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感應三小境 玄關一竅說【求收藏】
- 西游:成道從越女劍開始
- 太微居士
- 2137字
- 2024-06-11 23:50:00
“踵息坐忘法~”
望著這破解了一半的秘笈內容,袁通不由心底呢喃,沉浸在思量中。
這部秘笈上所記載的內容,確實是那方世界煉氣士的修煉之法。
名稱便喚作《踵息坐忘法》。
至于具體的內容——
“感應,煉氣?”
袁通心底思緒不斷,這是主世界煉氣士一道最初始的兩個境界。
可惜到底只是殘卷,即便心澄和尚只破解了一半,也可以看出來,秘笈大概率只有感應境的修煉法門。
煉氣境的法門應該是沒有。
只是內里在講述感應境的修煉時,順嘴提了那么幾句而已,這才使得他知曉,感應境之后便是煉氣境。
“所以,主世界的我其實已經算是感應境了嗎?只是誤打誤撞而成,不懂其中具體的修行,尚還停留在服氣階段?”
按照秘笈所言,
感應境界又分為三個小境界:
服氣,胎息,內煉。
經過吞吐天地元氣,成就胎息真氣,進而內煉己身,便是感應境圓滿了,到了這一步,便可以通過特殊的法門,感應尋得“玄關一竅”,晉升『煉氣』了。
而根據『服氣』階段的修行法門,
他發現主世界那具白猿之身跟著那個異人無意間學會的呼吸吐納法,其實就是『服氣』階段的修行方法。
故此才可以在長久修持下,調養元氣,恢復精神,壯大自身氣血。
當然,相比秘笈上記載的具體法門,那套呼吸吐納法就很簡陋了。
原身能夠以此成就『服氣』一境,純粹是仰仗主世界充沛的天地元氣。
“不過我怎么感覺,煉氣士一道的感應境,其實就相當于此界的后天境?煉氣境其實相當于武道先天境界?”
袁通有兩部直指先天的武學秘笈。
雖然這部《踵息坐忘法》并沒有被完全破解,但兩相比對,還是讓他覺得兩者之間有點殊途同歸的意味。
當然只是有點,兩者終究不是一個體系,不能真的混為一同。
不說別的,
按照秘笈所言,『內煉』圓滿過后,生靈便能夠得以全壽,這點在此界武道可是需要先天境界才可以做到的。
但你要說不像吧?
那感應“玄關一竅”,晉升『煉氣』的修行,分明和此界后天圓滿后,感應“靈機”晉升先天,有種異曲同工之妙。
“或者,只是體系差異造就的壽元差異和實力差距?‘練武的比不過修仙的’?兩者只論境界還是大致相同的?”
一時間,袁通思緒翻飛。
望著手中這份破解的內容,他恨不得立馬將剩下一半的內容也破解掉,然后親身修煉,嘗試這里面的差異。
……
袁通正思量間,
一旁的心澄則不由感嘆道:“原來武者晉升先天要感應的‘靈機’,真的就是道家所言的‘玄關一竅’啊~”
袁通都能產生這樣的懷疑,
這明顯不簡單的心澄老和尚,自然比他更為確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心澄老和尚不無感慨地接著道:
“其實很多武學前輩,都對這晉升先天需要感應的‘靈機’有所猜測。”
“大多數先天武者都認為,它就是道家內丹術所言的‘玄關一竅’,但終究不敢真正確定。今日得見這部秘笈,方知諸位武學前輩猜測非虛啊~”
見他如此確定兩者的關系,
袁通聞言不由看向心澄,示意他就此講解一番自身對于這方面的理解。
一旁的袁承志也是心中一動。
他知曉這位心澄老和尚乃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位居先天武者之列。
能聽一位先天境的前輩講述先天之秘、武學之道,實屬難得,不由開口道:
“心澄前輩,你是說成就先天要感應到的‘靈機’,便是所謂的‘玄關一竅’?”
“沒錯,”心澄點頭道。
他嘆了口氣,接著道:
“玄關一竅,乃是丹家之秘,又有玄竅、玄牝之門、戊己門、偃月爐、西南鄉、谷神、天地根等各種異名。”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異名,皆因古往今來,丹家師傳不同,對‘玄關一竅’理解不一,完全沒有一致的具體定位。”
袁承志點了點頭,道:
“晚輩這幾年功入后天圓滿,也常在思考晉升先天的‘靈機’是什么,故也遍翻諸般道經,也覺得這事關先天的‘靈機’便是所謂的‘玄關一竅’。”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也嘆了口氣,望著心澄和尚一臉無奈道:
“只是諸家道經對于此竅究竟在身體的哪一處,真是眾說紛紜。”
“有說即眉心祖竅者,有說乃中丹田者,有說為上丹田者,不一而足。還有的直接玄之又玄,說什么沒有具體定位,只需火候到了,功行自現。”
心澄和尚聞聽袁承志的吐槽,
不由搖頭失笑道:“這一竅確實是玄之又玄,如前人所言那般,功到機現,時至神知;機發則露,機息則隱~”
“只是——”他看向桌案上袁通默寫的秘笈,一臉向往地嘆息道:
“我本以為這‘玄關一竅’就如前人所言,只可以無心得,不可以有心求。”
“不成想,前古煉氣士一道,居然可以有具體的法門來感應此竅。”
“而如今后天武者想要晉升先天,卻只能靠水磨功夫、外加天時地利,才能感應到那‘玄關一竅’。”
“武學之道真是遠不及此道矣~”
袁通心道,那可不一定。
不過是世界能級差異罷了。
諸天萬界何其精彩,必然有那種完全以武道為修行主流的強大世界。
在那些世界里,武者長生不死,擔山趕日乃至毀天滅地,都是常理。這樣的武道,可不一定比煉氣修仙差。
不過這話就不必跟他們說了。
他收斂心念,將心澄和尚破解出來的內容記在心中,旋即遞給了袁承志。
望著袁承志不解的神情,
袁通在案上空白紙張寫道:
“見者有份,另外連同我剛才默寫的,都可以先拿回去給長平公主,是直接保留,還是先毀掉,由她來定吧!”
心澄和尚見得此言,
眸光不由生出異色,暗道果然,看這位前輩如此渾不在意,那秘笈中明顯的未盡之意,果然是他有意為之。
也是,人心叵測,這位前輩想來也不會上來就把這秘笈全部寫出來。
甚至他之前所言,自己關于前世武學方面的記憶在轉世中已然消磨,不記得分毫,也很有可能只是托詞罷了。
遇事留一手嘛,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