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對自己的兒女了解頗深,一看李麗質的眼神就明白女兒的意思。她不動聲色地微微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趁著李世民暫時停下了話頭。她期盼地說道:“二郎,臣妾對秦川這孩子很好奇,能不能把他召進宮來,讓妾身見上一見?”
李世民笑道:“我正有此意。現在有很多事情交給他去做,等過些日子我就召他進宮,就在立政殿召見他吧。”
李麗質聞言大喜。她努力克制住內心的激動,臉上的表情卻充滿了期待。
大軍出征回來之后,那些在作戰中立了功的官兵們都期盼著朝廷的封賞下來。這天,朝廷的封賞終于下來了。
秦川立了大功,不過他沒有軍職,朝廷已經給他封了涇陽縣侯,也就沒有再給他其他的獎賞。
朱哲曉在擔任斥候期間多次立功,后來又和二寶一起活捉突厥西路軍主將阿史那思摩,二人除了獲得了不少賞錢,分別被授予了從八品和正九品的武散官,散官類似于后世的軍銜。
散官只是獲得同級官吏相應的待遇,并沒有擔任相應的職務。秦川征求過他們二人的意見,如果他們愿意的話,可以推薦他們到軍中擔任實職。但這二人都愿意留在秦川的身邊,態度十分堅決。
他們都是孤兒,就算是到軍中擔任了官職,以后會有晉升的機會,但是依舊會感到很孤單。留在秦川的身邊,有一種被關愛的濃厚的安全感,才是他們二人內心中最想要的。
秦川也希望他們二人暫時留在自己的身邊,一方面來到這個時代,自己也是個孤家寡人,希望能夠有自己的親信。另一方面他認為自己將來要干的事情很多,他們二人留在自己的身邊,得到鍛煉的機會也多,將來有利于他們的成長。將來有合適的機會,如果他們二人愿意,還是會放他們出去做官的。
回到長安之后,秦川一直住在宿國公府中。他的侯爵府正在翻修,即便是現成的,秦川也不打算去住。畢竟自己很快就要離開長安,相當長時間內是不會回來的,去不去侯爵府也沒有什么意思,他甚至都沒有去看一眼。
朱哲曉和二寶卻十分感興趣。他們覺得侯爵府是秦川的家,也是他們這兩個孤兒的家。他們從小離開父母之后就四處漂泊,就算是后來加入了唐軍,也是跟其他的官兵們住在一起,不要說家了,甚至連單獨的房間都沒有住過。
他們對于有家的渴望十分強烈,看到秦川沒有去侯爵府的意思,他們二人找了程三,請他帶路去了侯爵府。
二人在侯爵府里東轉西看,待了足足三個時辰。回來之后,他倆滿臉興奮地對秦川講了侯爵府里面的情況。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那么大、那么多、那么漂亮的房子,盼望著秦川盡快帶他們搬進去住。
然而秦川沒有滿足他們的心愿。他現在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甚至到了要爭分奪秒的地步。籌備一支新軍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
出于保密的需要,很多事情兵部都無法直接出面,需要秦川他們自己解決。
新軍的編制共3600人,其中負責作戰的正兵3000人,負責后勤保障的輔兵600人。人員的調配由程咬金和牛勁達負責。挑選士兵的標準由秦川親自把關。
這天上午,秦川在程處默、秦懷玉和牛誠的陪同下,出了長安城,來到驍騎衛的駐地。
為了掩人耳目,秦川并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只是扮作一個普通的參謀人員,跟隨在程處默的身邊。他們今天過來,是要挑選第一批編入新軍的士兵。這次的任務是挑選50人,作為挑選士兵的樣本,其他士兵的征召、挑選,就按照這個標準參照。
進入了軍營之后,在軍中當職的驍騎衛的中郎將,已經提前接到了程咬金的將令,配合程處默等人挑選士兵。
在他的陪同下,一行人來到了驍騎衛所屬的一處軍營。軍營里的軍官們事先也得到了中郎將的通知。他們跟秦川等人見面之后,就開始集結士兵。
