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董卓殘暴本性
- 我,華雄,不給關羽溫酒
- 通遼任君
- 2921字
- 2024-05-24 23:02:27
在華雄的營帳深處,賈詡與華雄兩人已秘密商討良久。
直至日暮西山,賈詡方才悄然步出營帳。
他剛踏出營帳的門檻,便有隨身親信匆匆上前,低聲稟報。
“賈偏將,那封加急書信已命人火速送往洛陽,預計傍晚時分便能抵達。”
“此外……”親信頓了頓,似乎在等待賈詡的指示。
“我們探得敵軍行為異常,他們在大勝之后,竟未乘勝追擊,此等反常之舉,實在令人費解。”
賈詡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他轉過身去,眺望著天際那漸漸沉下的夕陽,心中卻是翻動著層層波瀾。
暗嘆道:華都督當真是智勇雙全,僅憑觀察便能洞悉人心,此等本領,我賈詡自愧不如。”
這一次賈詡算是徹底服氣,他揮了揮手,示意傳令兵退下。
親信躬身退下,賈詡卻站在原地,久久未動。
腦海里一邊又一邊的推演,剛才營帳中二人商談刺殺董卓的計策。
然而華雄并未如賈詡想象的那般安定,他在營帳內左顧右看,確認四下無人。
這才動起筆將腦海中的劇情一一記錄,生怕遺漏了一點。
他清楚此刻自己最大得依仗就是知曉未來劇情,金手指還未成長起來。
僅有得那點智力和武力相比三國中著名謀士和武將壓根就不夠看。
前期必須要繼續茍下去,借助劇情發展不斷升級金手指。
可現在他發現原本的劇情已經發生了偏移。
華雄不但沒死,還將李肅和李傕送上了不歸路。
想到此處,華雄敲了敲桌面緩緩思考,仔細回憶這兩人的劇情。
李肅不是什么關鍵人物,自己可以直接替代對方,參與刺殺董卓的計劃。
關鍵是李傕這個山炮,他的劇情線算是比較長的。
后續他與郭汜聯手攻入長安城,引發的李郭之亂,是曹孟德勤王救駕的契機。
華雄開始梳理之前的劇情,將人名一一記下,用以推演未來的走向。
有了系統屬性的加持,他的頭腦異常清晰,很快就預測出了一個大概的趨勢。
他提起筆,目光在十幾個人名中穿梭,最終堅定地圈中了樊稠的名字。
李傕因忌憚樊稠的威望而設宴刺殺他,樊稠無疑是最有可能代替李傕的角色。
關于李郭二人攻打長安的計策,原本出自賈詡之手,
但此刻賈詡與他已是同伙,直接獻策便是水到渠成。
即便沒有賈詡獻計,也會有李儒——那位董卓麾下,被譽為三國前期最強謀士的第一智將。
大致劇情發展并不會偏移太多。
想到李儒,華雄不禁皺了皺眉,也將他的名字圈了起來。
李儒的確聰明絕頂,當初他曾勸說董卓將貂蟬贈予呂布以化解矛盾,可惜遭到了拒絕。
華雄再次審視了一遍人名,確認沒有遺漏后,
他鄭重地將自己的名字也寫在了紙上。
現在的他,無疑是這亂世中最大的變數。
擺在他明前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此刻正是群雄并起之時,他甚至萌生出一種自立為王的想法。
可下一秒這就被方案拋擲腦后,且不說金手指什么時候才能成長起來,關鍵是無兵無將無糧草。
他可沒劉備那般魅力,上線就送ssr兩名武將。
華雄煩躁地撓了撓頭,終于得出結論:打鐵還需自身硬!
一旦董卓身死他就跟隨呂布當二五仔,在他后面狂薅羊毛。
先把力量屬性提升上去比什么都重要。
華雄繼續沉思著未來的走向,筆尖在紙上緩緩游走,不斷勾勒著心中的藍圖。
不知過了多久,困意如潮水般涌來。
他揉了揉發酸的雙眼,感到一陣眩暈,不由自主的倒在了書案上。
次日清晨,華雄尚未從夢中醒來,便被營帳外急促的馬蹄聲驚擾。
“吁...!”
華雄微笑著反問賈詡:他迷迷糊糊地抬起頭,只見賈詡一臉慌張地沖進營帳,聲音顫抖地喊道:
“都督!董卓要來了?!”
華雄昨夜便想好了對策,不慌不忙的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伸了個懶腰。
輕描淡寫的回復道:
“來就來唄...你慌什么?”
這一句話給賈詡噎的夠嗆,
好像是這么回事....昨日已經派人求援要是不過來才有鬼呢。
他定了定神,臉上的驚慌逐漸轉為忐忑,小心翼翼地問:
“都督,您能否確保董卓那廝不會怪罪你我二人?”
