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匯合
- 大明:請東林諸君赴死
- 冬日里的暖陽喲
- 2229字
- 2024-07-30 03:37:02
“啟稟將軍,東門已經被建奴聯合城內的士紳攻破,守城的劉輝所部,在其內外夾擊之下全體殉國。”
前來支援的黃元秀,終究是晚來了一步,如果只有建奴的話,乞活軍還可以頑強的撐下去。
有著一千多人的預備隊,哪怕是不能奪回城門,配合劉輝也可以把建奴的主力擋上兩三個時辰,給城內的百姓爭取到撤離時間。
可有了城內士紳的背叛,乞活軍就算是再拼命,也不可能繼續堅守下去。
“命各城門的守軍,通知百姓從西門撤離兗州,記得帶上所有加入我乞活軍將士的家屬,要是有不愿意走的強行拖離,也不能讓他們留在城內。”
知道事不可為,黃元秀雖然想給劉輝所部報仇,可也明白立即撤退是如今最好的選擇。
若是再晚一些的話,等待城內乞活軍將士的,就真的只剩下死路一條。
“建奴入城了,不想死的都趕緊出來,前往西門匯合,我們會保護你們前往汶上——”
隨著黃元秀命令的下達,各城門的守軍也開始行動起來,走街竄巷的通知百姓撤離。
不過對于乞活軍的警告,并沒有幾個百姓響應,說到底他們只是剛來沒多久的客軍,百姓寧可相信自己的家門,也不愿意去相信乞活軍。
在明朝,特別是明末,軍人可以說是最為下賤的職業,還是沒有之一的那種。
別說是士紳們看不起這些飯都吃不飽的丘八,就連普通的老百姓也同樣如此。
可以說投降建奴之后,漢八旗沒有把百姓當成自己的同胞,不光是他們的問題,還有大明王朝萬惡制度釀成的苦果,可惜最后買單的卻是普通百姓。
至于被建奴屠殺的宗室勛貴以及士紳,那是他們自己早有取死之道,被殺了一點也不冤。
因為對軍人的偏見,即便是那些有家人加入乞活軍的百姓,也不愿意跟著他們逃亡。
不過有著黃元秀的嚴令,那些家屬被生拖硬拽帶走,隨著乞活軍的士兵,前往西門那邊匯合。
靠著黃元秀率領的預備隊殊死抵抗,建奴漢八旗和士紳組成的漢奸隊伍,一直難以在兗州城內大殺四方。
“將軍,末將無能,魯王一系皆已在王府內自殺殉國。”
就在黃元秀準備率領部隊撤離之時,前往魯王府和知府衙門的軍官,也帶回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朱以派這個魯王,比他弟弟朱以海剛烈的多,眼看兗州城破,他直接回去上吊了斷,也免得被俘后受辱。
“這魯王也算是條漢子,知府大人呢?”
對于朱以派和知府,黃元秀還算有著不錯的感官,若不是他們堅持,乞活軍可能都進不了兗州城。
“也已經自盡身亡了。”
那軍官也很無奈,自己要去帶走的目標,都在自己趕去前自殺殉國,任務算是徹底失敗了。
“撤吧!”
雖然有些惋惜,不過黃元秀也沒有時間幫他們收尸了,沒可能為了死人再把其他活人的命搭上。
“貝勒爺,根據城內提供的情報來看,那支客軍準備從西門那邊逃離。”
一直想要找孔忠信報仇雪恨的阿巴泰,讓各部建奴嚴密監視著乞活軍動向,在探查清楚后,那些探子就把情況匯報給了他們貝勒爺。
“讓哈刺忽率領蒙古騎兵,在西門三里外嚴陣以待,這支逃兵不準放走一個。”
雖然對孔忠信恨之入骨,可阿巴泰也沒有被仇恨沖昏了頭腦。
他讓蒙古騎兵在西門三里外等候,就是準備用最小的損失,獲取最大的戰果。
若是沖不出來的話,那些客軍還會據城死守,可有了逃命的機會后,他們就會不管不顧地想要保住自己小命。
只要亂了陣型,那些步兵在騎兵的追擊下,最多也就用后背抵擋砍下來的馬刀。
在各部建奴兵馬有意為之的情況之下,乞活軍并沒有遭遇太大的阻撓,就在西門順利的匯合。
“圍三厥一,讓弟兄們都保持好陣型,家眷還有輜重圍在中央,無論底下遇到什么情況,都不可亂了陣腳。”
看到西門外沒有建奴的大軍阻攔自己,黃元秀明白阿巴泰心里面打的什么主意,只是乞活軍可不怕這伎倆。
原本四千多人的乞活軍,如今規模卻壯大了不少,算上那兩千多的士兵家眷,他們有七千多人。
不過戰斗力的話,還不如四千多人時,這一戰他們的老兵,也是損失了一千多人。
雖然陣亡的只有七百多,可那受傷的幾百人,現在也沒辦法投入到戰斗中去。
值得慶幸的是,火銃兵還有五百多人,雖然有新兵存在,不過這些新兵原本就是火銃手,戰力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他們擺出長槍手在外,弓弩手與火銃手次之,家眷與輜重圍在中央的陣型,緩緩的離開兗州城,前往汶上縣與主力匯合。
剛走出兗州城沒多久,哈刺忽就率領五千多蒙古騎兵氣勢洶洶的殺來。
不能入城參與劫掠的火氣,這群蒙古騎兵準備都撒在這群逃兵身上來。
“砰砰砰——”
“嗖嗖嗖——”
可憐的蒙古騎兵,沒有看到那些步兵放羊式逃命,反而是迎接到了槍林箭雨。
這支乞活軍原本就是陳澤羽準備的遠程打擊部隊,蒙古騎兵算是被他們主子給坑慘了。
本來就士氣不高,面對乞活軍這樣的打擊,蒙古騎兵哪怕是在哈刺忽的威逼之下,也僅僅沖鋒了三四次,然后死活不肯拼命了。
開玩笑,肉都讓那些漢八旗吃光了,放著一個刺猬讓他們蒙古人過來啃,這事放在誰身上都是不樂意。
無奈之下的哈刺忽,只能是遠遠的跟著找機會,同時讓手下的斥候把這情況,匯報給阿巴泰知曉。
反正他們蒙古騎兵沒本事把這股漢軍吃下去,大清的滿八旗那么厲害,還是讓他們來試試牙口吧!
擊退了哈刺忽部,黃元秀帶領部隊繼續向前推進,汶上距離兗州城不過六七十里,最多一天時間他們就能抵達。
只是剛走了十里左右,沒有等來后方的追兵,反而是他們前方出現了千余騎蒙古騎兵。
就在黃元秀命令大軍準備列陣迎敵時,這些蒙古騎兵卻跑的比兔子還快些,遠遠的繞開了他們。
雖然疑惑不解,為什么這些家伙不和后面的敵人前后夾擊,但少打一仗也算是好事,畢竟他們隊伍里還有家眷。
不過黃元秀的疑惑很快就被解開,在那些騎兵跑遠后不久,一桿大旗就出現在他們眼前。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準備前往汶上縣匯合的主力,意外是帶兵的并非周遇吉,而是他的老上司趙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