“嗵嗵,嗵嗵”士兵集結的鼓聲敲響了,軍營中的士兵們紛紛從各自的營房,跑到演武場上集結,他們在軍官的指揮下在操場上列隊。
驍騎衛是唐軍的常備軍,是唐軍精銳部隊之一,整體的素質還是不錯的。第二、三通鼓停止之前,絕大多數人都已經來到了演武場上,在軍官的指揮下列隊集合完畢。
等部隊集合完畢,當值的軍官統計了人數:在演武場上列隊的官兵一共有942名。
中郎將向官兵們宣布,要從他們中間挑選出一批精銳的士兵參加集訓,等士兵們訓練完畢之后,都將會提升為初級軍官。
聽到這個消息,士兵們一個個都很興奮,這可是一個出人頭地的好機會。他們一個個都打起了精神,昂首挺胸,準備參加首選。
在這些唐軍官兵當中,有很多精銳的老兵。他們無論是騎術、刀槍、弓箭以及騎兵戰術,都十分精熟,對于自己能夠被挑選上信心十足,他們一個個暗中摩拳擦掌,等著中郎將宣布考核的標準。
中郎將并沒有宣布考核的標準,也沒有親自主持士兵們的挑選,而是宣布由程處默來負責。對于在場的唐軍士兵們來說,沒有人不認識程處默的。他們都知道程處默雖然年輕,卻是一個猛將,弓馬嫻熟、戰功卓著,他們也都很佩服。
眾人都猜想,程處默挑選士兵,肯定是會挑選那些同樣是弓馬嫻熟、作戰勇猛、姓格豪放,甚至有些不拘小節的人,這才能對程處默的胃口。
在這些人當中有很多是程處默認識的,他們認為自己有很大的機會能夠被挑選上。
程處默站在演武場一側的觀禮臺上,掃視了一下眾人。他沒有宣布挑選的標準,說道:“所有在第一通鼓結束之前,來到演武場上的人留下。其他的人返回自己的營房。”
這一下那些老兵油子們都蒙圈了。這幫家伙自恃武藝高強,在軍中都很有優越感。在作戰的時候,軍官們也都倚仗這些戰力強悍的老兵,因此這些人難免就養成了驕橫的性格。
相對而言,他們也比較散漫,像集合站隊這樣的事情,這些人通常都有些磨蹭,他們會在三通鼓結束之前來到演武場集結。他們不會遲到,但也絕不會早到。如果和那些新兵淡子以及那些蔫不拉幾的士兵們一樣,覺得有失身份。
程處默宣布的這一條,直接將這幫家伙就給淘汰了。這些人都很不情愿地走出了隊列,一個個心中都有些不滿,心道這位程小公爺是不是吃錯了藥,要留下操場上那些新兵或者那些老實巴交的窩囊廢。他們都不相信,就這樣的人將來還能當軍官帶兵。
唐軍的軍紀還是比較嚴格的。這些人盡管心中不滿,可也不敢出言反對,只能郁悶地返回了自己的營房。不過他們心中都很不服氣,回到營房附近,都站在外面朝著這邊觀望,想看看程處默到底要挑什么樣的人。
經過剛才的一番挑選,演武場上剩下的人已經不到400人了。程處默也沒有讓這些人干什么,就讓他們待在演武場上,然后在觀禮臺上坐了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跟秦川等人聊天兒。
演武場上的士兵們都十分納悶,不解地地望著程處默他們,士兵們在猜想程處默這么做的目的。
大部分人都認為可能是要讓眾人休息,過一會才會宣布新的考核項目。沒有想到,程處默卻沒有理睬演武場上的士兵們,而是坐在那里,跟一群軍官們閑扯淡。
剛開始的時候,隊列里的士兵們都聚精會神地盯著程處默,漸漸的他們心中產生了疑問,有些人忍不住開始交頭接耳,小聲嘀咕著。
這些士兵們沒有注意到,他們的表現都已經看在程處默的親兵的眼中,把他們的行為暗暗地記錄下來。
時間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程處默才站起身來,目光投向站在演武場上的士兵們。這下官兵們又都打起了精神,等待程處默宣布新的考核標準。
士兵們看到親兵來到了程處默的面前,小聲向他嘀咕了一陣。程處默點了點頭,然后大手一揮,他帶來的20名親兵就走到了隊伍當中,把剛才那些交頭接耳的官兵們都挑了出來,直接把他們趕回了自己的營房。很顯然,這些人也被淘汰了。
排列在演武場上的士兵,剩下的人數已經不足200人了。程處默仍然沒有宣布新的考核標準,而是讓他們保持立正的姿勢,然后再次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跟軍官們聊天打辟。
