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話中的弗洛伊德
- (法)皮埃爾·瓦羅
- 892字
- 2024-05-24 18:03:49
為了更好地審視自己,需要兩面鏡子
弗洛伊德曾說:“不經歷曲折,怎么能進入無意識狀態呢?”本書就是圍繞無意識用鏡面布置的三角陣。通過第一面鏡子,即神話之鏡,我們能看到毫無圣人模樣的眾神;通過第二面鏡子,也就是精神分析學之鏡,善惡之行的緣由在我們眼前變得清晰。有兩只眼睛我們才能看清世界,而有兩面鏡子我們才能看清自己。
弗洛伊德(1856—1939)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生在一個重組家庭,兄弟姐妹眾多。他是父親第三場婚姻的結晶。他父親17歲時娶薩莉為妻,育有兩子。薩莉去世之后,又同瑞貝卡結婚,后因瑞貝卡無法生育而休妻。他父親40歲時,又娶了19歲的阿瑪麗亞,后者于1856年生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接著又生下另外六個孩子。她幾乎每兩年就會生育一次。
做羊毛生意的父親破產之后,受反猶主義和經濟困難所迫,弗洛伊德全家搬到了維也納(的猶太人區)。弗洛伊德成績優異,父母也對他寵愛有加,單獨給了他一間臥室,而其他家庭成員都擠在小公寓的另外兩間臥室里。弗洛伊德16歲就通過了中學畢業考試,他當時已經能將索福克勒斯的一部戲劇譯成德語。服兵役期間,他翻譯了英國自由主義、女權主義經濟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的一部作品。24歲時,弗洛伊德成為醫學博士,并于次年結婚。
天賦過人、渴望成名的弗洛伊德選擇了自己的領域,他從研究鱔魚的性行為入手,但生物方面的研究并沒有為他開辟出更廣闊的世界。35歲時,他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他拓展了當時有關人類呼吸、消化功能相關肌肉的無意識運動假說,以研究神經元的“無意識運動”。
通過發展精神分析學,弗洛伊德成功讓自己比肩兩位科學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性人物:在銀河系中找出(渺小)地球的哥白尼,還有在動物史中找到(渺?。┤祟惖倪_爾文,而弗洛伊德發現了意識在人類行為中占據的小小位置。
他關注性,堅持嬰兒時期(其性行為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受到驅動)是人類性發展的關鍵初始期,這使他在對現代個體的認識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受反猶主義影響,童年時代的弗洛伊德不得不隨家人遷往維也納;到1938年,受納粹主義影響,82歲高齡的弗洛伊德又不得不與家人一起離開維也納,前往倫敦(5年后,他四個妹妹中的三個死在毒氣室里,另一個死于集中營)。