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怎么將洪武陛下招惹出來了
- 明初:帶皇爺爺教訓后世皇帝
- 玄心手背
- 2021字
- 2024-05-27 22:03:06
朱棣是真沒臉見人,不是在說他的功績嗎?怎么說著說著像是在批判他一樣。
早知如此,他還造個屁的反,到頭來所有功績都沒了,大明滅亡還是他后人背的。
他還不如早點跑出去,留在大明干嘛?讓老爺子笑話嗎?
朱元璋嫌棄的看了眼自家老四,說實話,剛聽見說他朱老四居然有本事和自己一樣稱大帝時,他還有些驚訝。
更別說和他同樣位列十大帝王之中,還有那朱允炆的所作所為讓他覺得自己真是瞎了眼。
現(xiàn)在他倒是沒有剛開始得知朱棣造反的憤怒了,老四太倒霉了。
想到這里朱元璋又覺得不服,憑什么和自己位列十大帝王?
他覺得自己不說是帝王前三,也該是帝王前五,哪個帝王像他一樣?
農(nóng)民出生,要過飯做過和尚,最后還能驅除韃虜!
“唉~”
朱元璋嘆了一口氣,事兒都到這個份上了,還能怎么辦?
總不能不讓老四做皇帝吧?那么多人跟著他打下來的天下。
就像他朱元璋得了天下時不封徐達一樣,誰能服?
朱元璋背著手出了門,站在明樓上向下看去,來的人還不少!
朱棣見老爺子都出去了,其他人也跟著出去了,自己才站起來跟著。
他終究算是個帝王了,李善長等人十分老實的給他讓了路,讓他跟在了老爺子旁邊。
幾人都知道皇上似乎不怪罪他了,不然哪是這個樣子?
底下的人見明樓上有人出來了,還以為是朱棣,剛剛他們就隱隱約約聽到了明樓里的咆哮。
但沒人敢說話,雖然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名號,但誰不知道是造反?
在這里可沒人敢放肆,雖然洪武皇帝死了,但余威還在。
所以他們認為是燕王祭拜完畢出來了,可沒想到來人不是燕王,他們家王爺跟在旁邊低著頭呢!
是誰呢?讓王爺這樣一副樣子!
“這……這不可能……這怎么可能?洪武陛下他不是……”
人群中有認出來朱元璋的人,畢竟現(xiàn)在距離洪武朝可沒幾年。
“參……參見陛下!圣……圣躬安!”
有認出來的人跪下了,他們替不知道的人說出了來人的身份。
隨后跪下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也不想的,可是沒辦法,他們是造反來的。
不跪等著被殺嗎?至于反抗?那算了,反抗不了。
而一些被裹挾而來的洪武建文官員就開心了,洪武陛下出現(xiàn)了,雖然不知道為什么。
但至少結束了,一些是因為當時沒有投靠朱棣,怕被清算,一些是單純的認為朱棣造反,為天下不容。
朱棣手下的將士臉色慘白,燕王殿下啊,未來的陛下啊,您到底在里面干了什么?
只是讓您拜揭孝陵,你怎么還把洪武皇帝招惹出來了,這下可怎么辦?
朱棣看著大家的樣子也是無語,自己也不知道啊,咱一進去老爺子就等著咱了。
誰敢相信老爺子是從洪武十五年過來的?
“朕安,都起來吧!起駕回宮!”
朱元璋說完后便率先下了樓,朱棣不敢說話,和其他人一起跟在后面。
下了樓便有原本的官員湊了過來,不過朱元璋沒搭理。
等著湯和弄了幾匹馬過來便帶著朱雄英騎上馬率先走了。
留下朱棣站在原地,手下的將士都看著他。
嘆了口氣,他什么都沒說,只是讓大家跟上,一幫人忐忑的跟著,誰都沒敢說話。
沿著神道向外走去,途中站崗的士兵疑惑的看著這群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兒。
但見燕王都低著頭,就感覺有大事發(fā)生了。
一路走到應天皇城,在這里等待的百官和士兵見到他們也哆嗦著跪下了。
怕!燕王入京,說不定洪武皇帝就得打開殺戒,這些人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兒。
待到他們進入皇宮以后,外面就傳開了,洪武陛下回來了,這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向著天下而去。
京師百姓是最開心的,畢竟朱元璋在的時候,大家日子也算可以,也沒有貪官污吏敢在京師犯事。
但自陛下駕崩后,誰知道才幾年時間便起了兵禍,他們好多人都是受害者。
朱元璋一路沒有停留,直接進了皇宮,天已經(jīng)黑了,朱元璋讓人騰了宮殿出來讓李善長等人住下。
他自己則是去了唯一還活著的嬪妃那里過夜去了。
張美人哭著看他,她是唯一一個沒有殉葬的人,皇家無親情,要不是自己的女兒,怕是她也得死。
雖然怕朱元璋的無情,但沒了朱元璋的皇宮,她的生活更不好,更別說燕王入京了。
朱元璋有些感慨,那么多嬪妃,全都陪葬了嗎?
在張美人的侍候下,朱元璋躺在床上思考著后續(xù)。
若是沒有他,那么就是朱棣的事兒,藩王造反,入主京師,敗者可沒有話語權。
可如今他來了,剩下的官員怎么處理?百姓又該如何交代。
畢竟死的士兵都是百姓的家人,他們朱家爭位,在他來了后也沒有表示,百姓怎么看?
第二天中午,奉天殿,看著熟悉的皇位,朱元璋直接便坐了上去。
朱雄英侍奉在旁,李善長湯和三人被賜座,其他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跪著。
朱棣也一樣跪著,等候著老爺子發(fā)話。
在京的將士大多是朱棣的人,只有少數(shù)洪武時期留下的和建文的人。
現(xiàn)在便是他們守護者皇宮,當然了,沒有人敢在這時候造反,畢竟消息已經(jīng)傳出去了。
天下兵馬可不是只有他們,朱元璋也不怕他們這時候造反。
“傳旨,以朕之名下罪己詔!”
這是朱元璋的第一個旨意,想了一晚已經(jīng)想清楚了,太宗皇帝都能下罪己詔,他難道不能?
都是大明的百姓,此次兵禍,大明南北都有損失,只能是先安撫百姓了。
聽聞朱元璋的話后,百官紛紛勸諫,但朱元璋不為所動。
朱棣面紅耳赤,他知道,這是他的錯,當然了,也是建文的錯,老爺子這是在給他們擦屁股。
“傳旨,四子朱棣,日表英奇…………,然國不可一日無君…………正位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