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今天的事,老四做主
- 年代:從照顧知青嫂嫂開始
- 古月今年
- 2168字
- 2024-05-14 07:47:41
“分家?”
“真就要鬧到那個地步?”
石橋大隊六個隊,總計不足三百戶,說小不小,說大卻也真心不大。
支書梁國華四十來歲,是一名上過戰(zhàn)場的老兵,得到消息迅速帶了兩個人趕過來。
田女士臉上沒什么笑容,倒上水:“到不到那個地步我說了不算,今天的事,老四做主。”
“是的,今天這事,我做主。”球都踢過來了,陸言自然當仁不讓:“梁叔你也知道,要不是我堅持,上次就鬧出人命了,所以我覺得,既然反正都不是一條心,不如直截了當,早點分了。”
“也是。”梁國華點頭,原本大隊安排出工死了人就夠頭疼了,還鬧出上次那檔子事,想起來他也后怕。
之所以上次強行壓下,一來是當時出了事,陸強王芳兩口子有點慫了,不敢再繼續(xù)鬧,二來也是考慮到那兩口子一走,這就真成一家子老幼婦孺了。
不過既然眼下陸言都站出來了,田秀看樣子也不反對,自然他也不介意當這個公證人。
便看向陸強王芳兩口子:“現(xiàn)在陸言提出分家,從今往后各過各,你們倆怎么說?”
“那,那就分。”
可能心里也知道這事辦得不地道,陸強紅著臉,頭有點抬不起來。
王芳則淡定得多,從容笑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原本我只是覺得家里人多,擠在一起不方便,想搬出去。
既然老四堅持,我媽也不反對,那就索性分了吧,以后兩家人關起門來各過各的,省得爭來吵去,不安生。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個問題,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
梁國華冷著臉,眼里是肉眼可見的厭惡,嫌棄。
這也就是和平年代,不興那一套,否則他就直接端槍桿子了。
王芳面帶微笑,神色從容:“嗯,是關于我死去公公和大伯的,梁叔您也知道,要不是大隊安排任務,他們也不至有此一劫。
所以我在想,關于這件事,大隊是不是應該給個說法。”
“對,必須給個說法。”
“我爸我大哥是為集體犧牲的,要沒個說法,我就去找公社。”
“我就不信了,這天底下還沒個說理的地方。”
利益還是很大的。
關于這件事,這幾天私底下兩口子不知嘀咕商量了多久,眼下聽媳婦提出來,陸強立馬抬起頭。
梁國華本就沒打算這件事能這么過去。
事實上于情于理,這件事也不可能就這么過去。
聞言便面色沉凝道:“那你們想怎么辦?”
“簡單,我公公,我大伯,兩個人,一個人一千塊錢賠償,另外,我們還要兩個公社的招工指標。”
“對,兩千塊錢,兩個招工指標,一樣不能少,不然我們就去公社要說法。”
明顯都想好了,兩口子迅速說出自己的要求。
梁國華冷冷看著二人,嗤笑:“那你們去吧,要是嫌走路慢,我讓拖拉機送你們去,你們要真能要來這個說法,我恭喜你們。”
“這……”
“梁叔,你是不是誤會什么了,我們不是你想的那個意思。”
上一刻還言之鑿鑿,要去公社鬧,要說法,一看梁國華擺爛,愛去不去,陸強立馬又慫了。
王芳也有些尷尬:“那梁叔你說怎么辦,總不能兩個大活人沒了,一點說法都沒有吧?”
“說法自然有。”
“但如你們說的,一個人一千塊,一個人一個招工指標,那是做夢。”
“你們也要搞清楚,他們之所以死,固然有大隊的原因,但大隊要求他們大晚上又是風又是雨的游泳過河了嗎?”
“要按你們這么說,那是不是一天工上完,回家路上不小心摔死了,都要給補償,給這給那?”
梁國華面色陰沉。
這種事,要放五十年后,哪怕是沒理,撒潑耍賴鬧也能鬧出個理兒來。
可當下,那是做夢。
這口子也絕對不能開,否則哪來那么多錢給,又哪有那么多的招工名額?
陸強王芳也不敢使勁鬧。
說白了,這事他們也有虧心的地方,且父兄的死因,嚴格來講并不能全怪大隊。
此外,他們的糧食關系,戶籍關系,等等,都在大隊,如此,除非他們真的可以把這些都轉走,否則就斷然不能把人往死里得罪。
是以王芳主動放緩了口氣,笑著問道:“那梁叔您說,我們先聽聽看。”
“對,梁叔您說,放心,我們不是無理取鬧的人,只要給出該給的說法,我們絕無二話。”陸強昂首挺胸,趕忙跟進。
梁國華心中冷笑,暗道這兩口子還真是不要臉,什么好話都讓他們說了。
再看另一邊,田秀一聲不吭當聽不見也就罷了,偏偏陸言一個十六歲的秀才,口口聲聲嚷嚷著要分家,這會也選擇了看熱鬧,一點不急,就很有意思。
好在他本也沒打算逃避,聞言正色道:“關于這件事,大隊已經討論過了,公社領導也給出了指示。
很簡單,雖然這件事主要責任不在大隊,但該承擔的,大隊還是要踏踏實實的承擔起來。
經討論決定,我們將給予這次犧牲的三人,每人三百塊錢的補償,同時,每人一個大隊內部的工作崗位,可以去學校當老師,也可以去粉條廠,軋花廠,又或者榨油廠。”
聽起來還是可以的。
三百塊錢,按工分價值算,抵得上一個壯勞力整兩年的收入。
更何況還有工作崗位,那可是一輩子的,比錢劃算。
王芳卻不滿意:“為什么是大隊內部的,公社的不行嗎?”
“就是,什么這廠那廠的,梁叔您也就說得好聽,實際上就是小作坊,一年上頭開不了幾個月,跟公社完全沒法比。”
陸強也不愿意,雖說都是社隊企業(yè),可社辦跟隊辦的區(qū)別他還是知道的。
社辦的,一般都是正兒八經的廠子,待遇高,福利好,全年有錢。
可隊里的,什么榨油廠啊,什么軋花廠啊,聽著好聽,其實就是季節(jié)性的小作坊,每年就那么幾個月。
關鍵還沒什么錢,真要說起來也就比掙工分強點。
梁國華也沒慣著,板著臉:“就這說法,愛要不要,不服你們自己去找公社。”
得,這么一鬧,事情仿佛又回到原點了。
可話又說回來,有總比沒有好,真要去鬧,也未必會有更好的交代。
相視一眼,王芳便嘆道:“行吧,既然大隊為難,那就這樣,我們也不是無理取鬧的人,非要拿很多錢,招工去公社辦的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