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陸巖知為定遠艦詔雪
這徐妮兒,做事認真,喊打醬油絕不買醋…
你看,差不多半響后,這徐妮兒呀,才小心翼翼的把茶端來,放在桃園老樹下的桌椅之上,眼神望著自己外祖母,以為這下自己是“可以回屋寫去作業去了吧”?
但祖母的姥姥搖了搖頭“我之所以,又臨時讓你們兩個到這里來,而不是在威海,主要還是今年年初,我單純作為戲迷到了河北,去觀看了晉劇《三上桃峰》演出!
這倒還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青島參加Expedition(長的遠征)1號核潛艇加入海軍戰斗序列的儀式上,姥姥還違背了原則,你退休就退休了嘛,還不合時宜的對ye帥,提請國家組織人馬‘打撈劉公島的定遠號沉船’…
陸巖知,眼眶有些泛紅的對姥姥說:您現在請求打撈,確實是不妥的,因為這是等到125年后的2020年,定遠艦才重建天日的,有近20噸的鐵甲殘骸被打撈出,展示出了當年甲午海戰的一些真相。
包括用已經非常靈敏的金屬探測儀尋找,找到了一些彈藥殘片,當時就下了結論,當時定遠艦的官兵們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才選擇將這一亞洲巨艘鐵甲艦自爆,這種人絕望的不得已,在場的國人都悲痛不已…
還包括,打撈殘骸的過程中,人們還發現了幾名士兵的遺骸,其中讓人大為震驚是,有一名士兵手緊緊地握住船舵,至死都不肯松開,那手與船舵都快融為一體了…
確實是李鴻章外甥張文宣遺書中寫道的那樣“此次戰事有守一月而不支者,有守數月而不支者,有守半年不支而至死不屈者。相座當付泰西各國觀戰武員評其得失勇怯,不能以成敗論”
姥姥淚水流出,閉著眼說道:
徐妮兒,你曾祖父后來奉旨到威海基地查驗,但已經是距離黃海海戰過去快3個月了,他《上督辦軍務處查驗北洋海軍稟》中提到的“已造三百余顆運送威海”初看與分兩批向北洋海軍發放360顆炮彈吻合,但“已造三百余顆運送威海”即為海戰后北洋海軍得到的所有炮彈顯然是錯誤的,因為統計數字有多少是海戰前就有的,有多少是海戰9月17日后到12月10日這段時間內運入的,因為天津軍械局的資料損失,已經很難考證。
咱們家老徐姥爺,很簡單的當成了一個學術和后勤上的一個簡單統計,這也是間接導致,丁汝昌殉國后,清政府下令給遺體穿上黑色囚衣,棺木也漆成黑色,外加三道銅箍捆鎖,意為腰斬三截,以示戴罪,在原籍村口用磚砌了一個小房子,將棺木放置在內,不得下葬,恢復原職后才重新下葬的原因,“還好,如果花兒說的后來的歷史定論,在康濟號炮艇上,丁汝昌、劉步蟾、戴宗騫、楊用霖、張文宣他們5北洋水師將領的遺體,當可瞑目了。
陸巖知補充道:因戰局崩潰主動自爆以免資敵的定遠艦,在19世紀亞洲最大的甲午海戰后,被日軍大肆拆卸,武器與艦材被當作戰利品運去日本,至今仍在日本九州福岡縣轄下的小城太宰府被構建在“定遠”館中…
房梁取材于“定遠”艦的桅桿橫桁,“定遠館”旁邊十多米外是天滿宮神社,又該是梅花長出新綠人流如織的時候了!
(日本田野家族和我們陸家長達數百年的較量,并不會以我們的善意而偃旗息鼓,所以我這次既然來到了1974,何不將我們陸徐兩家,包括丁家,說服一起,為未來的國防外交經濟情報事業,率先打下伏筆,本來幾家就有淵源…)
(此處省略200字)
姥姥說:所以這些天,我們就安安心心的在這里,一邊輕松說話,一邊運動織蘇繡,一邊桃花園中美食,由陸巖知媽媽徐賢地當廚娘子,采購是你們舅舅徐賢李擔綱!!!!!
尤其是徐妮兒,難得和你陸姐姐同吃同住同行,初步展開對德語和英語及世界語的一些認識和學習,還是非常必要,在我們老徐家和陸家,幾乎是學習和掌握的標配了!!!!!!
你可得多和你陸姐姐請教,她可是國家三部甚至中調都十分器重的棟梁之才(我們陸家的第13代《示兒》),福一中一畢業后就破格招收到西北工大的天才少年班(當然那里面,能真正讀出來肩負國家重大使命的也只不過是二、三…)
姥姥就示意徐妮兒她到自己旁邊的這個椅子邊,而陸巖知則坐在花雕軟墊的木凳上,包括已經停下手上的廚師工作的陸巖知母親徐賢地,大家喝著茶,吃著茶歇,聽姥姥說陸家從南宋陸游以來的那些老陸家的事兒…
姥姥的第一句話,就把陸巖知從21世紀來的所謂天機人,給拉到同一個戰略高度上來看問題:
當形而上學,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每一個家族的精英和掌舵人,都必須對野心進取心雄心壯志,保持足夠的頭腦清醒,這片古老的大陸之上的帝王將相,在新中國成立前,可不是走馬換燈一樣,比看皮影戲還熱鬧。但,陸家,是極少數家族,始終以國家強大一統為重,并忠誠于為這個目標而奮斗的華夏老家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