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以工代賑!
- 父皇,萬國來朝了,您科舉過了嗎
- 沙灘拾貝
- 2005字
- 2024-05-11 10:12:37
東宮。
“打今個起,我就能休息了,機會難得啊。”
太子朱高熾坐在座位上,臉帶和善的笑容,抱著一只京巴犬逗它玩。
不久前,給這狗起名為白毛閣大學士。
大量奏本被搬走,太子朱高熾的權(quán)利面臨被架空。
雍容華貴的太子妃張氏一臉的不高興。
“太子爺兢兢業(yè)業(yè)這么些年,老爺子突然好心讓你休息了,是不信任你了啊!”
朱瞻基沒個正行,抱臂站在大胖朱高熾那邊,很是不高興。
“爹,你權(quán)力都被架空了,怎么一點不著急啊。”
“我要是你早就去找老爺子談談了。”
朱高熾擺了擺手,示意道:“都別說了。”
朱瞻基忍不下這口氣,想替他爹討個公道。
“你不去找皇上談,我去。”
“你給我站住!”
大胖朱高熾拉住他,訓斥。
“你爺爺這是要考效你四叔,你這么過去,豈不是讓你爺爺以為,爹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么!”
朱瞻基覺得有道理,只好打消去找老爺子的念頭。
這時候,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也風風火火跑來拱火了。
“得,看戲的來了。”
張氏看到老二老三,不咸不淡的說了一句,端莊的起身。
“我去泡茶。”
老二老三見到要出門泡茶的張氏,客氣笑著拱手。
“見過大嫂。”
朱瞻基朝朱高煦和朱高燧,拱手。
“見過二叔三叔。”
“好,大侄子。”
二人笑著應一聲,然后直奔朱高熾那邊。
“老大,你兢兢業(yè)業(yè)這么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這下倒好,全便宜老四了!”
朱高煦剛說完,朱高燧又嚷嚷起來。
“是啊!你瞧瞧老四今天上朝的得意樣,還穿上了龍袍,爹也不說他!”
“我要是你肯定忍不了,一定得去找老爺子討個說法。”
其實他們兄弟倆這次來老大這里,就是想慫恿老大去找雞鳴寺找朱棣。
朱高熾面上波瀾不驚,不為所動,依舊溫和笑著在逗白毛大閣士。
這兩個好弟弟的那點小心思,他怎會不知。
朱高煦和朱高燧對視一眼,彼此經(jīng)過短暫的眼神交流之后,老三朱高燧又故意湊近朱高熾開口了。
“老大,你一向仁義,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百姓餓肚子啊!”
“你要不去,我們可去找老爺子說道說道了!”
太子向來都是仁義愛民的形象。
看不得百姓受苦。
正是精準拿捏了他這一點,朱高燧才這么故作姿態(tài)。
說完,招呼朱高煦就要走。
大胖見狀,也只得跟著兩個弟弟前往雞鳴寺。
“我也沒說不去,等等我。”
事關(guān)黎民百姓的生計,他作為太子,若是不表態(tài)不關(guān)心,似乎不大合適。
雞鳴寺內(nèi),大雄寶殿。
毗盧寶殿,又稱大雄寶殿。
自打朱高煜發(fā)出靈魂拷問之后。
三楊和朱棣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完全被驚呆了。
姚廣孝看向朱高煜,摸著胡子,眼睛流動欣賞之色。
“老衲就知道秦王殿下沒那么簡單。”
“如此反常行事,果然是另有深意。”
朱棣心中的怒火也消減了下去。
眼中浮現(xiàn)出別樣光芒,沒想到這小子考慮的倒是挺深遠!
不愧是他朱棣的兒子!
三楊垂眸沉思。
“目前的話,朝廷糧食的確不多。”
“不過倒是可以先行從其他地方抽調(diào)一些糧食。”
“至于商人斂財?shù)龋瑒t可以規(guī)定律法,凡高于尋常物價者,罰處錢財或入獄等。”
“至于養(yǎng)成墮民,這……”
眾人遲疑,一時間找不出解決之法。
最后看向神情慵懶的朱高煜。
“既然秦王殿下及時察覺到了直接救濟,會造成墮民現(xiàn)象。”
“想必殿下應該有應對之策。”
“敢問殿下打算如何解決?”
朱棣也好奇的看著。
朱高煜能夠提前察覺出這些問題,已經(jīng)出乎他的預料了。
但是鑒于這兩日表現(xiàn)的過于出彩,對朱高煜還是存在了一些期待。
不過就算是說不出來,也不會怪罪他。
而且他也不會追究朱高煜故意不批折子。
“以工代賑!”
在眾人的注視之中,朱高煜不假思索給出答案。
這點問題難不住他。
以工代賑?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到疑惑。
這個詞語好陌生,明明每個字都認得,合在一起卻是不知道它的意思了。
“何為以工代賑?”
“望殿下解了下官的疑惑。”
楊士奇拱手詢問,不似之前那般輕視。
朱高煜負手,在眾人面前自信地走了起來。
追溯起來的話,以工代賑是在十八世紀才出現(xiàn)的。
大家不知道,太正常了。
“以工代賑,簡單來說,是代替直接救濟的一種方式。”
“簡單可以理解為朝廷開展各項工程建設(shè),花錢雇傭這些受災民眾。”
“這樣災民有了工錢拿,也能吃的上飯了,還能補貼家用。”
朱高煜的解釋,聽得眾人咂舌稱奇。
“民生問題,向來就是朝堂一等一的大事。”
“按照殿下的這種法子,不僅能解決災民沒飯吃的問題,還能避免養(yǎng)成災民不勞而獲的心理。”
“簡直就是一舉兩得,實在是高明!”
“現(xiàn)在我總算是能理解殿下在朝堂上的所作所為了。”
“不得不說,殿下思慮深遠,考慮問題相當深刻,遠勝文武百官。”
“臣等拜服。”
三楊朝朱高煜拱手夸贊,看上去很是激動。
像是發(fā)現(xiàn)了一塊罕見珍寶似的。
此時,他們都忘記了自己的立場,也忘記了,此來是為避免架空太子朱高熾權(quán)利的。
姚廣孝黑眸涌動的波瀾變得厲害一些。
朱高煜的表現(xiàn)大大驚艷了他。
眼下的朱高煜僅是少年,就能夠別出心裁想出如此的措施,已經(jīng)超越了很多皇子皇孫。
這要是成長起來,那絕對不會差了。
想起互換身份時,朱高煜曾自信地跟朱棣說,表現(xiàn)的一定會比永樂大帝好。
姚廣孝的內(nèi)心竟然隱隱升起一種期待。
也許照此下去,朱高煜治理國家的能力未必就會不如朱棣。
甚至會更好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