冷諷道:
“這話應是蔡小姐在此,我好聲好氣與你說,但你那囂張跋扈樣子令我不恥!”
“狗屁文人雅士!老子市井之徒也比你這裝模作樣的小人好!”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身居高官踩著百姓血肉飲酒對詩!我呸!臉呢?!裝什么文人雅士!”
“老子最看不慣的就是你這種人!天天大搖大擺的坐著,教導這個教導那個!何不食肉糜!”
“被偷走東西的是百姓!可他們見到你這般人物如盜賊一樣逃竄!”
說到這華雄怒火中燒,一腳將剛才坐的椅子踹翻,指向蔡邕。
“現在我就告訴你!你侄兒為何被關!你一文人雅士養的畜生欺辱女童怕丑事敗露!擔心丟了蔡府臉面當場將那女童殘害!”
“這就是你們要的臉面!這就是你們維持的禮儀!”
“老子說完了!給老子滾!等著給你侄兒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