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拜占庭文學史

緒論

第一節 拜占庭文學的社會歷史背景

一、拜占庭文學的時空范疇

拜占庭帝國(the Byzatine Empire)原名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α ?ωμα?ων),但不是奧古斯都屋大維(Gaius Octavius Augustus,前63—14年)建立的那個“羅馬帝國”,而是君士坦丁大帝(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 Augustus;Κωνσταντ?νο? ? Μ?γα?,272—337年)建立的羅馬帝國1。這個帝國大概是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國家實體,從公元330年定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olis;Κωνσταντινο?πολι?)算起,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入奧托曼帝國(the Ottoman Empire)之手,長達1123年。它的頭,從奴隸制社會退出來;而它的尾,已進入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變革——文藝復興。它的歷史,就是歐洲封建社會一部完整的歷史,也是歐洲專制集權政體完整的歷史。它結束了歐洲巫術的多神教信仰,確立了歐洲一神教的宗教信仰,由此,它創造的文化,既不同于古希臘和羅馬的多神教文化,也不同于后來歐洲的人道主義文化,而是主張一神二性的東正教文化。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它自然創造了獨特的拜占庭文學。

拜占庭本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號,而是君士坦丁堡城的前身——那個古老的拜占庭小城——的名稱。君士坦丁大帝以共治帝身份2定都拜占庭之后,把它正式改稱君士坦丁堡,而仍然稱呼他統治的這個國家為羅馬帝國,仍然自命為“羅馬人”。只是因為這個“羅馬帝國”的首都已在東方,所以,史家又把這個帝國稱為“東羅馬帝國”,以區別于公元476年滅于日耳曼人之手的那個“西羅馬帝國”。直到1526年,德國學者海奧尼姆斯·沃爾夫(Hieronymus Wolf)才使用“拜占庭”這個詞,以便區分古希臘、拜占庭和近代希臘這三個歷史階段;1680年,法國學者杜·孔日(Charles Du Cange)直接就把“拜占庭”作為“東羅馬”的代名詞,寫了《注釋圖解拜占庭史》。這個名稱徹底避免了“東羅馬”“西羅馬”(甚至還有叫“古羅馬”的)混淆不清之嫌,聽起來也豁亮,所以,愛爾蘭詩人葉芝(W. B. Yeats)的詩名曰《駛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而不曰“駛向東羅馬”。全世界的學者,也接受了這個名稱。因此,世界有“拜占庭學”,而不曰“東羅馬學”。但中國有人玩點兒文字游戲,就想以“羅馬”之名,徹底否認“拜占庭”國家之實,實在不足為訓。

“拜占庭文學”,其界定就應該是“拜占庭帝國”存在時期所創造的文學。但這只是時間的界定??臻g界定則比較困難,因為拜占庭帝國的疆域始終變動不定。盛極一時,則地跨歐亞非三洲,可以媲美羅馬帝國;衰敗下來,則龜縮博斯普魯斯海峽孤城。因此,空間界定宜寬不宜窄,舉凡曾經隸屬于拜占庭帝國的地方,在其隸屬于拜占庭帝國時產生的文學,都應該歸在“拜占庭文學”范疇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屏| 三明市| 岱山县| 比如县| 道孚县| 沭阳县| 酒泉市| 舒城县| 伊川县| 平武县| 秀山| 嘉义县| 左权县| 平泉县| 绩溪县| 三河市| 湛江市| 枞阳县| 保定市| 太保市| 九台市| 常州市| 麻栗坡县| 黄石市| 昌平区| 海城市| 绥宁县| 九龙县| 龙口市| 麻江县| 横山县| 泾阳县| 长顺县| 固镇县| 吉隆县| 新余市| 牙克石市| 满洲里市| 云林县| 石城县|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