這一站足足過去了半個時辰,加上先前的半個時辰,士兵們原地站立已經超過了一個時辰。長期保持立正的姿勢是一件很難熬的事情,士兵們身上還都穿著鎧甲,一個個都感到疲憊不堪。他們很想坐下來,或者躺下來休息,哪怕是讓他們換個姿勢站立也行。
然而程處默只是掃視了一下眾人,接著在那里聊天、扯淡。時間足足又過去了半個時辰,隊列里的士兵們有些人開始支撐不住了,有不少人悄悄地做一些小動作,讓身體放松,來緩解疲勞。
又過了一刻時間,隊列里的士兵有些人真的支撐不住,身體開始產生晃動,甚至有人直接癱倒在地上。
足足又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演武場上已經躺倒了一片。最終留下的士兵只剩下100人。
程處默這才向這些士兵們下達了原地休息的命令,士兵們聞言,如遇大赦,一個個趕忙坐在地上。
半柱香的時間過去了,程處默命令士兵們站起來,重新保持隊列。
士兵們都感到欣喜。剩下的人已經不多了,他們都覺得自己被選中的幾率很大。一個個都打起精神,準備接受接下來的考核。
哪里想到,程處默的親兵們再次走進了隊列,從中間挑選出20多名士兵,把他們趕回了營房。
這些士兵們都感到莫名其妙,真的很委屈,不明白這是為什么?他們雖然不敢提出抗議,但是望向程處默的目光都表明了他們內心的不滿。
這一次程處默倒是給出了理由:就在剛才士兵們休息的時候,大部分士兵都按照軍規,坐姿端正,默默地在那里休息。被趕走的這些士兵卻松松垮垮的,坐得歪歪扭扭,彎著腰,腦袋也耷拉著,表明他們的意志不如留下來的那些士兵們堅定。這一下這些士兵們無話可說,只能暗暗后悔了。
在場上的士兵總共還剩下了76個人,這些士兵們現在基本上已經明白了程處默要的是什么樣的人,那就是守規矩。因此他們一個個都十分小心,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無論程處默下達什么樣的命令,他們都會嚴格執行。
最后一項考核開始了,就是讓士兵們走隊列。
唐軍的隊列很簡單。主要是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走、向右走四種變化。
然后就是解散,再集合站隊。原本這些唐軍士兵們每天集合站隊,身邊站的都是熟悉的人,每個人也都能記住自己所站的位置。如今留下來的人來自不同的單位,互相之間都不熟悉。
在軍官們的指揮下,他們臨時進行了編組,要求每個人記住自己的位置,隨后軍官命令他們原地解散,然后又命令他們迅速集結。
結果有的士兵沒有記住自己所站的位置,在隊伍里擠來擠去的,就當場被淘汰了。
重新集合好之后,開始走隊列。此時剩下來的人只有62個了。只要能夠排在前50名,就算是成功了。大家不想在這最后的時候被淘汰,一個個都十分亢奮。他們小心翼翼的,只盼望著自己不要在這最后的時刻出錯。
可是越是這樣,他們的壓力越大。有的人容易緊張,在隊列中亂了步伐,甚至轉錯了方向,結果也被無情地淘汰了。
最終演武場上留下了50名士兵。程處默宣布他們過關了。這些士兵們一個個滿心歡喜,知道自己的命運從此改變了,恨不得蹦高歡呼。
可是經過了這一番挑選,沒有人敢表現出來,只是期盼著宣布解散,回去后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的家人,好好地慶賀一番。
挑選士兵的標準是秦川定下來的。按照這樣的標準挑選出來的士兵,騎術不是最精湛的,武藝不是最高的,戰術水平也不出眾,甚至頭腦也不是最聰明的,相反很多人十分木訥,老實巴交的,在軍中常常被人欺負。所以說留下來的這些士兵們,絕大多數在驍騎衛當中是不受人待見的。
如果按程處默過去的標準來挑選,這50名士兵能夠留下來的不會超過10個。然而這卻是秦川所需要的。
唐軍的新軍使用的是火槍、火炮,不要求他們有多么好的個人技能,他們的作戰效能需要依靠團體來完成。所需要的就是嚴格的紀律,對命令的無條件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