“文和,你可知這亂世之中,什么人最有用?”
賈詡略一思索,試探性地回答:
“謀士?”
華雄輕輕搖頭。
“猛將?”
華雄再次搖頭。
賈詡有些迷茫,坦言道:
“在下確實不知。”
華雄這才緩緩道出:
“有時候死人比活人有用,死人最有用!”
賈詡聞言,整個人如遭雷擊,仿佛被這句話中的深意所震撼,腦中的一根弦瞬間被撥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智將崇拜】
【魅力+10】
【魅力:20評價:普普通通】
!!?!!?
華雄瞪大了眼睛,驚恐地望著賈詡,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我靠這小子?!難不成后面用投石車扔瘟尸體的計策還是老子給開的頭?!
然而,未等華雄完全回過神來,賈詡已經跪在他面前,猛地磕了兩個響頭。
聲音激動而感激:
“都督之言,猶如醍醐灌頂!文和此前確實過于拘泥于謀算與計策,未曾深思過這其中的根本。如今都督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文和茅塞頓開。”
賈詡抬頭望向華雄,眼中閃爍著全新的光芒,那是對智慧與深邃見解的欽佩與感激。
他鄭重地說道:
“多謝都督指點迷津,文和感激不盡。您不僅是我的良友,更是我的恩師!”
“從今往后,我賈詡定當竭盡所能,為都督效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華雄嘴角微微抽搐,自己就說了一句話就恩師了....
你這天生的,不需要我提點,到時候就覺醒了。
【智將崇拜】
【賈詡:忠誠度 80】
嗯...這什么情況?!
華雄突然發現面板一欄又浮現一個新的屬性。
還未等他仔細查閱,軍營外又傳來一陣馬蹄奔騰的響聲,而且光聽這嘈雜聲,馬匹還很多。
華雄眉頭緊鎖,向賈詡詢問。
“董卓現在已到帳前了嗎?”
賈詡站起身,輕輕拍去衣上的塵土,回答道:
“董卓那廝傍晚才到,呂布作為護衛一路跟隨。”
“那營外的喧嘩聲又是為何?”華雄疑惑地問道。
賈詡嘆了口氣,解釋說:
“是董卓提前派遣過來的工匠,還有一些皇宮內的珍饈食材,佐料等。”
華雄聽后,心中不禁感慨,這董卓所謂的御駕親征,不過是換個地方享受奢華罷了。
他隨即說道:
“隨我出去看看這盛況吧。”
兩人一同走出軍帳,剛踏出一步,眼前的景象讓華雄這位來自21世紀的人都感到震驚。
成群的工匠們正忙碌地搭建著臨時宮殿和廚房。
一些身著華麗服飾的宦官和宮女,正忙著將一箱又一箱的食材和佐料搬運下馬車,準備晚宴。
按常理女性不得出現在軍營,不然下場極為凄慘,可在這無人敢動她們一絲毛發。
這些人被董卓視為禁臠。
粗略一數,這些男男女女足有上千名。
這么多人就為的董卓御駕親征?!
華雄悄沒聲息的吞咽了一口唾沫,無論是書籍還是影視作品,都無法與親眼所見相比擬。
這種奢侈作風,在戰亂年代里顯得尤為刺眼。
難怪董卓會被世人唾棄千年,這一點都不為過。
戰亂年代的百姓被餓死的不在少數,這奢侈作風實在是太夸張了。
賈詡似乎看出了華雄的不適感,輕輕在他耳旁說道:
“都督一直征戰沙場,可能并未見過真實百姓的生活。”
“文和雖算不得家境貧寒,但與他們接觸的不少。”
“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至今已有800年,我大漢輝煌時尚未過得去。”
“可現在百姓大多衣不蔽體,茍延殘喘!甚至為了飽腹,只得殺人取肉!”
說到此處,賈詡喉嚨像是被什么東西堵住:
“村落內,妙齡少女或牙牙學語的孩童時不時沒了蹤跡,尋覓未果,最終在林中發現堆積成片的白骨。”
華雄作為穿越之人,聽了賈詡的描述,心中更是難以接受。
他啞著聲音,指向那些忙碌的工匠和宮女,問道:
“如若戰敗,這群人何去何從?”
賈詡嘆了口氣,回答道:
“工匠運氣好的能逃奔回鄉,死在回鄉途中;運氣不好的,被抓去隨軍勞作終生,再也見不得家人。”
“而那些宮女,董卓會帶走一些,他常年與羌人打交道,隨身帶幾名宮女,以備不時之需當作口糧”
“至于剩下的……”
賈詡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華雄已經能想象到那些宮女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