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去去就回
- 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學閥
- 我思故我菜
- 2265字
- 2024-06-06 17:14:38
至于林仕哲、李易的班主任李迪與校長周民強。
也覺得這次五省聯考是給李易一個教訓的考試。
高中理綜、語文與英語,李易才學了一年。
都沒學完,去參加五省聯考就是去打個醬油。
認清一下自己的實力。
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才會收斂一下那狂傲的性格。
李易別說考進全市前100,巴郡中學前一百都夠嗆。
之前那么說,就是為了讓李易專注于數學競賽。
別一天天搞有的沒的。
哪個學生像李易這樣,一天天可以說不務正業。
考試很快就來臨,完全是模擬高考。
早上九點發卷,身份證等等一系列的都要準備。
第一天上午考的語文,把李易搞得灰頭土臉的。
重生回來差不多也就一個多月。
這一個多月,跟著班級學語文也沒多少長進。
要不是每天早讀課讀了讀詩詞與文言文,可能詩詞那六分都拿不到。
而詩詞鑒賞與文言文,也做得一言難盡。
一個月也不可能把文言文與詩詞鑒賞的水平提上去。
想要正兒八經的提升,至少得半年起步。
閱讀理解也是慘目忍睹,只有作文稍微好一些。
考完之后的李易整個人都有些懵逼。
算了下分數,差不多只有100-120這個區間。
這個分數,顯然不是李易想要的分數。
不過明年的高考李易又知道閱讀理解、文言文、詩詞鑒賞、作文考什么。
所以倒也不用那么急。
只是這次五省聯考的語文試卷確實把他給做懵逼了。
“算了,后面語文還是要重視一下,花一點時間。”
“好歹也是國粹,作為大龍朝的學生,還是要擺正一下態度。”
想清楚這一點之后,李易也就釋然了。
記得P大跟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除了數學之外,研究最多的就是大龍朝古典文化。
高低也要重視一下。
好多個院士最喜歡寫詩寫對聯當做賀禮送人,以后媚上也得會一點吧?
舞文弄墨是很多數學大佬的愛好。
小丑國的三獎得主米爾諾,丘成桐,P大的數學院士,以及中科院的數學院士,很多都喜歡舞文弄墨。
所以學好的語文的重要性還是十分必要的。
媚上的時候用得上不是?
中午吃完飯,課間休息的時候,他溜去了辦公室,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開始寫教材。
一本高中數學輔導教材,從集合寫到最后的圓錐曲線,每一個環節都得寫好。
至少有幾十個章節。
內容量與工程量十分浩大。
最為關鍵的是不能出錯,且不能有筆誤。
這是一個極其磅礴浩大的工程量。
一本五三那么厚,李易自己編的這本也不會比五三薄多少。
好在高中數學知識都被李易學了個通透。
寫起來也比較順暢。
調整好LaTeX必要的模板與宏包之后,李易就敲著鍵盤,啪啪啪的寫了起來。
輔導教材的第一個大章主要寫的是集合。
李易分為了三個小章節,第一小章節是集合的概念,第二章節是集合之間的基本關系,第三個章節是集合的基本運算。
三個章節李易需要深入淺出的講解這三個大章的知識點。
讓人一眼就懂。
然后題目難度層層遞進,鞏固練習提高。
這里面還需要補充各種高考真題與各個省份的123模的題目,以及李易自己原創的題目。
還要每年更新高考真題與各個省份的123模的題目。
好在LaTeX源碼在自己手中,到時候只需要添加更改即可。
這種浩大的工程量,李易覺得必須要成立一個公司,找一些下屬來幫忙更新每年的真題題目。
自己則可以抽出時間去搞科研。
現在只需要把一本原版書籍給做好就行了。
“李易,你在那里敲什么呢?”
班主任李迪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好好的一個天才學生,一天天的不務正業。
五省聯考這么重要的考試,一點都沒放在心上。
還天天抱著個電腦在那里玩。
他走了過去,看著那密密麻麻的代碼,有些遲疑的說道:
“咦,這不是LaTeX?你在寫論文?”
李易說道:
“李老師,這不是論文,而是我寫的一本輔導教材,等我寫完,巴郡中學高三學生用我這本書學半年,數學成績將會有一個質變。”
“平均分至少高30-50分。”
高考數學全國平均分一般來說都不足八十分。
李易覺得高考數學簡單,并不代表別人覺得高考數學簡單。
李迪對于李易的騷話沒有理會,而是驚訝,說道:
“別吹牛了,你什么時候學會的LaTeX,就算是本科數學系的學生很多都不會,一般來說只有碩士會。”
李易想都沒想,直接說道:
“網上學的,這玩意很簡單,一兩天就會了,李老師,你該不會不會吧?”
李迪臉色一紅,他就渝師大本科畢業,畢業論文word寫的,哪里會這個。
也就參加數學建模的時候看別的大佬隊伍用過。
“這不重要老李,我說了,我這本教材可以讓整個高三學生數學提分30-50分,要不你去跟校長說說,后面高三用我的教材?”
李易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李迪沒好氣的對著李易說道:
“想什么呢?高三數學教材都是指定用書,是教委那邊指定的,他們要吃回扣的。里面利益關系很復雜,你懂不?”
“而且高三年級組組長是林仕哲老師,他估計不會同意你的要求,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利益。
何況你個高中生能寫出什么驚世駭俗的數學教材?”
“考了一次高中數學聯賽滿分尾巴翹上天了?”
李易聽到是林仕哲,眼睛一亮,說道:
“早說啊,林老師是吧,我有把握說服他們。”
“去考數學了,教材寫出來我看看,要合適我也去幫你說一說。”
李迪知道李易沒去高三清北班的原因,所以投桃報李,也幫幫李易。
真要有李易說的那么強,他李迪也是一個功臣。
李易說道:
“好,李老師幫我看好我的電腦,我去去就回。”
李迪沒說話,高中數學聯賽都能考滿分,一個五省聯考的數學,對李易來說,有手就行。
等金秋營之后,或者CMO決賽之后,李易有十足的把握說服林仕哲與周校長用自己的輔導教材。
甚至只需要把輔導教材寫出來給他們看,就能夠成功說服他們。
畢竟這是后世十多年加上李易自己的智慧結晶。
一個有水平的數學老師,絕對能夠看出其中的價值。
不一會,李易就到了最后一個考場。
這個考場是高三年級最后三十名的考場,李易從高二恰個位,也只能來這里。
整個考場,除了李易,就沒幾個人。
這些不讀書混日子的學生,早就請假回去玩了。
每個學校都有這種學生,哪怕是巴郡縣最好的學校,都有這種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