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都想當祖師爺
- 外祖魏忠賢,人們稱我小千歲
- 鍵盤戰斗家
- 2062字
- 2024-06-14 00:15:00
汪文言甘拜下風。
他心服口服。
自己的胸懷遠不如那十四歲的少年。
以前少年做的許多看不懂的事情,汪文言突然看懂了。
少年與民爭利。
可少年又沒有獲得利。
相反,少年用了不少的關系來投入。
現在,汪文言明白了。
雖然不太認同少年的預測,比如大明要亡天下,可汪文言愿意繼續賭一場。
就像當下賭秋天的時候仍然還有災情。
汪文言內心不是滋味。
他既不想少年預測對了,可是他又不敢說少年測錯了。
無論是哪種。
汪文言看來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他只能做好自己的事。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五月初。
各處莊子里陸續耕種,只剩下不到兩成的田地還在繼續耕種,但是已經有了更多的人手可以使用。
不過耕種完了,事情還有很多。
各處的水車開始輪流使用。
往田地里引水。
大人小孩整日踩在水車上,一瓢一瓢的水就這樣,積少成多的通過溝渠為莊稼提供水。
小孩子們腿腳酸痛,一邊哭一邊踩踏。
大人們被集中起來去開墾荒地。
馬坊村多了一處鐵匠鋪。
建在河道旁。
大工匠張九年親手打造了水車。
從兵仗局請來的老工匠,帶著徒弟們壘起了爐子,露天的高爐低矮簡陋,是用來冶煉鐵料,為各莊的工具修修補補。
土胚搭建的高爐,也就比人高些,旁邊撘了個棚子,棚子下方的地上挖了一方凹槽,高爐煉化的鐵汁會流入到這里,為了避免下雨,才特意搭建了棚子。
土胚高爐的周邊,有一座堆積起來的鐵礦山,還有幾堆較小的料山。
這些加入冶鐵過程中的雜料,是兵仗局來的大師傅手里的不傳之秘。
更有高爐煉化鐵水的火候,以及用料的比例等等,那是打死也不會說的。
這位大師傅是兵仗局里頭最有名的老師傅,楊報國親自要來的。
他鍛造出來的鐵器,只要有料可以足夠提供,又堅固又耐用,成為了莊子里開墾荒地最好的工具。
“李師傅?!?
“在莊子里呆的可滿意?”
鐵匠鋪日夜開工。
李奇的徒弟們輪流打造。
撲面而來的熱氣,楊報國仿佛沒有感受到,恭恭敬敬的上前關心的問道。
“還好?!?
“不錯。”
李奇笑道。
可以吃飽飯,也受人尊重。
其實李奇心里是不愿意來的,不過這位京城有名的小貴人客客氣氣的請自己出山,李奇也不好拒絕。
楊報國松了口氣。
無論是張九年,還是眼前的李奇,那都是有大本事的人,對于有大本事的人,楊報國認為他們就應該要過得好一些。
倒不是人分三六九等。
而是奉獻不一樣。
大戶們本身就是百姓們身上的蛀蟲,而張九年和李奇不同,他們每個人的作用,哪怕用一千個一萬個老百姓也無法做到。
這樣的人,對于老百姓只有好處。
所以應當格外的尊重些。
哪怕老百姓也是這么認為的。
“莊子里開墾需要的工具越來越多,而工具容易破損,影響莊民們干活的效率。”
楊報國客氣的說道,“李師傅如果不嫌棄,我想從莊子里挑一些身強力壯,頭腦聰明的后生拜您為師,李師傅可愿意?”
李奇下意識的不愿意。
自己的徒弟已經不少了,出師的就有好幾批。
“不如這樣,我讓人把后生送過來,由李師傅自己挑選,挑出李師傅滿意的徒弟?!?
“一定要尊師重道,懂得孝敬師傅?!?
楊報國不給李奇拒絕的機會,連忙又說道。
既然這般。
李奇倒也不是很反感了。
他最怕教出逆徒。
自己倒不缺三瓜兩棗的,只要徒弟們能聽話,不把自己的名聲給毀了,懂得報恩,多收一些徒弟倒也無所謂。
見對方答應,楊報國松了口氣。
之前王本來開口,被李奇拒絕了,自己做足了功夫,就怕李奇也拒絕了自己。
倒不是怕丟臉,而是影響莊子里的事情。
工具是最重要的。
沒有工具什么都干不成。
開荒的時候,尋常的鎬頭,使用個幾日就容易出現豁口,而李奇冶煉出來的鐵器,應該屬于鋼的一種了,效率增加了遠不止一倍。
畢竟是兵仗局的老師傅。
大明制作鳥銃以及佛郎機的材料,后世學者根據遺傳的圖紙和冶鐵方式,得出結論一種是低碳鋼,一種是高碳鋼。
變化的來源就是李奇使用的那些雜料,以及對火候的控制,在冶煉的過程與鐵水發生了元素變化。
楊報國打量了一眼。
土胚風爐的左下角專門留出一個洞,里面安置風爐。
風爐熔接一根鐵桿伸出到外面,然后固定在豎起的石磨上凸起的一塊,形成了一個軸承。
石磨下面有托盤,讓石磨懸空,石磨的另外一邊有一條鐵桿。
河邊兩人高的水車,也伸出一個桿子,桿子與石磨的桿子斜著用鐵環連到一起。
河流的水力下,水車不停的運轉,又帶動了豎起的石磨轉動,為鼓風機帶去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鼓風機則把空氣大量的送入了高爐中,大大提高了高爐中的熱度。
這結構可不簡單。
結合起來的效率更是不得了。
這位老師傅請的實在是值。
光眼前的作坊,楊報國就另眼相看。
不久。
各莊送來了許多后生。
皆是身家清白,有同鄉作保,一家子在莊里干活的子弟。
莊子里這許久以來,已經形成了分工。
人們最想去的地方并不是當管事。
管事過得也苦,與他們吃住是一樣的,只是不像他們需要下地干體力活。
最好的是工匠。
張師傅的作坊,還有這位李師傅的作坊。
不光每日吃兩頓干飯,地位也高,有什么要求,莊子里都得盡量滿足。
許多的后生一臉期待。
李奇挑了又挑。
沒想到會有這么多好后生,李奇也很高興。
“師傅?!?
一批后生跪下來向李奇磕頭。
李奇笑的合不攏嘴。
他可帶不來這么多徒弟,不過隔壁的老張想了個好主意,他盯著大徒弟們,大徒弟們帶小徒弟。
這老家伙竟然當起祖師爺來了。
豈不是比自己輩分還高。
李奇也學了張九年的法子,也做起了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